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破片技术领域,一种二氧化碳开采器用组合垫环式爆破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二氧化碳开采器的主要组件是由一根特殊钢管充满液态二氧化碳,活化器,泄能组件,充气组件,点火电路连接组件以及其他连接辅助组件组成。通过化学活化器加热液态二氧化碳瞬间气化,释放高压气体能量破裂目标材料。二氧化碳开采器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气化膨胀,快速释放高压气体破断岩石或落煤,为矿山安全开采和预裂提供可靠保证。广泛使用各类矿山开采,隧道壕沟崛起,钢筋混凝土破拆,同时还广泛用于钢铁和水泥行业中旋转窑、料仓或管道的排堵。定向泄能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破坏、不产生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能够较好的改善工作环境,有益矿工身体健康。每次使用后能够重新填装新的化学活化器,泄能组件,充装液态二氧化碳即可再次使用。
但是现有的二氧化碳开采器所使用的爆破片,泄放量不足、密封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开采器用组合垫环式爆破片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爆破片,泄能片的泄放量不足、密封性能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二氧化碳开采器用组合垫环式爆破片装置,包括:上垫环、爆破片和下垫环;所述的爆破片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双面胶粘结紧固有上垫环和下垫环;所述的上垫环和下垫环中心位置分别加工有圆形的上垫环通孔和圆形的下垫环通孔;所述的上垫环通孔的直径小于泄放口径,所述的下垫环通孔的直径等于泄放口径。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垫环为软态铝材垫环,当爆破片受压动作,上垫环和夹持口径形成一定圆角。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垫环为石棉垫环。
作为优选所述的爆破片泄压侧具有用于激光刻字的泄压侧指示部,CO2侧具有用于激光刻字的CO2侧指示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爆破片为厚2mm-3mm的316L板材爆破片。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氧化碳开采器用组合垫环式爆破片装置,爆破片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双面胶粘结紧固有上垫环和下垫环;所述的上垫环和下垫环中心位置分别加工有圆形上垫环通孔和圆形下垫环通孔;所述的上垫环通孔的直径小于泄放口径;所述的下垫环通孔的直径等于泄放口径;爆破片作为主要压力控制元件,当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气化膨胀,压力控制元件动作,实现快速释放高压气体,泄放量充足,达到爆破效果,密封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非工作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受压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垫环,2、爆破片,3、下垫环,4、上垫环通孔,5、下垫环通孔,6、双面胶,7、泄压侧指示部,8、CO2侧指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二氧化碳开采器用组合垫环式爆破片装置,包括:上垫环1、爆破片2和下垫环3;所述的爆破片2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双面胶6粘结紧固有上垫环1和下垫环3,使爆破片组件从上到下顺序依次为上垫环1、爆破片2、下垫环3。组装时各组件之间用环形双面胶6粘结,双面胶6呈环形,沿周边均布一周,粘结后确保爆破片组件牢固可靠。
所述的上垫环1和下垫环3中心位置分别加工有圆形的上垫环通孔4和圆形的下垫环通孔5;所述的上垫环通孔4的直径小于泄放口径,所述的下垫环通孔5的直径等于泄放口径。
所述的上垫环1为厚1.5mm软态铝材垫环,当爆破片2受压动作,上垫环1和夹持口径形成一定圆角,夹持口径为倒角过度。软态铝材垫环不承压,厚度能够改变。
所述的下垫环3为厚1mm石棉垫环,能更有效的维持密封效果。石棉垫环不承压,主要是密封作用,厚度能够改变。
所述爆破片2作为此卸能组件的压力动作元件,所述的爆破片2为厚2mm-3mm的316L板材爆破片,爆破片2的厚度优选为2.5mm。
所述的爆破片2泄压侧具有用于激光刻字的泄压侧指示部7,CO2侧具有用于激光刻字的CO2侧指示部8;爆破片2的泄压方向侧的泄压侧指示部7用激光标记“泄压侧”字样7,在液态二氧化碳接触侧的CO2侧指示部8用激光标记“CO2侧”字样8。
爆破片2为控制二氧化碳开采器释放高压气体的卸能元件,爆破片2动作从而完成对所要进行的作业项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氧化碳开采器用组合垫环式爆破片装置,下垫环3为石棉材料,石棉能更有效的实现软密封效果,密封性能更好,并且同开采器设备密封方式为螺纹紧固连接。
如图1所示,在正常工况下,即二氧化碳开采器内部液态二氧化碳没有受热气化膨胀;作为压力动作元件的爆破片2保持稳定(为平直状态),将实现密封效果。
如图2所示,当二氧化碳开采器内部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气化膨胀时,此时作为压力动作元件的爆破片2形状发生起拱变化,直至爆破片2破裂。从而实现快速、安全的泄压以达到爆破效果。
当完成一次爆破片作业时,能够通过重新填装新的化学活化器,图1所示的泄能组件,充装液态二氧化碳,恢复密封状态后即可再次使用;操作方便快捷,二氧化碳开采器用泄能组件无需定期校核,节约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