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固定移动终端的终端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各种应用的需求,具备各式功能的移动终端日渐普及,例如移动电话、平板终端等等,这些移动终端能够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然而,若使用者是在不特定时间、非持续性地操作该移动终端,便需要将移动终端固定于使用者周围,以供使用者随时取用的需求,例如驾驶人于车辆行进中使用手机进行导航。此时,便需要设计适当的支架,供使用者将手机设置于特定的位置(例如中控台上方),并呈现方便操作的状态。
相关技术中,用于移动终端的支架,旋转角度受限制,调节角度不方便,且强度、稳定性不是很好,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终端支架,包括:
杆部,所述杆部的一端具有第一球头,所述杆部的另一端具有第二球头;
两个磁性球头座,两个所述磁性球头座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球头磁力吸附且可相对转动,并适于固定于固定物体上;两个所述磁性球头座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球头磁力吸附且可相对转动,用以固定移动终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支架,采用两个磁性球头座与第一球头和第二球头形成两个万向关节,增大了角度调节的灵活性和角度范围;同时,两个万向关节之间通过杆部连接,如此,利用杆部增大可以调节空间及角度范围。此外,采用磁力吸附方式,结构稳定可靠,调节方便。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终端支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性球头座包括:
永磁环,所述永磁环具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以及自所述第一表面贯穿至第二表面的通孔;
铁芯,所述铁芯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铁芯与所述永磁环上共同形成有一球窝;
两个所述磁性球头座中的所述一个的球窝与所述第一球头相适配,两个所述磁性球头座中的所述另一个的球窝与所述第二球头相适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孔段及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临近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壁形成为环形球面;
所述铁芯形收容于所述第二孔段内,所述铁芯上临近所述第一孔段的端面形成有凹面,所述凹面与所述环形球面共同限定出所述球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面的底部设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增摩垫,所述第一增摩垫与所述球头相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铁芯上临近所述第二孔段的端面和/或所述永磁环的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增摩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增摩垫略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第一吸引片,所述第一吸引片适于粘贴至所述固定物体,且能够被两个所述磁性球头座中的所述一个磁力吸附;
第二吸引片,所述第二吸引片适于粘贴至所述移动终端,且能够被两个所述磁性球头座中的所述另一个磁力吸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吸引片包括第一金属片、粘贴于所述第一金属片上的第一粘胶层,及覆盖于所述第一粘胶层上的第一离型纸;
所述第二吸引片包括第二金属片、粘贴于所述第二金属片上的第二粘胶层,及覆盖于所述第二粘胶层上的第二离型纸。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终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终端支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终端支架中磁性球头座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终端支架中磁性球头座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终端支架的分解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终端支架的分解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终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杆部10;
第一球头101;
第二球头102;
磁性球头座20;
永磁环201;
通孔2011;
第一孔段2011a;
第二孔段2011b;
环形球面S3;
球窝P1;
铁芯202;
凹面S4;
第一增摩垫203;
第二增摩垫204;
第一表面S1;
第二表面S2;
第一吸引片30;
第二吸引片3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支架,可适用于对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进行支撑固定,其包括杆部10及两个磁性球头座20。
具体的,杆部10的一端具有第一球头101,所述杆部10的另一端具有第二球头102,有利的,该杆部10及第一球头101和第二球头102为一体式结构,且第一球头101及第二球头102一般采用能够被磁性吸附的材质,例如金属材质。
两个所述磁性球头座20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球头101磁力吸附且可相对转动,并适于固定于固定物体上;两个所述磁性球头座20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球头102磁力吸附且可相对转动,用以固定移动终端。
也就是说,两个磁性球头座20都具有磁性,其中的一个磁性球头座20与第一球头101配合且通过磁力吸附在一起,第一球头101可以在该磁性球头座20上朝向任一方向转动。而另一个磁性球头座20与第二球头102配合且通过磁力吸附在一起,第二球头102可以在该磁性球头座20上朝向任一方向转动。
在具体应用时,其中一个磁性球头座20能够被固定至固定物体上,例如桌面上,汽车的中控台上,具体的,该磁性球头座20可以通过磁力吸附方式吸附至固定物体上的金属部分,也可以通过该粘胶粘贴在固定物体上。而另一个磁性球头座20能够固定移动终端,例如移动终端通过磁力吸附方式吸附至该磁性球头座2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支架,角度调节的灵活性、角度范围更大,结构稳定可靠,调节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支架,采用一个磁性球头座20与一个球头组成的一个万向关节,应用时,磁性球头座20和球头中的一个固定至固定物体,而磁性球头座20和球头中的另一个用于固定移动终端,由于移动终端具有一定的体积,所以,当移动终端利用该支架支撑固定时,在转动过程中容易与固定物体向触碰,进而限制了转动范围,影响其使用的灵活性。
