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传递部件和碳粉盒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驱动力传递部件和安装有该驱动力传递部件的碳粉盒。
【背景技术】
[0002]成像装置内通常使用碳粉盒作为成像时使用的调色剂供应源,现有的碳粉盒大多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中使用。通常,感光鼓、显影辊、送粉辊和搅拌架均通过装配在端部的齿轮来接收成像装置的驱动力而旋转工作。
[0003]现有的碳粉盒一般只能适配一种型号的成像装置使用,其原因是不同型号成像装置中的驱动头结构均不相同,所以现有碳粉盒不能适配多种成像装置使用,不利于终端用户的使用,而且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故增加碳粉盒的驱动力传递部件对于不同成像装置的兼容性是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0004]基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兼容性且结构简单的驱动力传递部件。
[0005]基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兼容性且结构简单的碳粉盒。
[0006]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部件,包括呈圆柱状延伸的齿轮座,齿轮座的外周壁沿周向设置有齿轮,齿轮座的端部形成有沿轴向内凹的圆槽,自圆槽的周壁朝内设置有两个驱动力接收块,两个驱动力接收块以齿轮座轴线的对称地布置,其中,驱动力接收块的径向端面上沿旋转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驱动力接收部、圆弧限位部和第二驱动力接收部,圆弧限位部连接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之间,第二驱动力接收部比第一驱动力接收部更靠近齿轮座的轴线。
[0007]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不同成像装置中的驱动头的尺寸大小不相同,所以在驱动力传递部件在每一个驱动力接收块上设置两个驱动力接收部,并且将第二驱动力接收部比第一驱动力接收部更靠近齿轮座的轴线地设置,继而使得尺寸较大的驱动头可与第一驱动力接收部邻接,尺寸较小的驱动头可与第二驱动力接收部邻接。同时,连接在两驱动力接收部之间的圆弧限位部不仅可以为尺寸较大的驱动头进行径向上的限位,亦可为尺寸较小的驱动头进行径向上的限位,从而使不同尺寸大小的驱动头能够与驱动轮传递部件良好地配合,实现驱动力的传递,其结构简单且兼容性良好,方便了终端用户的使用。
[000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驱动力接收部为沿径向延伸的平面。
[000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驱动力接收部垂直于圆槽的底壁。
[001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驱动力接收部为沿径向延伸的平面。
[001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驱动力接收部垂直于圆槽的底壁。
[0012]由上可见,径向延伸的平面以及垂直于底壁的平面能够与驱动头良好的邻接配合,同时在驱动力传递部件与驱动头分离时也能够顺利地进行分离,避免碳粉盒和成像装置之间的卡位故障。
[0013]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圆弧限位部为沿周向延伸的圆弧面。
[0014]由上可见,周向延伸的圆弧面能够为不同尺寸的驱动头提供良好的径向支撑力,从而提尚旋转时的稳定性,即提尚碳粉盒工作稳定性。
[001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驱动力接收部的径向延伸方向与第二驱动力接收部的径向延伸方向相交。
[0016]由上可见,通过该设计有利于提高在不同尺寸驱动头配合时的稳定性,继而有利于提高旋转稳定性。
[001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力接收块的轴向朝外端面的高度沿旋转方向逐渐减小。
[0018]由上可见,朝外端面的高度沿旋转方向逐渐减小的设置有利于使驱动头沿该端面的引导顺利地滑到齿轮座的圆槽中,使驱动头能够更顺利地与驱动力传递部件配合连接,避免卡位故障的出现。
[0019]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粉盒,包括框架和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内的辊,框架的侧壁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辊旋转的齿轮组件,齿轮组件包括驱动力传递部件,驱动力传递部件包括呈圆柱状延伸的齿轮座,齿轮座的外周壁沿周向设置有齿轮,齿轮座的端部形成有沿轴向内凹的圆槽,自圆槽的周壁朝内设置有两个驱动力接收块,两个驱动力接收块以齿轮座轴线的对称地布置,其中,驱动力接收块的径向端面上沿旋转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驱动力接收部、圆弧限位部和第二驱动力接收部,圆弧限位部连接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之间,第二驱动力接收部比第一驱动力接收部更靠近齿轮座的轴线。
[0020]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不同成像装置中的驱动头的尺寸大小不相同,所以在驱动力传递部件在每一个驱动力接收块上设置两个驱动力接收部,并且将第二驱动力接收部比第一驱动力接收部更靠近齿轮座的轴线地设置,继而使得尺寸较大的驱动头可与第一驱动力接收部邻接,尺寸较小的驱动头可与第二驱动力接收部邻接。同时,连接在两驱动力接收部之间的圆弧限位部不仅可以为尺寸较大的驱动头进行径向上的限位,亦可为尺寸较小的驱动头进行径向上的限位,从而使不同尺寸大小的驱动头能够与碳粉盒良好地配合连接,实现驱动力的传递,本实用新型的碳粉盒的驱动力传递部件结构简单且兼容性良好,方便了终端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碳粉盒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力传递部件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力传递部件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力传递部件实施例和第一驱动头的结构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力传递部件实施例与第一驱动头配合时的结构图。
[0026]图6是图5中A-A处的剖视图。
[0027]图7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力传递部件实施例和第二驱动头的结构图。
[0028]图8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力传递部件实施例与第二驱动头配合时的结构图。
[0029]图9是图8中B-B处的剖视图。
[0030]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参照图1,图1是碳粉盒I的结构图。碳粉盒I包括框架11和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11内的辊,该辊至少包括显影辊12、送粉辊或搅拌架中的一个,框架11的侧壁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上述辊旋转的齿轮组件13,齿轮组件13包括用于接收来自外部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部件2。
[0032]参照图2和图3,图2和图3是驱动力传递部件2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图。驱动力传递部件2包括齿轮座21,齿轮座21为绕轴线LI为中心线的旋转体,并且呈圆柱状地延伸设置。在齿轮座21的轴向第一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齿轮22,齿轮22沿轴向地延伸设置。
[0033]在齿轮座21的轴向第二端上形成有沿轴向内凹的圆槽23,圆槽23由内周壁231和底壁232围成,自内周壁231朝内设置有驱动力接收块3和驱动力接收块4,驱动力接收块3和驱动力接收块4以轴线LI为中心对称地布置。
[0034]由于驱动力接收块3和驱动力接收块4的结构相同,所以下面以驱动力接收块3进行详细说明。驱动力接收块3的径向端面上沿旋转方向X依次设置有第一驱动力接收部31、圆弧限位部32、第二驱动力接收部33、过渡部34和截止部35。第一驱动力接收部31为沿径向延伸的端面,且第一驱动力接收部31呈垂直于底壁232地设置。第二驱动力接收部33为沿径向延伸的端面,且第二驱动力接收部33呈垂直于底壁232地设置,第一驱动力接收部3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驱动力接收部33的延伸方向相交地设置。
[0035]圆弧限位部32为沿周向延伸设置的圆弧面,圆弧限位部32垂直于底壁232地设置,并且将圆弧限位部32的半径小于内周壁231地设置。圆弧限位部32连接在第一驱动力接收部31和第二驱动力接收部33之间。第一驱动力接收部31距离轴线LI的长度为L2,第二驱动力接收部33距离轴线LI的长度为L3,为了使不同尺寸地驱动头可与驱动力传递部件配合,所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