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配油的凸轮转子液压马达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97959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配油的凸轮转子液压马达的利记博彩app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速旋转液压马达,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矿山等钻爆工程施工的腹腔配油的凸轮转子液压马达。



背景技术:

目前,在需要低速旋转,同时又要在旋转中心位置设置其它部件或要求同时完成移动等复合运动的液压机械中,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外置另外一个运动机构来完成,这样的结果是增大了设备的体积和能源消耗,况且有时因体积的限制无法完成。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两端设置配油盘的结构形式,此结构的液压马达的配油盘等配油机构的设计和加工都较为复杂,且与其它液压元件连接时的密封问题很难解决,造成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加大,所以市面上实际极少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腹腔配油的凸轮转子液压马达,其采用腹部配油的结构形式,将复杂的配油盘等配油机构通过环形油槽和油孔来替代,改变了以往液压配油盘的陈旧思路,使得设计、加工变的较为简单,同时又很好的解决了此类液压件的密封问题,提高了效率,具有市场应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腹腔配油的凸轮转子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套和固定安装在轴套上的凹面凸轮转子,所述轴套上转动安装有左挡块和右挡块,所述左挡块和右挡块分别位于凹面凸轮转子的左右两端,所述左挡块与右挡块之间固定有定子,所述定子套设在凹面凸轮转子外,所述定子外固定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 有外壳回油接口、叶片进油接口和外壳进油接口,所述定子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定子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回油凹槽、环形叶片油槽和环形进油凹槽,所述定子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叶片油道和多个叶片腔体,所述叶片油道和叶片腔体的数量相等且每个叶片油道的内侧对应设置一个叶片腔体,所述叶片油道和叶片腔体相通,所述定子上设置有将叶片油道和环形叶片油槽连通的径向叶片进油孔,所述叶片腔体内设置有双叶片,所述环形叶片油槽与叶片进油接口连通;所述定子上沿径向还设置有多个无压腔体回油孔和多个压力腔体进油孔,所述无压腔体回油孔、压力腔体进油孔和叶片油道的数量均相等,每个所述叶片油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一个无压腔体回油孔和一个压力腔体进油孔,所述无压腔体回油孔和外壳回油接口均与环形回油凹槽连通,所述压力腔体进油孔和外壳进油接口均与环形进油凹槽连通。

上述的一种腹腔配油的凸轮转子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凸轮转子包括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转子凸面和多个转子凹面,所述转子凸面和转子凹面间隔布设形成凹凸曲面,多个所述转子凸面均匀布设,多个所述转子凹面均匀布设;所述转子本体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轴向内花键,所述轴向内花键和转子凸面的数量相等,所述轴向内花键的设置位置与转子凸面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上述的一种腹腔配油的凸轮转子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内孔为通孔,所述轴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轴向外花键,所述轴向外花键和轴向内花键的数量相等,所述轴向外花键和轴向内花键相配合,所述轴套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外伸花键。

上述的一种腹腔配油的凸轮转子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腔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双叶片由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方体叶片组成,所述长方体叶片一侧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叶片油槽,所述叶片油槽与长方体叶片的长边相垂直,所述长方体叶片的一长边侧设置有叶片斜面和叶片圆角,所述叶片斜面位于叶片圆角与叶片油槽之间,两个所述长方体叶片的 叶片油槽相对设置且互相靠紧,所述叶片圆角指向凹面凸轮转子的圆心且在油压的作用下与凹面凸轮转子的凹凸曲面始终接触。

上述的一种腹腔配油的凸轮转子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端盖和右端盖,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均通过轴承与轴套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左挡块和右挡块均位于左端盖与右端盖之间,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均通过螺栓与外壳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腹腔配油的凸轮转子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块与轴套之间以及右挡块与轴套之间均设置有轴套密封件,所述左挡块与定子之间以及右挡块与定子之间均设置有端面密封件,所述左挡块与外壳之间以及右挡块与外壳之间均设置有定子密封件。

上述的一种腹腔配油的凸轮转子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凸轮转子、定子、左挡块和右挡块四者之间形成油压腔体,所述双叶片位于所述油压腔体之间且能够将油压腔体分成压力腔体和无压腔体,所述压力腔体与压力腔体进油孔相通,所述无压腔体与无压腔体回油孔相通。

上述的一种腹腔配油的凸轮转子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回油接口、叶片进油接口和外壳进油接口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外壳上,所述环形回油凹槽、环形叶片油槽和环形进油凹槽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定子的外壁上,所述外壳回油接口和环形回油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叶片进油接口和环形叶片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外壳进油接口和环形进油凹槽的位置相对应。

上述的一种腹腔配油的凸轮转子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油道为圆形叶片油道,所述叶片油道、径向叶片进油孔、无压腔体回油孔和压力腔体进油孔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叶片油道沿定子的圆周均匀布设,四个所述径向叶片进油孔沿定子的圆周均匀布设,四个所述无压腔体回油孔沿定子的圆周均匀布设,四个所述压力腔体进油孔沿定子的圆周均匀布设。

