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料阀,尤其是一种用于粉碎机上的连续旋转进料阀。
背景技术:
进料阀是可以被安装在物料粉碎机、分料机等上用于控制进料的阀体结构。目前,公知的进料阀结构由阀体、阀片、气动执行器组成。气动马达通入气体后驱动阀片转动,阀片会带动阀体中物料旋转下落。但是当阀片停止转动时,阀片可能会停到与阀体不接触的角度,此时阀体不能完全密封,出现漏料情况。而且现有进料阀的上下阀体由螺栓来紧固,拆装都需要工具,对于需要频繁拆装和清洗的进料阀来说,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进料阀,避免阀片停止转动后的漏料现象,并且可以方便拆装,便于清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料阀,其包括:
阀体,包括可相互拆卸的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阀体内形成有上下通透于阀体外的空腔,所述空腔左右两侧具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球面内壁;
阀片,设置于所述阀体的空腔内,其具有转轴,所述转轴上沿旋转方向设有多个弧形片板以与所述空腔的球面内壁形状配合,所述弧形片板边缘与球面内壁间隙配合,且任意两个相邻弧形片板边缘之间所形成的球面空间可被每个所述球面内壁完全覆盖,以使得所述阀片旋转至任意角度时至少有两个弧形片板位于所述球面内壁覆盖范围内;所述转轴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阀体的前后两侧,所述阀体连接转轴的其中一端还具有开口,以供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转轴。
其中,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前后是相对于同一个参照物而言的。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前后两侧具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平面内壁,所述阀片转轴具有中间的转轴筒以及与转轴筒同轴的两端伸出的细轴,所述转轴筒两端面为平面以配合所述空腔的平面内壁,所述弧形片板设于所述转轴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弧形片板均匀分布于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片板旋转至所述球面内壁覆盖范围内时弧形片板边缘与球面内壁的间隙为0.2-0.5mm。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安装在阀体前后两侧的第一、第二轴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轴套安装于所述下阀体的前后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套具有供所述转轴一端插入的非贯穿第一轴套的圆孔;所述第二轴套设于具有开口的阀体端,且其具有供所述转轴另一端插入的贯穿第二轴套的圆孔,以供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另一端以及第二轴套均伸出于所述阀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的连接处具有密封件,所述第一轴套分别与上阀体和下阀体的连接处均具有密封件,所述第二轴套分别与上阀体和下阀体的连接处均具有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阀还包括与转轴相连的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通过卡箍与所述第二轴套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通过卡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阀体、下阀体、阀片、第二轴套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表面粗糙度均达到Ra 0.4μm,所述第一轴套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卡箍等不与物料接触的均采用304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料阀采用上下阀体结构,空腔内设置具有与空腔球面内壁形状配合的弧形片板的阀片,且球面内壁覆盖任意两个相邻弧形片板边缘之间所形成的球面空间,使得阀片不论旋转至哪个角度,都至少有两个弧形片板位于球面内壁覆盖范围内,可以避免阀片停止转动后的漏料现象。本实用新型的上下阀体之间、气动马达与轴套之间进一步采用卡箍固定连接,便于拆装和清洗。
附图说明
为能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进料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进料阀的第一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进料阀的第二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进料阀去除上阀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阀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进料阀包括阀体及其内的阀片。
