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氯汽化器,属于化工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氯参与反应时,不仅生产不易稳定控制,而且液氯不能与水进行混合,在反应的过程中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将氯气进行反应时,一般都应先将液氯汽化,然后再参与氯化反应。液氯从进气口进入筒体内,被筒体内的水蒸汽加热汽化成氯气后排出。液氯进入汽化装置时,绝大部分液氯在汽化器管道的开始部分就被汽化,后面大部分的管段只是将少量的液氯汽化,这样导致后面的管段的利用率低,增加了生产和使用成本。
因此,如何提高汽化器的利用率,同时减小体积,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液氯汽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氯汽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热水管道以及汽化管道,所述外壳右端设有进水口,所述外壳左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外壳下端设有液氯进口,所述外壳上端设有氯气出口,所述热水管道中间设有通孔,所述汽化管道设置在通孔内,所述液氯进口通过汽化管道与氯气出口相连,所述进水口通过热水管道与出水口相连,所述热水管道右端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热水进水管、第二热水进水管、第三热水进水管,所述第一热水进水管、第二热水进水管、第三热水进水管均与热水管道相连,所述第一热水进水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热水进水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热水进水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热水进水管、第二热水进水管、第三热水进水管的进水口处均设有温度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热水进水管、第二热水进水管、第三热水进水管的进水口处均设有液位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热水管道内设有pH检测计。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一种液氯汽化器,本发明中汽化管道设置在热水管道的通孔中,可以对汽化管道内的液氯进行汽化,可以对液氯进行全面加热,有效提高了效率;本发明中设有第一热水进水管、第二热水进水管、第三热水进水管,可以随时对热水管道内的水进行及时补充,可以有效防止在汽化管道后期汽化效率以及利用率低的问题,有效减少了生产和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液氯汽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进水口,3、出水口,4、液氯进口,5、氯气出口,6、热水管道,7、汽化管道,8、通孔,9、第一热水进水管,10、第二热水进水管,11、第三热水进水管,12、第一控制阀,13、第二控制阀,14、第三控制阀,15、温度计,16、液位计,17、pH检测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液氯汽化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热水管道6以及汽化管道7,所述外壳1右端设有进水口2,所述外壳1左端设有出水口3,所述外壳1下端设有液氯进口4,所述外壳1上端设有氯气出口5,所述热水管道6中间设有通孔8,所述汽化管道7设置在通孔8内,所述液氯进口4通过汽化管道7与氯气出口5相连,所述进水口2通过热水管道6与出水口3相连,所述热水管道6右端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热水进水管9、第二热水进水管10、第三热水进水管11,所述第一热水进水管9、第二热水进水管10、第三热水进水管11均与热水管道6相连,所述第一热水进水管9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2,所述第二热水进水管10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3,所述第三热水进水管11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4。
所述第一热水进水管9、第二热水进水管10、第三热水进水管11的进水口2处均设有温度计15。
所述第一热水进水管9、第二热水进水管10、第三热水进水管11的进水口2处均设有液位计16。
所述热水管道6内设有pH检测计17,可以对热水的pH进行检测和控制。
本发明,具体使用过程如下:热水从进水口2进入热水管道6内,并从出水口3出去,液氯从液氯进口4进入汽化管道7内,进入后的热水对液氯进行加热汽化,并将液氯从液体汽化成气体后从氯气出口5排出,第一热水进水管9、第二热水进水管10、第三热水进水管11的进水口处的温度计15以及液位计16,分别对第一热水进水管9、第二热水进水管10、第三热水进水管11的进水口处的温度以及液位进行检测,并使温度符合液氯汽化的温度,当相对应的位置温度较低时,分别打开相应位置的控制阀,并将热水通入热水管道6内,并对汽化管道7内残留的液氯进行更深一步的汽化,有效提高了汽化的效率,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当温度符合液氯汽化的温度时,则无需打开第一控制阀12、第二控制阀13以及第三控制阀14,汽化器继续进行工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