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传动部件用的箱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247656阅读:983来源:国知局
环形传动部件用的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涉及安装于车载内燃机的环形传动部件用的箱。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平07-063025号公报记载了一种用于对卷挂于车载内燃机的链轮的链条进行收容的链条箱。该公报记载的链条箱具备安装于车载内燃机的第一箱部件和安装于该第一箱部件的第二箱部件,在上述第一箱部件与第二箱部件之间划分出用于收容链条的链条室。而且,在该公报记载的链条箱设有用于使在链条室的内部飞散的润滑油返回到内燃机的内部的连通孔。

如上述公报记载的链条箱那样在链条箱设置连通孔的情况下,连通孔的开口面积越大,则润滑油越容易返回到内燃机的内部。然而,作为连通孔的开口面积,能够确保的面积有限。因此,要求一种即便不依赖于增大设于链条箱的连通孔的开口面积也能够高效率地使润滑油返回到内燃机的内部的构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环形传动部件用的箱具备:第一箱部件,构成为安装于车载内燃机;及第二箱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箱部件。所述第一箱部件及所述第二箱部件在它们之间划分出收容室,该收容室构成为对卷挂于所述车载内燃机的多个旋转体的环形传动部件进行收容。所述第一箱部件具备连通孔,该连通孔构成为使所述收容室与所述车载内燃机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箱部件或所述第二箱部件具备引导肋,该引导肋构成为将润滑油从所述收容室朝向所述车载内燃机的内部引导。所述引导肋在所述车载内燃机搭载于车辆时的箱的姿态下沿着所述连通孔的开口缘中的包含该开口缘的下端在内的下侧的一部分设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箱的内部的收容室中,能够由引导肋的上表面接住从连通孔的上侧滴下的润滑油、顺着第一箱部件的内表面流下的润滑油。并且,由引导肋的上表面接住的润滑油通过引导肋朝向车载内燃机的内部引导。因此,即便不依赖于增大设于第一箱部件的连通孔的开口面积,也能够高效率地使润滑油返回到内燃机的内部。

可以是,所述引导肋具有上表面,该上表面包含在所述车载内燃机搭载于车辆时的箱的姿态下从所述收容室的内部朝向所述开口缘下降的倾斜面。根据该结构,由引导肋的上表面接住的润滑油随着引导肋的倾斜面的下降倾斜而容易朝向车载内燃机的内部流落。因此,能够抑制产生保持附着于引导肋的状态而不返回到车载内燃机的内部的润滑油。

可以是,所述连通孔具备在所述车载内燃机搭载于车辆时的箱的姿态下越朝向所述开口缘的下端则宽度越变小的部分。根据该结构,引导肋具备以随着朝向连通孔的下端而下降的方式倾斜地延伸设置的部分。因此,能够抑制由引导肋接住的润滑油向引导肋的延伸设置方向外侧洒落。

可以是,所述连通孔在所述车载内燃机搭载于车辆时的箱的姿态下位于比所述多个旋转体中的任一个旋转体的位置靠上侧且比所述环形传动部件的轨道靠外侧的区域。

根据上述结构,飞散的润滑油的一部分经由连通孔而返回到车载内燃机的内部,由此能够减少向比该连通孔靠下侧的旋转体或其附近流落的润滑油的量。因此,能够抑制流落的润滑油与旋转体或环形传动部件接触而再次飞散。

可以是,所述第一箱部件具备:具有所述连通孔的主壁部;及从所述主壁部朝向所述第二箱部件延伸的外缘壁部,所述外缘壁部以包围所述环形传动部件的轨道的外侧的方式沿着所述主壁部的外缘延伸设置,所述连通孔及所述引导肋以达到在所述主壁部设置所述外缘壁部的位置的方式设置。

在上述的结构中,附着于环形传动部件的润滑油通过伴随着环形传动部件驱动而产生的离心力,容易附着于将环形传动部件包围的外缘壁部。并且,连通孔及引导肋达到在主壁部设置外缘壁部的位置,因此附着于外缘壁部而顺着外缘壁部落下的润滑油由引导肋引导且容易经由连通孔返回到车载内燃机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链条箱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后链条箱部件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3是后链条箱部件的主视图。