阀体包括可相互拆卸的上阀体和下阀体,阀体内形成有上下通透于阀体外的空腔,空腔左右两侧具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球面内壁。
阀片设置于阀体的空腔内,其具有转轴,转轴上沿旋转方向设有多个弧形片板以与空腔的球面内壁形状配合,弧形片板边缘与球面内壁间隙配合,且任意两个相邻弧形片板边缘之间所形成的球面空间可被每个球面内壁完全覆盖,以使得阀片旋转至任意角度时至少有一个弧形片板位于球面内壁覆盖范围内;转轴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阀体的前后两侧,阀体连接转轴的其中一端还具有开口,以供旋转驱动装置连接转轴。
本实施例的进料阀采用可拆卸的上下阀体结构,空腔内设置具有与空腔球面内壁形状配合的弧形片板的阀片,且球面内壁覆盖任意两个相邻弧形片板边缘之间所形成的球面空间,使得阀片不论旋转至哪个角度,都至少有两个弧形片板位于球面内壁覆盖范围内,可以避免阀片停止转动后的漏料现象。
第二实施例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4,图1所示即为本实施例的进料阀,包括阀体和阀片。
阀体包括可相互拆卸的圆筒形上阀体1和圆筒形下阀体2,阀体内形成有上下通透于阀体外的空腔3,空腔3上下端分别从上阀体1和下阀体2延伸至阀体外,空腔3的左右两侧具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球面内壁31,如图3所示。
阀片4设置于阀体的空腔3内,阀片4具有转轴41,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转轴包括中间的中空转轴筒411以及与转轴筒411同轴的两端伸出的第一细轴412和第二细轴413,转轴筒411上沿旋转方向设有多个(本实施例为10个,实际应用中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弧形片板42以与空腔3的球面内壁31形状配合,弧形片板42的边缘与球面内壁31间隙配合,即当一片弧形片板旋转至球面内壁31的覆盖范围内时,该弧形片板与球面内壁具有间隙,使得阀片在旋转时不会与空腔内的阀体内壁造成摩擦。本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弧形片板42边缘之间所形成的球面空间S都可被球面内壁31完全覆盖,如图3所示,以使得阀片4旋转至任意角度时都至少有一个弧形片板42位于球面内壁31的覆盖范围内,从而在阀片停止旋转后,物料不会从空腔内穿过,防止漏料。较佳地,弧形片板旋转至球面内壁覆盖范围内时弧形片板边缘与球面内壁的间隙被设置为0.2-0.5mm,可以在避免两者接触、摩擦的同时,防止漏料。尤其是在该间隙范围内,粉料在堆积后也不会从间隙处掉落。
如图2和图4所示,转轴41的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阀体的前后两侧,阀体连接转轴41的后端还具有开口,以供旋转驱动装置连接转轴41。
为了防止物料在阀片停止旋转后从阀片的前后两端漏下,本实施例的空腔前后两侧被设置成两个位置对称的平面内壁32,如图2所示,转轴中间的转轴筒411的两端面被设置成平面以与平面内壁32相配合,弧形片板42均匀分布设置在转轴筒411上。
本实施例中,转轴筒411两边的第一细轴412和第二细轴413分别旋转连接于安装在下阀体2前后两侧的第一轴套21和第二轴套22上,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轴套21具有供第一细轴412插入的非贯穿第一轴套的圆孔,而第二轴套22设于具有开口的下阀体后端,且第二轴套22具有供第二细轴413插入的贯穿第二轴套的圆孔,以供气动马达5与第二细轴413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一轴套21和第二轴套22均被设置成方形,以固定在下阀体2上之后不会被旋转的阀片带动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还可以其他形状和方式固定在上阀体、下阀体上。
为了使第二细轴413能与气动马达5相连而驱动阀片旋转,本实施例第二细轴413以及第二轴套22均伸出于下阀体外,第二细轴413的端部被设置成伸出方形凸块414,气动马达5的旋转轴被设置成圆形外壁、方形内孔的结构,以供第二细轴的方形凸块插入,即实现气动马达驱动第二细轴、阀片的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转轴与气动马达还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气动马达也可用其他旋转驱动装置代替。
为了实现进料阀的密封,本实施例在上阀体1和下阀体2的连接处设有一圈密封圈,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轴套21分别与上阀体和下阀体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第二轴套22分别与上阀体和下阀体的连接处也均设有密封圈。
为了便于拆装,本实施例的上阀体1和下阀体2通过第一卡箍6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气动马达5和第二轴套22通过第二卡箍7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阀体、下阀体、阀片、第二轴套等与物料直接接触的部件的材质选用316L不锈钢,从而满足GMP卫生级要求,且表面粗糙度达到Ra 0.4μm;第一轴套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卡箍等不与物料接触的均采用304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