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灰渣排放控制阀和用于排放灰渣的控制阀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灰渣排放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排放灰渣的控制阀结构,以及一种具有该控制阀结构的锅炉灰渣排放控制阀。
【背景技术】
[0002]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是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通常,为了确保锅炉机组稳定经济运行,需要对锅炉的床温、床压等进行适应的调节,而锅炉灰渣的排放量控制则是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对灰渣的排放量控制具有较高的要求。
[0003]现有的,大部分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采用手动控制或气动控制的机械式灰渣阀。这种机械式灰渣阀多采用铸钢和耐热钢材制成闸板,通过手动或气动调节闸板的开度,控制灰渣的流量。但是,在灰渣排放过程中,由于闸板直接接触灰渣,闸板的内侧面受到灰渣的直接冲击,磨损严重,进一步,灰渣易进入闸板两侧的运动轨道间隙中,使闸板卡塞,影响闸板的调节,造成灰渣的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排放灰渣的控制阀结构,该控制阀结构能够更易于控制调节灰渣的排放流量,防止灰渣堵塞。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排放灰渣的控制阀结构,该控制阀结构包括阀室,所述阀室内形成有排渣通道,所述排渣通道的入口端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与阀芯配合的阀座,所述控制阀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阀室和所述阀座的气道,所述气道将所述排渣通道和所述阀室的外部流体连通。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阀室和阀座上贯穿有气道,该气道的一端口位于所述阀室的外部,另一端口形成在所述阀座的内表面上,以将排渣通道和阀室的外部流体连通,这样,在灰渣排放过程中,可以使用外部气源通过该气道向排渣通道内注入气流,该气流吹扫灰渣并穿过流动的灰渣,对灰渣流进行扰动,使灰渣更疏散,从而便于灰渣流动,有效地防止了排渣通道内的灰渣堵塞。
[0007]优选地,所述控制阀结构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贯穿所述阀室和所述阀座,且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口位于所述阀室的外部,另一端口延伸至所述阀座的内表面,以形成所述气道。
[0008]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的数量为多个,并且沿着所述排渣通道周向均布;
[0009]所述阀座包括数量与所述通气管相同的阀座瓣,所述阀座瓣与所述通气管固定定位以相互拼合形成所述阀座。
[0010]优选地,所述气道的出气口形成在所述阀座的入口位置处。
[0011 ] 优选地,所述阀座为由莫来石浆料注浆成型的阀座。
[0012]优选地,所述阀座的内腔沿其轴向方向的截面形成为凸面径向向内伸的双弧形形状。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气道的出气口形状在所述阀座入口位置处的弧形形状面上。
[0014]优选地,所述阀座的一端口形成为所述排渣通道的所述入口端,所述阀座的另一端口的内壁面与所述排渣通道的通道内表面平滑过渡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阀室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面上的隔热保温层、和设置在所述隔热保温层的内表面上的耐磨耐火层,所述耐磨耐火层内形成所述排渣通道。
[0016]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锅炉灰渣排放控制阀,该锅炉灰渣排放控制阀包括往复运动设置的阀杆和以上所述的控制阀结构,其中,所述阀杆上设置有阀芯,所述阀杆带动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密封配合或脱离。
[0017]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控制阀结构的端视图,其中,阀座处于剖视状态;
[0020]图2是图1中的B-B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与阀座可配合的由阀杆带动的阀芯。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阀室,2-排渣通道,3-入□端,4-阀芯,5-阀座,6_气道,7_通气管,8_阀座瓣,9-出气口,10-壳体,11-隔热保温层,12-耐磨耐火层,13-阀杆,14-紧固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4]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排放灰渣的控制阀结构包括阀室I和气道6,其中,阀室I内形成有用于排放锅炉灰渣的排渣通道2,排渣通道2的入口端3的内壁面上设置有阀座5,例如,阀座5可通过钢筋、塑料卡件等定位于排渣通道2的内壁面上,阀座5用于与阀芯4密封配合,以在停止排渣状态下防止灰渣自流,而气道6贯穿阀室I和阀座5形成,且气道6将排渣通道2和阀室I的外部流体连通。
[0025]这样,由于阀室I和阀座5上贯穿有气道6,该气道6的一端口位于所述阀室I的外部,另一端口形成在所述阀座5的内表面上,以将排渣通道2和阀室I的外部流体连通,这样,在灰渣排放过程中,可以使用外部气源通过该气道6向排渣通道2内注入气流,该气流吹扫灰渣并穿过流动的灰渣,对灰渣流进行扰动,使灰渣更疏散,从而便于灰渣流动和排放量控制,有效地防止了排渣通道内的灰渣堵塞。
[0026]在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阀结构中,气道6可以通过结构形式来形成,例如,阀室I上可直接贯穿形成通道以形成气道6的一部分,而阀座5上则直接贯穿形成另一通道以形成气道6的另一部分,这样,当阀座5固定装配在阀室I的排渣通道2上时,两部分通道相互对接以形成整体气道6。
[0027]当然,可选择地,为了便于外部气源的连接,同时更易于阀座5和阀室I的固定连接,优选地,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阀结构还包括通气管7,该通气管7贯穿阀室I和阀座5,且通气管7的一端口位于阀室I的外部,另一端口延伸至阀座5的内表面,以形成气道6。更优选地,通气管7的端面并不伸出阀座5的内表面。这样,通气管7在流体连通排渣通道2和外部,便于灰渣排放的同时,还能够起到紧固阀座5和排渣通道2的作用,由于通分管7的阻挡作用,能够有效地协助阀座5抵抗灰渣的冲刷,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
[0028]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阀座5的装配,并且提高灰渣的流花效果,优选地,通气管7的数量为多个,并且沿着排渣通道2周向均布;例如具有四个通气管7,且相互之间呈90°布置,同时,阀座5包括数量与通气管7相同的阀座瓣8,阀座瓣8与通气管7固定定位以相互拼合形成阀座5。例如,每个阀座瓣8的侧端面上形成有一半孔,且阀座瓣8分别装配在通气管7之间的空间内,这样,两个阀座瓣8的侧端面上的一半孔将贴合在相应的通气管7上,同时,阀座瓣8将相互抵靠拼接形成整体阀座5 ;或者,每个阀座瓣8的中部形成有贯穿孔,这样,在装配时,将每个阀座瓣8的贯穿孔插入到对应的通气管7上,同时,阀座瓣8将相互抵靠拼接形成整体阀座5。这样,更易于阀座5的成形和装配。
[0029]当然,为了更便于气流对灰渣进行扰动,使灰渣更疏散,从而便于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