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

图5是变更例的链条箱的剖视图。

图6是变更例的链条箱的剖视图。

图7是变更例的链条箱的剖视图。

图8是变更例的链条箱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图1~图4来说明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首先,说明链条箱10及车载内燃机50的概略结构。

如图1所示,链条箱10具备后链条箱部件20及呈与后链条箱部件20大致同样的俯视形状的前链条箱部件40。后链条箱部件20及前链条箱部件40相向配置,将前链条箱部件的后表面侧安装于后链条箱部件20的前表面侧。在上述后链条箱部件20与前链条箱部件40之间划分出用于收容第一链条c1及第二链条c2的链条室r。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链条c1及第二链条c2分别相当于环形传动部件,链条室r相当于收容室。

在链条室r内设于用于调整第一链条c1的张力的链条张紧器31。而且,在链条室r内设有用于对第一链条c1进行引导的第一链条引导件32及用于对第二链条c2进行引导的第二链条引导件33。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后链条箱部件20相当于第一箱部件,前链条箱部件40相当于第二箱部件。

如图3所示,链条箱10的后链条箱部件20安装于车载内燃机50的前表面(图3中的纸面近前侧的面)。另外,在图3中,车载内燃机50搭载于车辆时的上侧及下侧由箭头图示。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说明上下方向时,如图3所示,以车载内燃机50搭载于车辆的姿态下的上下方向为基准进行说明。

车载内燃机50具备在链条室r的内部配置的驱动链轮51。驱动链轮51固定于车载内燃机50的曲轴,随着曲轴的旋转而旋转。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从前链条箱部件40的前表面侧观察下,驱动链轮51顺时针旋转。车载内燃机50具备在链条室r的内部配置于比驱动链轮51靠上侧的位置的2个上侧从动链轮52。这些上侧从动链轮52分别固定于车载内燃机50的2个凸轮轴。在驱动链轮51及2个上侧从动链轮52卷挂第一链条c1。因此,驱动链轮51的驱动力经由第一链条c1向2个上侧从动链轮52传递。车载内燃机50具备在链条室r的内部配置于比驱动链轮51靠下侧的位置的下侧从动链轮53。下侧从动链轮53固定于油泵的驱动轴。在驱动链轮51及下侧从动链轮53卷挂第二链条c2。因此,驱动链轮51的驱动力经由第二链条c2向下侧从动链轮53传递。第一链条c1及第二链条c2由从未图示的喷油器供给的润滑油润滑。另外,在图3中,上侧从动链轮52及下侧从动链轮53示意性地由虚线图示为圆形状。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驱动链轮51、2个上侧从动链轮52及下侧从动链轮53都相当于卷挂环形传动部件的旋转体。

接下来,具体说明后链条箱部件20。

如图3所示,后链条箱部件20具备板状的主壁部21和以从该主壁部21朝向前链条箱部件40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于主壁部21的外缘壁部23。主壁部21的平面形状根据第一链条c1及第二链条c2的轨道来设计,在该实施方式中,整体在上下方向上成为长条。外缘壁部23沿着主壁部21的外缘中的后链条箱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一侧的侧缘、下缘及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侧缘延伸设置。即,外缘壁部23沿着主壁部21的外缘中的除上缘以外的部分延伸设置。作为其结果,外缘壁部23从两侧方及下方这三方包围主壁部21的第一链条c1的轨道及第二链条c2的轨道的外侧。

在后链条箱部件20的主壁部21的比上下方向中央稍靠下侧的位置设有将主壁部21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圆形状的插通孔24。插通孔24的直径比驱动链轮51的外径大。驱动链轮51插通于插通孔24而配置在链条室r的内部。

在主壁部21的上部设有朝向下侧被切除而形成的切口部25。切口部25的范围根据2个上侧从动链轮52的大小及配置来确定。在主壁部21的形成有切口部25的位置配置有2个上侧从动链轮52,这些上侧从动链轮52穿过切口部25而配置于链条室r的内部。

