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吊卡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吊卡在现今的石油勘探、海洋深井的开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有液压吊卡内部安装有接触开关,当工件进入液压吊卡内的夹持腔时利用钻杆的压迫使接触开关顶销触碰接触开关使液压吊卡对钻杆锁紧固定,而接触开关顶销会在弹簧的作用下一直与钻杆接触,钻杆在工作(旋转)时极易磨损接触开关顶销.使后期顶销长度不够无法触碰接触开关导致液压吊卡锁紧开关失效,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液压吊卡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液压吊卡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所述液压吊卡包括左卡体、与左卡体扣合锁紧以形成夹持腔的右卡体以及安装在液压吊卡内部用于控制其左、右卡体相互扣合锁紧的接近开关触发销,该接近开关触发销包括沿垂直于夹持腔的方向布置并在外周套装有复位弹簧的顶销以及位于顶销远离夹持腔一端的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安装在液压吊卡内用于避免工作过程中顶销与固定在夹持腔内的工件之间产生干涉,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包括:顶块、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和联动块,其中:
顶块位于顶销靠近夹持腔的一端,顶块具有呈三角形布置的第一顶角、第二顶角和第三顶角,第一顶角与液压吊卡转动连接,第二顶角与顶销抵靠,第三顶角位于第二顶角远离顶销的一侧,且当安装在顶销外周的复位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三顶角位于夹持腔内;顶块靠近顶销的一侧设有沿垂直于顶销方向直线延伸的让位槽;
第一顶杆位于顶销延伸方向的一侧,第一顶杆的轴心线与顶销的轴心线垂直,且当安装在顶销外周的复位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一顶杆与让位槽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一顶杆靠近顶销的一端具有锥形部,该锥形部的外径由第一顶杆向顶销方向依次递减,且当左、右卡体处于扣合锁紧状态时,该锥形部位于顶块靠近夹持腔的一侧;
第二顶杆通过联动块与第一顶杆联动,第二顶杆远离联动块的一端位于左卡体、右卡体的接触面处并延伸至左卡体或右卡体的外部,且当左卡体、右卡体扣合时,第二顶杆受挤压向联动块方向运动,通过联动块带动第一顶杆向顶块方向进行直线运动。
优选地,联动块为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第一侧边位于第一顶杆远离顶块的一端并与第一顶杆抵靠,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垂直并在二者相接处形成顶角,该顶角通过转销与液压吊卡转动连接,该转销垂直于联动块的所在面,第二侧边设有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与第二顶杆抵靠,且当第二顶杆受挤压时,第二顶杆向联动块中的第二侧边,以带动联动块绕转销转动,进而推动第一顶杆向顶块方向进行直线运动。
优选地,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相接处光滑过渡。
优选地,液压吊卡内部设有供联动块转动的活动腔,该活动腔与夹持腔同向延伸,且该活动腔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相互垂直,第三侧壁为弧形边,且该弧形边的轴心线与夹持腔的轴心线重合。
优选地,联动块位于活动腔内,且联动块的第一侧边与活动腔的第一侧壁平行,联动块的第二侧边与活动腔的第二侧壁平行,联动块的第三侧边为弧形边并与活动腔的第三侧壁贴靠。
优选地,顶块靠近夹持腔的一侧为由夹持腔向顶销方向凹陷的弧形面。
优选地,左卡体包括主体和安装在主体上的第一衬套,右卡体包括机门和安装在机门上的第二衬套,且当左卡体与右卡体扣合锁紧时,第一衬套与第二衬套彼此抱合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夹持腔。
本发明中,通过在液压吊卡内安装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并使该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包括顶块、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和联动块,通过对顶块,使顶块位于顶销靠近夹持腔的一端,以使进入夹持腔内的工件通过挤压顶块使顶销向接近开关方向运动,进而触发接近开关动作,带动液压吊卡中的左卡体和右由卡体扣合锁紧;通过对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和联动块进行设置,使液压吊卡中的左卡体和右由卡体扣合锁紧时,触动第二顶杆动作,以带动第一顶杆向顶块方向动作,并随着第一顶杆的运动,使第一顶杆中的锥形部对顶块靠近夹持腔一侧的侧壁造成逐步挤压,以使该顶块向远离夹持腔方向运动,进而使该顶块脱离与夹持腔内工件的接触,从而避免顶效或顶块与工件产生干涉,防止彼此之间产生磨损。此外,还通过在顶块靠近顶销的一侧设置让位槽,并使复位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一顶杆与让位槽处于同一直线上,以使该状态下,左、右卡体卡扣锁紧触动第二顶杆动作,带动第一顶杆向顶块方向运动,利用顶块上的让位槽使第一顶杆可以向前自由伸缩,而不会顶块抵靠,从而使得液压吊卡在非夹持状态下,其左、右卡体也可以正常扣合锁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压吊卡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中所述液压吊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压吊卡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中所述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与顶销的位置