上述的一种腹腔配油的凸轮转子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块、 右挡块和定子三者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右挡块上设置有盲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子的外壁上设置环形回油凹槽、环形叶片油槽和环形进油凹槽,相当于在定子的外圆腹部设置环形回油凹槽、环形叶片油槽和环形进油凹槽,环形叶片油槽位于定子的轴向中心位置,环形回油凹槽和环形进油凹槽分别位于环形叶片油槽的两侧;即本实用新型采用腹腔配油的结构形式,只需在定子的中部外圆位置车削数道环形沟槽和打径向小孔即可实现配油,较端面配油常用的铣削加工更为简单易行,降低了加工难度,节约了成本,而且,这种结构形式的密封是依靠外壳与定子的凹槽和O型圈来完成,便于加工,且密封性较端面密封方式下的螺栓压接方式更为有效、可靠。

2、本实用新型轴套的内孔为通孔,轴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轴向外花键,轴套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外伸花键,即本实用新型采用中通式花键输出结构,这样在输出扭矩的同时,允许其它工件或物体从液压马达的心部通过,也就是说在输出径向转矩的同时,允许工件同时做轴向运动,这是一般液压马达根本无法实现的,这一特点在诸如凿岩机等既要求旋转运动,又要求轴向直线运动的特殊场合是非常实用的,它可以减少中间传动机构,避免部件干扰,从而达到减小体积、降低磨损、降低噪音等的目的,实现凿岩机的小型化。

3、本实用新型凸轮转子液压马达的配油不是按照常规设置在端面,而是设置在定子的腹部,采用腹腔配油的方式完成全部的配油和回油,替代通常的端面配油方式;利用现有先进的加工手段,既可以非常方便加工和密封,又可以将定子和配油机构形成一个整体。

4、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壳与定子独立的结构形式,既可以在有外壳时作为一个单独的动力源使用,又可以去掉外壳,用于凿岩机等要求旋转和直线运动同时完成的特殊场合,安装方式灵活,使用方便。

5、本实用新型是低速旋转的液压机械部件,可广泛应用于低速、中 心通孔或同时具备旋转和有移动的复合运动要求的复杂液压工况,可大大的减小机械的体积,降低设计难度,提高效率,尤其适用于隧道、矿山等钻爆工程施工中。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外壳、左端盖和右端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凹面凸轮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长方体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左视图。

图10为图8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回油接口; 2—外伸花键; 3—轴承;

4—左端盖; 5—螺栓; 6—左挡块;

7—定子; 8—环形回油凹槽; 9—双叶片;

9-1—长方体叶片; 10—径向叶片进油孔; 11—环形叶片油槽;

12—叶片油道; 13—外壳; 14—环形进油凹槽;

15—端面密封件; 16—凹面凸轮转子; 16-1—转子本体;

17—右挡块; 18—右端盖; 19—轴套密封件;

20—轴套; 21—外壳进油接口; 22—叶片进油接口;

23—盲孔; 24—压力腔体进油孔; 25—定子密封件;

26—无压腔体回油孔; 27—无压腔体; 28—叶片腔体;

29—压力腔体; 30—转子凸面; 31—转子凹面;

32—轴向内花键; 33—轴向外花键; 34—叶片油槽;

35—叶片斜面; 36—叶片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轴套20和固定安装在轴套20上的凹面凸轮转子16,所述轴套20上转动安装有左挡块6和右挡块17,所述左挡块6和右挡块17分别位于凹面凸轮转子16的左右两端,所述左挡块6与右挡块17之间固定有定子7,所述定子7套设在凹面凸轮转子16外,所述定子7外固定有外壳13,所述外壳13上设置有外壳回油接口1、叶片进油接口22和外壳进油接口21,所述定子7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定子7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回油凹槽8、环形叶片油槽11和环形进油凹槽14,所述定子7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叶片油道12和多个叶片腔体28,所述叶片油道12和叶片腔体28的数量相等且每个叶片油道12的内侧对应设置一个叶片腔体28,所述叶片油道12和叶片腔体28相通,所述定子7上设置有将叶片油道12和环形叶片油槽11连通的径向叶片进油孔10,所述叶片腔体28内设置有双叶片9,所述环形叶片油槽11与叶片进油接口22连通;所述定子7上沿径向还设置有多个无压腔体回油孔26和多个压力腔体进油孔24,所述无压腔体回油孔26、压力腔体进油孔24和叶片油道12的数量均相等,每个所述叶片油道12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一个无压腔体回油孔26和一个压力腔体进油孔24,所述无压腔体回油孔26和外壳回油接口1均与环形回油凹槽8连通,所述压力腔体进油孔24和外壳进油接口21均与环形进油凹槽14连通。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凹面凸轮转子16包括转子本体16-1,所述转子本体16-1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转子凸面30和多个转子凹面31,所述 转子凸面30和转子凹面31间隔布设形成凹凸曲面,多个所述转子凸面30均匀布设,多个所述转子凹面31均匀布设;所述转子本体16-1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轴向内花键32,所述轴向内花键32和转子凸面30的数量相等,所述轴向内花键32的设置位置与转子凸面30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轴套20的内孔为通孔,所述轴套20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轴向外花键33,所述轴向外花键33和轴向内花键32的数量相等,所述轴向外花键33和轴向内花键32相配合,所述轴套20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外伸花键2。为便于扭矩输出,也可将轴套20的内孔设计成花键,将轴套20的一端端面设置成平面圆形。