在主壁部21的下部设有将主壁部21沿厚度方向贯通的2个贯通部26。2个贯通部26沿上下方向并列设置。2个贯通部26中的下侧的贯通部26的开口范围比下侧从动链轮53的外径范围大。下侧从动链轮53插通于该下侧的贯通部26,该下侧从动链轮53配置于链条室r的内部。而且,链条室r经由2个贯通部26而与车载内燃机50的内部连通。

在主壁部21的插通孔24的上侧设有多个(在该实施方式中为3个)贯通孔27。贯通孔27将主壁部21沿厚度方向贯通。链条室r经由这多个贯通孔27而与车载内燃机50的内部连通。

在后链条箱部件20的主壁部21安装有圆弧状的链条张紧器31。链条张紧器31配置于比插通孔24(驱动链轮51)靠上侧且比插通孔24靠宽度方向一侧(在图3中为左侧)的位置。而且,链条张紧器31以使圆弧的外侧朝向后链条箱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方式安装。链条张紧器31在其下端部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主壁部21转动,由未图示的驱动部件进行驱动而转动。第一链条c1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抵接于链条张紧器31的圆弧的外侧的面(朝向后链条箱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面)。因此,链条张紧器31通过圆弧的外侧的面(引导面)对第一链条c1的轨道进行引导,并且被驱动而转动,以调整第一链条c1的张力。

在后链条箱部件20的主壁部21安装有呈圆弧状延伸的第一链条引导件32。第一链条引导件32配置于比插通孔24(驱动链轮51)靠上侧且比插通孔24靠宽度方向另一侧(在图3中为右侧)的位置。而且,第一链条引导件32以使圆弧的外侧朝向后链条箱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方式安装于主壁部21。第一链条c1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抵接于第一链条引导件32的圆弧的外侧的面(朝向后链条箱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面)。因此,第一链条引导件32通过圆弧的外侧的面(引导面)对第一链条c1的轨道进行引导。

在后链条箱部件20的主壁部21安装有呈圆弧状延伸的第二链条引导件33。第二链条引导件33配置于比插通孔24(驱动链轮51)靠下侧且相对于插通孔24在宽度方向上与第一链条引导件32相同的一侧。而且,第二链条引导件33以使圆弧的外侧朝向后链条箱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方式安装。第二链条c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抵接于第二链条引导件33的圆弧的外侧的面(朝向后链条箱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面)。因此,第二链条引导件33通过圆弧的外侧的面(引导面)对第二链条c2的轨道进行引导。

如图3所示,在后链条箱部件20的主壁部21设有将主壁部21沿厚度方向贯通并使链条室r与车载内燃机50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孔29。连通孔29在主壁部21上配置于比插通孔24(驱动链轮51)靠上侧且比链条张紧器31的上端部靠下侧的区域。而且,连通孔29配置在链条张紧器31的比圆弧的外侧的面(引导面)靠宽度方向一侧(在图3中为左侧)的区域。即,连通孔29在后链条箱部件20的主壁部21上位于比第一链条c1的轨道靠外侧的区域。

如图2所示,连通孔29达到在主壁部21设置外缘壁部23的位置。换言之,连通孔29设置在与外缘壁部23接近或接触的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连通孔29的宽度方向一侧在上下方向大致整体达到设置外缘壁部23的位置。而且,连通孔29具有越朝向开口缘29a的下端(最下端)29b则宽度越变小的下侧部分29d。另外,在图2中,连通孔29的开口缘29a的一部分由虚线图示。

后链条箱部件20的主壁部21具有将润滑油从链条室r朝向车载内燃机50的内部引导的引导肋35。引导肋35沿着连通孔29的开口缘29a中的包含其下端29b在内的下侧的一部分设置。具体而言,引导肋35设置在沿着连通孔29中的下侧部分29d及外缘壁部23的部分,整体呈大致v字状地延伸设置。引导肋35从开口缘29朝向链条室r的内部延伸。

