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客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客房控制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酒店行业的不断发展,酒店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酒店智能化控制可实现对不同灯具的不同场景的控制,各种设备的联动控制,如空调,窗帘等。
但现有的客房控制器一般安装于客房进户的墙体上,且位置固定,对于不同身高的住户来说,十分不便,现有的客房控制器功能不够全面,无法达到真正的智能化,住户需要对客房内的电器进行调整时,要么在电器本身进行调整,要么在进户墙体上的控制器进行调节,十分不便,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智能客房控制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客房控制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客房控制器,包括两组竖直方向的轨道,所述轨道设置于客房进门处的墙体上,且两组轨道上活动安装有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主体的上方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下方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并排设置有磁卡插卡槽和调节按钮,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遥控器安放槽;
所述遥控器安放槽槽口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远离销轴的一端设置有卡孔,所述遥控器安放槽槽口远离销轴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挂钩,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挂钩下方的控制器主体上设置有马达槽,且马达槽内安装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遥控器安放槽的槽底设置有两组卡紧勾,所述卡紧勾内卡接有遥控器。
优选的,两组所述卡紧勾分别平行设置于遥控器安放槽槽底的两端,且每组卡紧勾对称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主体的背面设置有两组与轨道向适配的卡紧槽,且卡紧槽内设置有移动滚轮,移动滚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驱动电机安装于控制器主体内。
优选的,所述遥控器安放槽槽口远离销轴的一端设置有横向槽,且横向槽内转动安装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主体无线连接有客房内的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红外传感器探测住户身高,并使得控制器主体进行高度的调整,便于适应住户的身高,使得操作更加便捷,插入磁卡后,用户可拿取遥控器进行客房内电器的调节,十分便捷,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客房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客房控制器的遥控器放置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客房控制器的遥控器放置槽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客房控制器的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轨道、2控制器主体、3红外传感器、4显示屏、5磁卡插卡槽、6调节按钮、7遥控器安放槽、8保护盖板、9卡孔、10挂钩、11驱动马达、12卡紧勾、13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智能客房控制器,包括两组竖直方向的轨道1,轨道1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轨道1设置于客房进门处的墙体上,且两组轨道1上活动安装有控制器主体2,控制器主体2无线连接有客房内的电器,控制器主体2的背面设置有两组与轨道1向适配的卡紧槽,且卡紧槽内设置有移动滚轮,移动滚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驱动电机安装于控制器主体2内,控制器主体2的上方设置有红外传感器3,红外传感器3的下方设置有显示屏4,显示屏4的下方并排设置有磁卡插卡槽5和调节按钮6,显示屏4的一侧设置有遥控器安放槽7;
遥控器安放槽7槽口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保护盖板8,保护盖板2远离销轴的一端设置有卡孔9,遥控器安放槽7槽口远离销轴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挂钩10,遥控器安放槽7槽口远离销轴的一端设置有横向槽,且横向槽内转动安装有挂钩10,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挂钩10下方的控制器主体1上设置有马达槽,且马达槽内安装有驱动马达11,驱动马达1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遥控器安放槽7的槽底设置有两组卡紧勾12,两组卡紧勾12分别平行设置于遥控器安放槽7槽底的两端,且每组卡紧勾12对称设置有两个,卡紧勾12内卡接有遥控器1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红外传感器3探测住户身高,并使得控制器主体2进行高度的调整,便于适应住户的身高,使得操作更加便捷,住户将酒店磁卡插入磁卡插卡槽5内,通过控制器主体2对客房内的电器进行调节,同时,通过调节按钮6启动驱动马达11带动挂钩10向外转动,脱离卡孔9,打卡保护盖板8,用户从卡紧勾12内取出遥控器13,可在客房内各个角落进行电器的调节,操作便捷,给住户带来很好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