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叶片腔体28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双叶片9由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方体叶片9-1组成,所述长方体叶片9-1一侧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叶片油槽34,所述叶片油槽34与长方体叶片9-1的长边相垂直,所述长方体叶片9-1的一长边侧设置有叶片斜面35和叶片圆角36,所述叶片斜面35位于叶片圆角36与叶片油槽34之间,两个所述长方体叶片9-1的叶片油槽34相对设置且互相靠紧,所述叶片圆角36指向凹面凸轮转子16的圆心且在油压的作用下与凹面凸轮转子16的凹凸曲面始终接触;双叶片9随着凹面凸轮转子16的凹凸曲面沿径向作直线运动,并随凹面凸轮转子16的凹凸曲面的旋转变化,与凹面凸轮转子16一起完成液压油的分配,即实现配油功能,保持液压马达的连续旋转。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轴套2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端盖4和右端盖18,所述左端盖4和右端盖18均通过轴承3与轴套20转动连接,所述外壳13、左挡块6和右挡块17均位于左端盖4与右端盖18之间,所述左端盖4和右端盖18均通过螺栓5与外壳13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左挡块6与轴套20之间以及右挡块17与轴套20之间均设置有轴套密封件19,所述左挡块6与定子7之间以及右挡块17与定子7之间均设置有端面密封件15,所述左挡块6与外壳13之间以及右挡块17与外壳13之间均设置有定子密封件25,轴套密封件19、 端面密封件15和定子密封件25均可以采用O型圈。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凹面凸轮转子16、定子7、左挡块6和右挡块17四者之间形成油压腔体,所述双叶片9位于所述油压腔体之间且能够将油压腔体分成压力腔体29和无压腔体27,所述压力腔体29与压力腔体进油孔24相通,所述无压腔体27与无压腔体回油孔26相通。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外壳回油接口1、叶片进油接口22和外壳进油接口21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外壳13上,所述环形回油凹槽8、环形叶片油槽11和环形进油凹槽14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定子7的外壁上,所述外壳回油接口1和环形回油凹槽8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叶片进油接口22和环形叶片油槽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外壳进油接口21和环形进油凹槽14的位置相对应。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叶片油道12为圆形叶片油道,所述叶片油道12、径向叶片进油孔10、无压腔体回油孔26和压力腔体进油孔24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叶片油道12沿定子7的圆周均匀布设,四个所述径向叶片进油孔10沿定子7的圆周均匀布设,四个所述无压腔体回油孔26沿定子7的圆周均匀布设,四个所述压力腔体进油孔24沿定子7的圆周均匀布设。

如图3所示,所述左挡块6、右挡块17和定子7三者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右挡块17上设置有盲孔23,盲孔23的作用是能够使外壳13与定子7相对固定;外壳13与右挡块17连接,由于外壳13与右挡块17固定连接,因此盲孔23的设置可使定子7与外壳13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液压系统的压力油进入液压马达时,一路液压油依次流经叶片进油接口22、环形叶片油槽11和径向叶片进油孔10后进入叶片油道12,在液压油的作用下对双叶片9产生压力,迫使双叶片9的叶片圆角36紧紧的压靠在凹面凸轮转子16的凹凸曲面上。另一路液压油依次流经外壳进油接口21、环形进油凹槽14和压力腔体进油孔24进入压力腔体29,迫使压力腔体29的容积变大(如图4和图5所示), 在定子7被固定的情况下,此时,凹面凸轮转子16就以轴心为中心顺时针旋转;此时,无压腔体27的容积变小,回油依次经无压腔体回油孔26、环形回油凹槽8和外壳回油接口1后回流到油箱。同时,双叶片9的叶片圆角36在凹面凸轮转子16的凹凸曲面的作用下沿叶片油道12做水平或竖直滑移,当凹面凸轮转子1旋转超过一定角度时,以轴心为对称的另外两个压力腔体和无压腔体又重复上述过程,实现液压换向,于是凹面凸轮转子16就在液压油的持续作用下,连续不断的旋转。当需要改变液压马达的旋转方向时,只需将液压油的流向进行改变就可以实现,当液压油的流向改变时,凹面凸轮转子16的旋转方向也随之改变;如果不考虑液压马达的转向时,就可以将环形叶片油槽11和环形进油凹槽14合并为一个油槽使用,此时液压马达的转向就被固定,这样既可以减少体积,又可以减少加工量和加工难度,加工更为简单。如果将液压马达作为一个部件使用时,就可以去掉外壳13、左端盖4和右端盖18,用一个含进油口、回油口的圆形内腔来取代,就可以独立工作,非常适合液压凿岩机的工作状况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