如图4所示,引导肋35以从连通孔29的开口缘29a朝向前链条箱部件40延伸并朝向连通孔29的开口中心侧的方式弯曲。其结果是,引导肋35的朝向连通孔29的开口中心的一侧的面弯曲。

如图2所示,在引导肋35中的尤其是沿着连通孔29的下侧部分29d的开口缘29a设置的部分,朝向连通孔29的开口中心的一侧的面成为指向上侧的上表面。并且,如图4所示,在该部分的引导肋35中,上述的弯曲的面构成为从链条室r的内部朝向开口缘29a下降的倾斜面35a。

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链条箱10的作用及效果。

在车载内燃机50的运转期间,在从前链条箱部件40的前表面侧观察下,配置在链条室r内的驱动链轮51顺时针旋转。伴随于此,在从前链条箱部件40的前表面侧观察下,第一链条c1及第二链条c2也分别在对应的轨道上顺时针移动。此时,附着于第一链条c1、第二链条c2的润滑油因离心力而在链条室r的内部飞散,附着于链条箱10的内表面。链条箱10的内表面上附着的润滑油例如从后链条箱部件20的外缘壁部23向下方滴下,或者顺着后链条箱部件20的主壁部21、外缘壁部23向下方流下。

另外,第一链条c1顺时针移动,因此第一链条c1中的由链条张紧器31的引导面引导的部分从下侧向上侧移动。因此,附着于第一链条c1的过剩的润滑油沿着链条张紧器31的引导面被向上侧搬运。并且,在图3中如箭头所示,被向链条张紧器31的上侧搬运的润滑油从链条张紧器31的上端部向下方滴下或流下。此外,例如,附着于上侧从动链轮52的润滑油从后链条箱部件20的切口部25的附近(车载内燃机50的凸轮壳体或缸盖的附近)向下方滴下或流下。

如图3所示,上述实施方式的链条箱10整体在以宽度方向一侧(在图3中为左侧)位于比宽度方向另一侧(在图3中为右侧)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倾斜的状态下搭载于车辆。因此,在链条室r内,整体而言,润滑油容易向比第一链条c1及第二链条c2的轨道靠宽度方向一侧(在图3中为左侧)的位置滴下或流下。因此,从链条张紧器31的上端部向下方滴下或流下的大部分润滑油在图3中如箭头所示,顺着后链条箱部件20的主壁部21的比链条张紧器31的上端部靠下侧且比第一链条c1的轨道靠外侧的区域流下。

关于这一点,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壁部21的连通孔29位于比链条张紧器31的上端部靠下侧且比第一链条c1的轨道靠外侧的区域,并且沿着该连通孔29的开口缘29a设置引导肋35。即,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配置在可能从链条张紧器31的上端部向下方滴下或流下的润滑油的移动路径上。因此,能够由引导肋35的上表面接住从链条张紧器31的上端部滴下或流下的大部分润滑油。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达到在主壁部21设置外缘壁部23的位置。因此,例如,与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相对于外缘壁部23分离设置的情况相比,容易将顺着外缘壁部23的润滑油向引导肋35的上表面引导。

另外,如图4所示,在引导肋35中的沿着连通孔29的下侧部分29d的开口缘29a设置的部分的上表面设有倾斜面35a。因此,由引导肋35的上表面接住的润滑油朝向开口缘29a流动。因此,能够抑制由引导肋35的上表面接住的润滑油成为附着于引导肋35的上表面的状态,或者抑制从引导肋35的上表面向朝着前链条箱部件40的一侧洒落。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连通孔29的下侧部分29d以越朝向开口缘29a的下端29b则宽度越变小的方式形成,其结果是,引导肋35呈v字状延伸设置。因此,在图2中如箭头所示,由引导肋35的上表面接住的润滑油流向引导肋35的延伸设置方向下侧即开口缘29a的下端29b。因此,能够抑制由引导肋35的上表面接住的润滑油向引导肋35的延伸设置方向外侧、尤其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向后链条箱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中央侧洒落。

