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具体一种用于评价锂离子电池极片吸液性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和电动汽车等领域,锂离子电池具有续航时间长、使用寿命长、自放电率低和绿色环保等优点。
在制造锂离子电池的过程中,为了使电池极片的能量密度更高,经过涂布得到的正、负极片要经过辊压工艺。但是,辊压过程会将极片压密,减少极片材料内部的孔隙,从而降低极片的吸液性能。而极片吸液性能的强弱,会直接影响锂电池的电性能发挥。因此,锂离子电池极片吸液性能的评价方法十分关键,非常需要一种易于实现,有利于大范围推广的极片吸液性能的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评价锂离子电池极片吸液性能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评价锂离子电池极片吸液性能的装置,包括极片和装有电解液的烧杯,所述烧杯设于密封罩内,所述密封罩内设有支撑架;所述极片的顶端与支撑架连接,极片的底端浸于烧杯中的电解液里,电解液沿着极片上升;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检测极片的吸液能力的检测装置。
进一步方案,所述检测装置为千分尺,所述千分尺的顶端悬挂在支撑架上且与所述极片平行,用于检测电解液在极片上的上升高度。
进一步方案,所述检测装置为精密电子秤,所述精密电子秤悬挂在支撑架上,所述精密电子秤的底端与所述极片的顶端连接,用于检测极片吸附电解液的重量。
进一步方案,所述极片的宽度为5-20mm、长度为500-2000mm。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有两种结构,其中一种是利用极片和电解液之间的毛细管作用,电解液沿着极片上升,采用千分尺来检测电解液沿极片在单位时间内的上升高度,从而得出该极片的吸液性能大小。如果单位时间内电解液上升的高度越高,则表示该极片的吸液能力越强。
另一种也是利用极片和电解液之间的毛细管作用,电解液沿着极片上升,其采用的是精密电子秤来检测电解液在单位时间内被极片吸附的重量,从而得出该极片的吸液性能大小。如果单位时间内极片重量增加的越多,则表明该极片的吸液能力越强。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实际中易于操作比较,且检测的结果比较直观可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极片,2-烧杯,3-千分尺,4-支撑架,5-电解液,6-密封罩,7-精密电子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评价锂离子电池极片吸液性能的装置,包括极片1和装有电解液5的烧杯2,所述烧杯2设于密封罩6内,所述密封罩6内设有支撑架4;将宽度为5-20mm、长度为500-2000mm的极片1的顶端与支撑架4连接,极片1的底端浸于烧杯2中的电解液里,电解液沿着极片1上升;所述支撑架4上悬挂有千分尺3,千分尺3与极片1平行且靠近。当极片1插入电解液5中时,在千分尺3上读取极片1与电解液5的液面相接触处的刻度h0,然后每隔固定时间t记录一次电解液5沿着极片1爬升的刻度h1、h2、 h3…。由此可计算出电解液5沿着极片1在单位时间内的爬升的速度(h1-h0)/t,(h2-h1)/t,(h3-h2)/t…。则此数据可比较出极片的吸液性能。
如图2所示,在密封罩6内,将宽度为5-20mm、长度为500-2000mm的极片1悬挂在精密电子秤7上,精密电子秤7悬挂在支撑架4上,极片1的底端浸于烧杯2中的电解液5里,电解液沿着极片1上升。当极片1插入电解液5中时,在精密电子秤7上读取重量m0,然后每隔固定时间t记录一次极片1吸附电解液5的重量m1、m2、 m3…。由此可计算出极片1在单位时间内吸附电解液重量(m1-m0)/t,(m2-m1)/t,(m3-m2)/t…。则此数据可比较出极片的吸液性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