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挖进洞支护结构及其支护方法

文档序号:9272207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暗挖进洞支护结构及其支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山岭隧道进洞施工,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暗挖进洞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和建筑不断涌现。城市隧道作为一种交通形式得到了长远发展,但在城市中心区域,尤其是市政建设中为减少隧道规模以及市政道路线位规划,常常将隧道选在山谷之处,这就为城市山岭隧道建设尤其是隧道进洞带来了较大技术难度。
[0003]在山谷等地形高边坡坡脚下进行隧道进洞的施工,若以常规明洞开挖、洞口管棚施作的方式必然造成较大土方工程,同时所带来的洞口高边坡也将增加施工风险和运营成本。因此关于如何在高边坡坡脚进行山岭隧道施工,成了这类工程能否成功的关键。
[0004]常规的山岭隧道进洞施工,一般采用明洞边坡开挖,施作管棚等超前支护结构,而后采取新奥法等进洞工艺。该传统施工方法应用在高边坡坡脚下时,存在着高边坡刷方量大、边坡变形控制难、高边坡洞口运营管理等难题,往往影响隧道工程难以实施。
[0005]经专利和文献检索,对于此类工程目前常用棚洞法进行半暗挖施工的两项专利(专利公布号:CN103939115A和CN101713294A),通过对以上专利的学习与研宄,CN101713294A发明采用先导洞施工档土粧基,而后施工棚洞的形式,该发明多次开挖且永久性结构多次施作,工序复杂,实施难度亦较大,存在一定隐患。CN103939115A发明在前述专利的基础上,先行施工临空侧侧墙和顶板,而后施工锚固体系,最后分台阶开挖并施工内侧墙与先行施工的顶板连接,该发明结构体系较弱,应适合跨度和规模较小的山岭隧道,仅在锚杆固结的结构构造支护下分台阶开挖施工山体内侧墙时,初衬结构以及二衬结构的受力体系侧向抗力均不足,实施起来存在一定风险。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暗挖进洞支护结构,能有效减少边坡土方量,保留原有绿化环境、提高施工安全保证。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暗挖进洞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护结构为带耳墙的支护结构,所述带耳墙的支护结构一侧设条形基础,所述条形基础边缘打设锚杆固结坡脚,所述带耳墙的支护结构另一侧设底部基础,所述底部基础通过锚杆固结地基。
[0008]所述带耳墙的支护结构包括一拱形结构,所述拱形结构的一侧设置耳墙,设置耳墙一侧的拱形结构底部连接底部基础,拱形结构另一侧设置条形基础,耳墙与拱形结构整体浇注,支护结构内设支护钢筋,所述支护钢筋与条形基础边缘打设的锚杆进行焊接。
[0009]所述支护结构为施工隧道二衬结构提供支护,所述拱形结构和隧道二衬结构外轮廓之间预留变形空间。
[0010]所述条形基础设置于基岩上,与支护结构整体浇注,其中AB连线倾斜角30° -45°,A点为拱形结构与支护结构的交点,B点为底部基础与拱形结构底部的内侧交点。
[0011]所述耳墙与拱形结构衔接处设置平直段进行连接,所述耳墙的高度高于拱形结构顶部不小于2.5m。
[0012]底部基础采用带墙趾构造,底部基础采用带锚杆加固的素砼换填地基形式。
[0013]所述拱形结构的顶部覆土。
[001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暗挖进洞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能有效减少边坡土方量,保留原有绿化环境、提高施工安全保证。
[001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暗挖进洞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支护方法由设置于山坡的支撑平台基础以及山脚的地基基础形成支撑,绑扎浇注带耳墙支护结构,并在支护结构支护下进行山岭隧道洞口结构施工。
[0016]支撑平台基础设置于山坡基岩处,根据围岩性质设置注浆锚杆加固坡脚,插入角15。~ 45。
带耳墙支护结构整体浇注,在耳墙与山坡中间进行土体回填,增加支护结构整体压重,提高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
[0017]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山坡一侧挖槽开挖施工支撑平台基础,并在山脚进行地基处理;B、绑扎支护结构钢筋,浇注带耳墙支护结构;C、待支护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回填顶部覆土 ;D、靠山坡一侧进行导洞施工,架设初支钢拱架封闭成环并与挂网喷砼形成初支;E、铺设防水体系,台车模筑二衬结构,完成进洞施工。
[00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暗挖进洞支护方法,为解决陡峭山坡进洞难题提供了一种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美观简洁的超前支护。该支护进洞方法注重生态效应,使其与沿线道路选线、周边环境和地形地貌等协调一致,也为运营维护提供了安全便利的基础条件。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的支护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发明的进洞施工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2]一种暗挖进洞支护方法,其主要步骤为(I)在山坡一侧挖槽开挖施工支撑平台基础,即条形基础,条形基础须设置在基岩上,必要时打设锚杆,锚杆钢筋须伸入支护结构基础不小于150mm,并与支护结构钢筋进行焊接;(2)在山脚进行地基处理,采用片石换填或锚杆注浆加固等处理的形式;(3)整体浇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C35,等厚处取500mm~800mm,耳墙结构顶部宽约500~800mm厚,与拱形结构衔接处设置500~800mm平直段进行连接;浇筑时内侧预设钢拱架,支护结构与二衬之间预留50mm~80mm变形量;
(4)待支护钢筋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暗洞开挖施工,暗洞施工靠近山脚一侧采用小导洞开挖,及时架设初支钢拱架封闭成环并与挂网喷砼形成初支;(5)铺设防水体系,台车模筑二衬结构,完成进洞施工。
[0023]位于山坡的支撑平台基础即条形基础I可有效利用陡峭山坡处围岩质地较硬,承载力较高等特点,仅需开槽挖出局部山坡形成平台基础1,在平台基础I内侧边缘打设锚杆固结坡脚,锚杆根据岩体属性可选择钢筋锚杆或中空注浆锚杆,插入角15° ~45°,平台基础I根据受力需要以及岩层情况,优选宽度800mm~2000mm,高度500mm~800mm的条形基础。条形基础作为支护结构整体的一部分,整体绑扎的钢筋网与打设的锚杆进行有效焊接。
[0024]在山脚侧根据地层情况进行地基处理,打设底部基础2,一般挖槽至基岩,采用片石换填并打设锚杆加固等处理的形式。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