然而,在链条室r内飞散的润滑油向下方滴下或流下时,例如,存在与驱动链轮51、下侧从动链轮53接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滴下或流下的润滑油卷入于驱动链轮51、下侧从动链轮53的旋转而再次飞散。而且,在润滑油向下方滴下或流下时,存在与第一链条c1、第二链条c2接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滴下或流下的润滑油卷入于第一链条c1及第二链条c2的旋转而再次飞散。当这样的事态发生时,不仅无法使链条室r内的润滑油高效率地返回到车载内燃机50的内部,而且润滑油也会含有过剩的量的空气。

关于这一点,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配置在主壁部21的比驱动链轮51及下侧从动链轮53靠上方的区域。而且,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配置在比第一链条c1的下侧部分的一部分及第二链条c2靠上侧的位置。由于上述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的存在,能回收滴下或流下的一部分润滑油,因此向比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靠下侧的位置滴下或流下的润滑油的量减少。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润滑油与驱动链轮51及下侧从动链轮53接触而再次飞散,或者抑制润滑油与第一链条c1及第二链条c2接触而再次飞散。

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如下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安装于后链条箱部件20的链条张紧器31、第一链条引导件32、第二链条引导件33的结构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关于链条张紧器31、第一链条引导件32及第二链条引导件33,分别可以变更尺寸、形状及配置。而且,例如,可以将链条张紧器31构成为相对于主壁部21被固定的链条引导件。此外,可以省略链条张紧器31、第一链条引导件32及第二链条引导件33中的任一个或全部。即,链条张紧器31、第一链条引导件32、第二链条引导件33的结构只要对应于在车载内燃机50设置的各链轮的个数、配置、链条的轨道等条件而适当变更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只要在链条箱10的链条室r配置至少1根链条即可。例如,可以省略车载内燃机50的下侧从动链轮53并省略第二链条c2。

·作为环形传动部件,可以取代第一链条c1及第二链条c2而采用湿式(油中式)的同步带。在该变更例的情况下,作为旋转体,取代驱动链轮51、上侧从动链轮52及下侧从动链轮53而采用带轮即可。

·车载内燃机50搭载于车辆时的倾斜角度可以适当变更。例如,车载内燃机50可以是整体在以图3的右侧的侧面位于比左侧的侧面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倾斜的状态下搭载于车辆。而且,可以使车载内燃机50不向任一方向倾斜而搭载于车辆。另外,根据车载内燃机50搭载于车辆时的倾斜角度,搭载于车辆时的链条箱10的姿态也变化。因此,例如,后链条箱部件20的连通孔29、引导肋35的结构只要设想链条箱10搭载于车辆时的姿态来设计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后链条箱部件20可以不具备竖立设置于主壁部21的外缘壁部23。例如,后链条箱部件20的主壁部21的外缘部可以朝向前链条箱部件40弯曲。即,在后链条箱部件20与前链条箱部件40之间只要划分出能够收容第一链条c1、第二链条c2的链条室r即可,后链条箱部件20的形状等可以适当变更。

·后链条箱部件20的主壁部21的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的位置可以适当变更。例如,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可以配置在主壁部21中的第一链条引导件32的引导面与外缘壁部23之间的区域,也可以配置在主壁部21的第二链条引导件33的引导面与外缘壁部23之间的区域。另外,在上述任一变更例的情况下,都可以说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位于主壁部21的比链条的轨道靠外侧的区域。

·此外,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可以配置在主壁部21的链条的轨道的内侧的区域。例如,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可以配置在主壁部21的链条张紧器31的引导面与第一链条引导件32的引导面之间的区域。另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整连通孔29的开口形状、设置引导肋35的位置,以避免沿着连通孔29的开口缘29a设置的引导肋35与链条发生干扰。

·也可以变更上下方向上的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的配置。例如,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可以形成在主壁部21的比插通孔24靠下侧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只要插通孔24位于比配置在链条室r内的下侧从动链轮53靠上侧的位置,就可以说插通孔24位于比多个链轮中的任一个链轮的位置靠上侧的区域。