而本实用新型中,两个磁性球头座20与第一球头101和第二球头102形成两个万向关节之后,一方面,两个万向节均能够自由转动,所以,能够增大角度调节的灵活性和角度范围;另一方面,两个万向关节之间通过杆部10可以使得支架具有合理的高度,确保移动终端转动时不会触碰到固定物体,进而进一步增大角度调节的范围及转动的灵活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磁性球头座20包括永磁环201及铁芯202,其中,永磁环201具有第一表面S1、与所述第一表面S1相背的第二表面S2,以及自所述第一表面S1贯穿至第二表面S2的通孔2011。铁芯202设置于所述通孔2011内,且所述铁芯202与所述永磁环201上共同形成有一球窝P1;
两个所述磁性球头座20中的所述一个的球窝P1与所述第一球头101相适配,两个所述磁性球头座20中的所述另一个的球窝P1与所述第二球头102相适配。
也就是说,在永磁环201的中心设置通孔2011,再在通孔2011内设置一铁芯202,进而形成上述的磁性球头座20。本实施例中,采用永磁环201和磁芯构成的磁性球头座20,可以增大磁力,确保可第一球头101、第二球头102分别与对应的磁性球头座20磁力吸附更加牢固可靠,进入使得第一球头101、第二球头102在转动时更加稳定可靠。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通孔201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孔段2011a及第二孔段2011b,所述第一孔段2011a临近所述第一表面S1,且所述第一孔段2011a的内壁形成为环形球面S3。铁芯202形收容于所述第二孔段2011b内,所述铁芯202上临近所述第一孔段2011a的端面形成有凹面S4,所述凹面S4与所述环形球面S3共同限定出所述球窝P1。
在图2示例中,第二孔段2011b形成为圆柱形,对应的,铁芯202也构造成圆柱状,进而与第二孔段2011b相适配。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孔段2011b及铁芯202的形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造成棱柱状等。
由此,利用第一孔段2011a的环形球面S3和铁芯202上的凹面S4即可方便地形成球窝P1,同时,利用第二孔段2011b即可安装铁芯202,其结构简单,布局合理,装配方便。
有利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凹面S4的底部设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增摩垫203,所述第一增摩垫203与所述球头相接触。较佳的,第一增摩垫203可以但不限于是橡胶垫、硅胶垫等。
也就是说,第一增摩垫203设置在球窝P1的底部,而第一球头101、第二球头102分别与对应的球窝P1之间通过磁力吸附时,对第一增摩垫203产生挤压作用,此时,如果转动第一球头101、第二球头102,则第一球头101、第二球头102与对应的第一增摩垫203之间摩擦阻力增大,也即是,利用第一增摩垫203可以增大第一球头101、第二球头102与对应的球窝P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确保第一球头101、第二球头102转动至一定角度时可以保持在该角度位置,提高其使用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铁芯202上临近所述第二孔段2011b的端面和/或所述永磁环201的所述第二表面S2设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增摩垫204,也就是说,第二增摩垫204可以覆盖在铁芯202上临近所述第二孔段2011b的端面(如图2所示),也可以覆盖在永磁环201的第二表面S2,还可以同时覆盖在铁芯202上临近所述第二孔段2011b的端面和永磁环201的第二表面S2。有利的,所述第二增摩垫204略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S2。
由此,对于用于固定移动终端的磁性球头座20,当移动终端吸附固定至该磁性球头座20上时,移动终端对第二增摩垫204产生挤压作用,如此,一方面,可以避免移动终端在磁力吸附时直接碰撞永磁环201,起到缓冲作用,可以保护移动终端,另一方面,可以增大移动终端与永磁环201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移动终端滑落,提高可靠性。
而对于固定至固定物体的磁性球头座20,当该磁性球头座20吸附至固定物体时,第二增摩垫204被挤压固定物体和磁性球头座20之间,如此,一方面,可以避免磁性球头座20在磁力吸附时直接碰撞固定物体,起到缓冲作用,可以保护固定物体,另一方面,可以增大固定物体与永磁环201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该终端支架从固定物体上滑落,提高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吸引片30及第二吸引片31,第一吸引片30适于粘贴至所述固定物体,且能够被两个所述磁性球头座20中的所述一个磁力吸附;第二吸引片31适于粘贴至所述移动终端,且能够被两个所述磁性球头座20中的所述另一个磁力吸附。
由此,在固定物体上没有能够被磁力吸附的表面时,可以将第一吸引片30粘贴至固定物体的表面,例如汽车中控台,如此,可以使得固定物体上形成能够被磁力吸附的表面。而移动终端上没有能够被磁力吸附的表面时,则可以将第二吸引片31粘贴至移动终端的表面,例如手机的背面,则可以使得移动终端上形成能够被磁力吸附的表面。如此,在具体应用时,即可将一个磁性球头座20吸附至固定物体表面的第一吸引片30上,进而实现将该终端支架固定在固定物体上,接着,再将移动终端吸附至另一个磁性球头座20上即可。
本实施例中,通过配置第一吸引片30和第二吸引片31,可以使得该终端支架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具有能够被磁力吸附的位置及移动终端上,扩大了其使用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固定物体及移动终端自身具有能够被磁力吸附的表面(例如金属面),则不需要使用第一吸引片30和第二吸引片31。此外,在某一些情况下,即是固定物体没有被磁力吸附的表面,固定至固定物体的磁性球头座20也可以不使用第一吸引片30,直接通过在磁性球头座20的底部设置粘接剂,也即是直接将该磁性球头座20粘贴至固定物体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吸引片30包括第一金属片、粘贴于所述第一金属片上的第一粘胶层,及覆盖于所述第一粘胶层上的第一离型纸;第二吸引片31包括第二金属片、粘贴于所述第二金属片上的第二粘胶层,及覆盖于所述第二粘胶层上的第二离型纸。
使用时,可以将第一吸引片30的第一离型纸移除后,将该第一吸引片30的第一粘胶层朝向固定物体的表面并粘接固定,同时,将第二吸引片31的第二离型纸移除后,将该第二吸引片31的第二粘胶层朝向移动终端的表面并粘接固定即可,如此,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第一吸引片30、第二吸引片31,其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