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压吊卡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顶杆与顶块的位置关系图一;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压吊卡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顶杆与顶块的位置关系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压吊卡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中所述液压吊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压吊卡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中所述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与顶销的位置关系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压吊卡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顶杆与顶块的位置关系图一;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压吊卡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顶杆与顶块的位置关系图二。
参照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液压吊卡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所述液压吊卡包括左卡体1、右卡体2以及安装在液压吊卡内部用于控制其左、右卡体相互扣合锁紧的接近开关触发销,所述左卡体1包括主体和安装在主体上的第一衬套,右卡体2包括机门和安装在机门上的第二衬套,且当左卡体1与右卡体2扣合锁紧时,第一衬套与第二衬套彼此抱合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夹持腔,所述接近开关触发销包括沿垂直于夹持腔的方向布置并在外周套装有复位弹簧的顶销3以及位于顶销3远离夹持腔一端的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安装在液压吊卡内用于避免工作过程中顶销3与固定在夹持腔内的工件之间产生干涉,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包括:顶块4、第一顶杆5、第二顶杆6和联动块7,其中:
顶块4位于顶销3靠近夹持腔的一端,顶块4具有呈三角形布置的第一顶角、第二顶角和第三顶角,第一顶角与液压吊卡转动连接,第二顶角与顶销3抵靠,第三顶角位于第二顶角远离顶销3的一侧,且当安装在顶销3外周的复位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三顶角位于夹持腔内;顶块4靠近顶销3的一侧设有沿垂直于顶销3方向直线延伸的让位槽8。第一顶杆5位于顶销3延伸方向的一侧,第一顶杆5的轴心线与顶销3的轴心线垂直,且当安装在顶销3外周的复位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一顶杆5与让位槽8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一顶杆5靠近顶销3的一端具有锥形部,该锥形部的外径由第一顶杆5向顶销3方向依次递减,且当左、右卡体2处于扣合锁紧状态时,该锥形部位于顶块4靠近夹持腔的一侧。联动块7为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第一侧边位于第一顶杆5远离顶块4的一端并与第一顶杆5抵靠,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垂直并在二者相接处形成顶角,该顶角通过转销9与液压吊卡转动连接,该转销9垂直于联动块7的所在面,第二侧边设有弧形凹槽。第二顶杆6的一端与弧形凹槽抵靠,其另一端位于左卡体1、右卡体2的接触面处并延伸至左卡体1或右卡体2的外部,且当当左卡体1、右卡体2扣合时,第二顶杆6受挤压时,第二顶杆6向联动块7中的第二侧边,以带动联动块7绕转销9转动,进而推动第一顶杆5向顶块4方向进行直线运动。
本发明通过在液压吊卡内安装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并使该接近开关触发销保护装置包括顶块4、第一顶杆5、第二顶杆6和联动块7,通过对顶块4,使顶块4位于顶销3靠近夹持腔的一端,以使进入夹持腔内的工件通过挤压顶块4使顶销3向接近开关方向运动,进而触发接近开关动作,带动液压吊卡中的左卡体1和右由卡体扣合锁紧;通过对第一顶杆5、第二顶杆6和联动块7进行设置,使液压吊卡中的左卡体1和右由卡体扣合锁紧时,触动第二顶杆6动作,以带动第一顶杆5向顶块4方向动作,并随着第一顶杆5的运动,使第一顶杆5中的锥形部对顶块4靠近夹持腔一侧的侧壁造成逐步挤压,以使该顶块4向远离夹持腔方向运动,进而使该顶块4脱离与夹持腔内工件的接触,从而避免顶效或顶块4与工件产生干涉,防止彼此之间产生磨损。此外,还通过在顶块4靠近顶销3的一侧设置让位槽8,并使复位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一顶杆5与让位槽8处于同一直线上,以使该状态下,左、右卡体卡扣锁紧触动第二顶杆6动作,带动第一顶杆5向顶块4方向运动,利用顶块4上的让位槽8使第一顶杆5可以向前自由伸缩,而不会顶块4抵靠,从而使得液压吊卡在非夹持状态下,其左、右卡体2也可以正常扣合锁紧。
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相接处光滑过渡,以方便联动块7转动。
本实施例中,液压吊卡内部设有供联动块7转动的活动腔,该活动腔与夹持腔同向延伸,且该活动腔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相互垂直,第三侧壁为弧形边,且该弧形边的轴心线与夹持腔的轴心线重合;所述联动块7位于活动腔内,且联动块7的第一侧边与活动腔的第一侧壁平行,联动块7的第二侧边与活动腔的第二侧壁平行,联动块7的第三侧边为弧形边并与活动腔的第三侧壁贴靠,以使第二顶杆6与第一顶杆5之间力的传动更为平稳。
本实施例中,顶块4靠近夹持腔的一侧为由夹持腔向顶销3方向凹陷的弧形面,以使第一顶杆5与顶块4接触时,增大二者的接触面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