·连通孔29可以不达到在主壁部21设置外缘壁部23的位置。即,连通孔29可以相对于外缘壁部23分离。如果在后链条箱部件20中顺着外缘壁部23流下的润滑油的量不多,则连通孔29可以相对于外缘壁部23分离。

·连通孔29的开口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例如,连通孔29的宽度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固定,也可以越朝向开口缘29a的下端29b则越变大。

·沿着连通孔29的开口缘29a中的哪个部分设置引导肋35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引导肋35可以沿着连通孔29的下侧部分29d的开口缘29a设置,且不设置于其他的开口缘29a。即,只要存在至少沿着连通孔29的开口缘29a的下端29b设置引导肋35而在开口缘29a中的上侧的一部分不设置引导肋35的部分,就能够由引导肋35接住从上侧滴下或流下的润滑油。

·引导肋35只要具有沿着连通孔29的开口缘29a的下端29b的部分即可,也可以具有不沿着开口缘29a的部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导肋35的倾斜面35a形成为圆弧状,但是也可以将其变更为直线的倾斜面35a。例如,在剖视观察引导肋35的情况下,如果引导肋35从主壁部21朝向前链条箱部件40倾斜地直线地突出,则引导肋35的倾斜面35a直线地形成。

·也可以不在引导肋35设置倾斜面35a。例如,图5所示的引导肋36由基部36a和前端部36b构成,该基部36a相对于主壁部21垂直地延伸,该前端部36b从基部36a的前端部朝向连通孔29的开口中心侧相对于该基部36a垂直地延伸。在该变更例的情况下,由引导肋36的基部36a的上表面接住的润滑油由于前端部36b的存在,不会从引导肋36向朝着前链条箱部件40的一侧溢出。因此,由引导肋36的基部36a的上表面接住的润滑油经由连通孔29返回到车载内燃机50的内部。因此,在该变更例的情况下,也可以说引导肋36将润滑油向车载内燃机50的内部引导。

·另外,也可以如图6所示,引导肋37相对于主壁部21垂直地延伸,该引导肋37与前链条箱部件40的内表面抵接。在该变更例的情况下,在引导肋37的前端与前链条箱部件40之间不存在润滑油能够通过的间隙。因此,由引导肋37的上表面接住的润滑油经由连通孔29向车载内燃机50的内部返回。因此,在该变更例的情况下,也可以说引导肋37将润滑油向车载内燃机50的内部引导。

·也可以在前链条箱部件40设置引导肋41。例如,图7所示的引导肋41从前链条箱部件40的内表面朝向后链条箱部件20突出。并且,引导肋41的前端与后链条箱部件20的主壁部21抵接。在该变更例的情况下,也与上述的图6所示的变更例同样,可以说引导肋41将润滑油向车载内燃机50的内部引导。

·可以在后链条箱部件20设置引导肋38并且在前链条箱部件40也设置引导肋42。例如,在图8所示的变更例中,以从后链条箱部件20的主壁部21朝向前链条箱部件40突出的方式设置引导肋38。而且,以从前链条箱部件40的内表面朝向后链条箱部件20突出的方式设置引导肋42。上述引导肋38及引导肋42的前端彼此对接而抵接,引导肋38及引导肋42作为一体的引导肋发挥功能。

·沿着开口缘29a形成引导肋35的连通孔29的个数并不局限于1个,也可以为多个。而且,例如,可以沿着主壁部21的贯通部26、贯通孔27中的任一个的开口缘设置引导肋35。在这种情况下,设有引导肋的贯通部26、贯通孔27作为“连通孔”发挥功能。

·虽然如何形成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可以任意,但是例如可以通过脱模来形成连通孔29。而且,例如引导肋35只要相对于后链条箱部件20的主壁部21垂直地延伸即可,在通过脱模来形成连通孔29时,可以使连通孔29的开口缘附近弯折而将该弯折部分形成为引导肋35。这样,根据连通孔29的形成方法、引导肋35的形状,能够同时形成连通孔29及引导肋35这两者。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无需通过焊接等将引导肋35接合于后链条箱部件20,因此有助于链条箱10整体的轻量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