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8316134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门。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阀门结构复杂,通过转动的挡板封闭阀门,而阀板的转动轴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腐蚀,影响转动,而且打开的幅度也很难控制。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阀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阀门,所述阀门包括T型阀体、位于所述T型阀体上方的阀盖、位于所述阀盖下方的转动轴、位于所述转动轴左侧的拉杆装置、位于所述拉杆装置右侧的挡板装置、位于所述转动轴右侧的推拉杆装置及位于所述推拉杆装置左侧的水平板装置,所述T型阀体包括阀管、位于所述阀管内部的空腔、及位于所述阀管上方的凸出部,所述阀管包括位于上方的上阀管及位于下方的下阀管,所述凸出部内设有位于左侧的第一收容腔、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右侧的第二收容腔、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右侧的第三收容腔、位于所述第三收容腔左侧的第四收容腔、位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右侧的第五收容腔及位于所述第二收容腔上方的第六收容腔,所述阀盖包括第一水平部、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下方的环状部及位于所述环状部内部的第二水平部,所述挡板装置包括挡板、位于所述挡板上方的第一竖直部、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上方的第一水平部、位于所述挡板上方的第一弹簧及设置于所述下阀管上的收容槽,所述拉杆装置包括第二竖直部、位于所述第二竖直部右侧的第二水平部、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部下方的第二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二竖直部右侧的第三水平部,所述推拉杆装置包括推拉杆、位于所述推拉杆左右两侧的第四水平部、位于所述第四水平部下方的第三弹簧及位于所述推拉杆左表面下方的连接线,所述水平板装置包括水平板、位于所述水平板上下方的若干滚柱、位于所述滚柱右侧的竖板、位于所述竖板右侧的第四弹簧及位于所述第四弹簧右侧的固定板。
[0007]所述第一收容腔呈竖直状长方体,所述第二收容腔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收容腔与所述上阀管的下表面相通,所述第二收容腔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下表面的高度。
[0008]所述第五收容腔呈长方体,所述第五收容腔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右表面相通。
[0009]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呈水平状,所述挡板的左右表面呈竖直状,所述挡板的下表面的左端呈倾斜状,所述挡板下表面的右端呈水平状,所述挡板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左表面接触,所述挡板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右表面接触。
[0010]所述第一竖直部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下表面与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左表面与所述挡板的左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右表面接触。
[0011]所述连接线的右端与所述推拉杆的左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左端与所述水平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0012]所述竖板呈长方体,所述竖板包括位于所述水平板上方的上竖板及位于所述水平板下方的下竖板,所述上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水平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五收容腔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下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水平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五收容腔的下表面滑动连接。
[0013]所述固定板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板包括位于上侧的上固定板及位于下侧的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五收容腔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五收容腔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4]所述第四弹簧包括位于上方的上第四弹簧及位于下方的下第四弹簧,所述上第四弹簧的左端与所述上竖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第四弹簧的右端与所述上固定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第四弹簧的左端与所述下竖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第四弹簧的右端与所述下固定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发明阀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依靠挡板的转动来封闭阀门,持久耐用,不会发生转轴的腐蚀导致打不开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阀门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阀门包括T型阀体1、位于所述阀体I上方的阀盖2、位于所述阀盖2下方的转动轴7、位于所述转动轴7左侧的拉杆装置4、位于所述拉杆装置4右侧的挡板装置3、位于所述转动轴7右侧的推拉杆装置5及位于所述推拉杆装置5左侧的水平板装置6。
[0021]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所述T型阀体I呈T型,所述T型阀体I包括阀管12、位于所述阀管12内部的空腔11、及位于所述阀管12上方的凸出部13。所述阀管12呈圆柱体,所述阀管12包括位于上方的上阀管及位于下方的下阀管。所述空腔11位于所述上阀管及下阀管之间。所述凸出部13呈圆柱体,所述凸出部13与所述阀管12—体成型。所述凸出部13内设有位于左侧的第一收容腔131、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31右侧的第二收容腔132、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31右侧的第三收容腔133、位于所述第三收容腔133左侧的第四收容腔134、位于所述第二收容腔132右侧的第五收容腔135及位于所述第二收容腔132上方的第六收容腔136。所述第一收容腔131呈竖直状长方体,所述第二收容腔13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收容腔132与所述上阀管的下表面相通。所述第二收容腔132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31下表面的高度,所述第二收容腔132左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收容腔131右侧的下端相通,使得所述第一收容腔131与所述第二收容腔132相通。所述第三收容腔133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收容腔133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31右侧的上端。所述第四收容腔134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收容腔134左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收容腔131左侧的上端相通,使得所述第一收容腔131与所述第四收容腔134相通,所述第四收容腔134与所述第三收容腔133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五收容腔135呈长方体,所述第五收容腔135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收容腔132的右表面相通。所述第六收容腔136呈竖直状长方体,所述第六收容腔136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收容腔132的上表面相通。
[0022]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阀盖2包括第一水平部21、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21下方的环状部22及位于所述环状部22内部的第二水平部23。所述第一水平部21、环状部22及第二水平部23 —体成型。所述第一水平部21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水平部21位于所述凸出部13及转动轴7的上方。所述环状部22呈空心环状,所述环状部22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水平部23呈空心环状,所述第二水平部23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水平部23的内表面设有锯齿,所述凸出部13的外表面设有锯齿,所述第二水平部23内表面的锯齿与所述凸出部13的外表面的锯齿相齿合在一起,从而当旋转所述阀盖2时,在锯齿的作用下,所述阀盖2可以上下移动。所述转动轴7呈圆柱体,所述转动轴7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部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凸出部13上表面上设有一圆柱体凹槽,所述转动轴7的下端收容于所述圆柱体凹槽内。
[0023]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挡板装置3包括挡板31、位于所述挡板31上方的第一竖直部32、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32上方的第一水平部33、位于所述挡板31上方的第一弹簧34及设置于所述下阀管上的收容槽35。所述挡板31的上表面呈水平状,所述挡板35的左右表面呈竖直状,所述挡板31的下表面的左端呈倾斜状,所述挡板35下表面的右端呈水平状。所述挡板31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收容腔132的左表面接触,所述挡板31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收容腔132的右表面接触。所述第一竖直部3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直部32的下表面与所述挡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部32的左表面与所述挡板31的左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竖直部32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收容腔131的右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水平部3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水平部33与所述第一竖直部32—体成型。所述第一弹簧34收容于所述第六收容腔136中,所述第一弹簧34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收容腔13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4的下端与所述挡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容槽35位于所述挡板35的正下方,所述收容槽35的底面呈水平状,所述收容槽35的左表面呈倾斜状。当所述挡板31向下移动时,所述挡板31下表面的左端收容于所述收容槽35内,从而阻止空腔内液体的流通。
[0024]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拉杆装置4包括第二竖直部41、位于所述第二竖直部41右侧的第二水平部42、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部42下方的第二弹簧44及位于所述第二竖直部41右侧的第三水平部43。所述第二竖直部41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