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阀芯净水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净水龙头都为单把手控制其净水龙头单水道出水的启闭功能,而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同时使用到两种不同的水质(例如纯水和超滤水),需要经常性的在两种水质之间切换,而目前的净水龙头则无法实现上述的切换功能,需要同时安装两个净水龙头,不仅占用空间,而且成本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的双阀芯净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双阀芯净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龙头本体下端连接有两根通入两种不同过滤水的过滤水进管,龙头本体上部连接有出水弯管;龙头本体内还设置有两进两出阀芯和混合阀芯,两过滤水进管分别与两进两出阀芯的两进水口相连通,两进两出阀芯的两出水口分别与混合阀芯的两进水口相连通,混合阀芯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弯管进水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龙头本体侧部具有用以安装两进两出阀芯的安装孔,龙头本体上端内部具有用以安装混合阀芯的安装座,安装座下部连接有水道,过滤水进管和两进两出阀芯的进水口通过水道上的进水孔相连通,水道上还具有与两进两出阀芯的出水口相连通的出水孔,水道上的出水孔经安装座上的过水孔与混合阀芯的进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混合阀芯和两进两出阀芯两者垂直设置;所述出水弯管安装于龙头本体上端侧部,出水弯管进水端经安装座上的过水通道与混合阀芯的出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龙头本体侧部的安装孔上盖设有控制两进两出阀芯的阀杆转动的第一阀帽,第一阀帽具有把手;龙头本体上端盖设有控制混合阀芯的阀杆转动的第二阀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双阀芯净水龙头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可以实现两种水路的通断和混合比例的调节,满足用户需求,使用方便,而且可延长滤芯使用寿命,节约成本,占用空间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构造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构造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面图;
图4是图3中A-A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座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道构造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龙头本体、110-上盖、200-过滤水进管、300-出水弯管、400-两进两出阀芯、410-第一阀帽、420-把手、430-锁紧螺母、440-耐磨垫圈、500-混合阀芯、510-第二阀帽、600-安装座、610-过水孔、620-过水通道、700-水道、710-进水孔、720-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双阀芯净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100,龙头本体100下端连接有两根通入两种不同过滤水的过滤水进管200,两根过滤水进管200分别通入纯水和超滤水(或者其他两种不同水质),龙头本体上部连接有出水弯管300;龙头本体内还设置有两进两出阀芯400和混合阀芯500两过滤水进管200分别与两进两出阀芯400的两进水口相连通,两进两出阀芯400的两出水口分别与混合阀芯500的两进水口相连通,混合阀芯500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弯管300进水端相连通,两水路通过两进两出阀芯控制通断,两水路经混合阀芯混合并可调节混合比例,可根据当地水质TKS值,调节一种健康的混合水质供用户使用。
用户在调整好两种水的混合比例后,在以后使用过程中,只需要通过两进两出阀芯控制通断即可,不需要再动用混合阀芯,从而起到保护滤芯的作用,延长阀芯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龙头本体100侧部具有用以安装两进两出阀芯的安装孔,龙头本体100上端内部具有用以安装混合阀芯的安装座600,安装座600下部连接有水道700,过滤水进管200和两进两出阀芯的进水口通过水道700上的进水孔710相连通,水道700上还具有与两进两出阀芯的出水口相连通的出水孔720,水道上的出水孔720经安装座600上的过水孔610与混合阀芯500的进水口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混合阀芯500和两进两出阀芯400两者垂直设置;不仅占有更小空间,使龙头体积更小,而且整体净水龙头在外观上更加美观、新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弯管300安装于龙头本体100上端侧部,出水弯管进水端经安装座600上的过水通道620与混合阀芯500的出水口相连通,混合阀芯500和两进两出阀芯400垂直设置,可缩小龙头整体体积。
在本实施例中,龙头本体100侧部的安装孔上盖设有控制两进两出阀芯400的阀杆转动的第一阀帽410,第一阀帽具有把手420;龙头本体上端盖设有控制混合阀芯的阀杆转动的第二阀帽510,两进两出阀芯400和混合阀芯500均是通过锁紧螺母430压紧固定,第一阀帽410和第二阀帽510与龙头本体100之间均设置有耐磨垫圈440。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