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过滤装置,属于工业固液分离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一些落后的装备就要被替代,几十年来工业过滤大多采用板框滤机,板框滤机特点是:过滤质量虽可保证但技术含量低、用人工多、定时拆台、洗布、浪费大、污染大、占地面积大。使用过程是:滤板和滤框之间夹上滤布,上压夹紧,开始过滤。滤液由滤框进入滤机,经滤布将液体过滤,从滤板流出。随着过滤的进行,滤布上的杂质越来越多,一定时间后,滤布被杂质堵塞,开始拆台,停止过滤、卸压,把板框分开,提出滤布,在洗布机中进行清洗,洗好后脱水,再夹上重新使用。
2014年10月8日公开的、专利号为CN201410366656.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去除酸浴中固体杂质的方法,该除泥方法采用板框滤机、离心泵和污泥收集车,包括酸浴中固体杂质的过滤,固体杂质中酸浴的去除,污泥块的取出步骤。该方法以板框滤机为载体,在一定的压力与速度下将含固体杂质的酸浴打入板框滤机,通过滤布过滤,使固液初步分离,获得符合工艺要求的浊度稳定的酸浴,含有少量酸浴的固体杂质留在滤板间。滤器配件故障率低,配件损耗低,过滤后酸浴浊度低且稳定。通过加压泵向滤板内部注水加压,挤压两滤板间的固体杂质,排出的符合工艺要求的浊度稳定的酸浴进入酸浴系统,固体杂质以污泥块的形式留在两滤板间自动掉落到污泥收集车中。该发明专利的缺点在于:仍然是以传统的板框滤机为主,用人工多、定时拆台、洗布、浪费大、污染大、占地面积大。
2008年4月30日公开的、专利公开号为CN20105243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全自动板框压滤机。现有的过滤压滤装置由于结构技术的原因,多采用卧式手动或半自动加压过滤,卧式手动过滤板框采用塑料制品,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较大;半自动立式加压过滤装置由于设备也采用电控方法,但由于其它机构的自动化配合性能较差,其稳定性和生产效率较低,特别是当密封腔体承压时,设备出现震动和喷液现象。该专利的压滤机包括水平板框组,主体支架结构,板框组的打开与压紧装置,滤布自动循环行走机构,滤布洗涤装置,自动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工艺管路系统等。该实用新型专利是在滤布上做文章,其缺点在于结构复杂,成本高。
因此,提供一种实现连续过滤,自动反洗,不需用人工拆洗滤布,完全实现清洁生产,自动化控制,占地面积小,过滤能力大的自动过滤装置就成为该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连续过滤,自动反洗,不需用人工拆洗滤布,完全实现清洁生产,自动化控制,占地面积小,过滤能力大的自动过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部(腔)、过滤部(腔)和出料部(腔);所述进料部与所述过滤部相连接,所述过滤部与所述出料部相连接;所述进料部包括若干个进料腔、进料阀和废料阀,所述进料腔的下端通过所述进料阀与所述进料管道相连接,所述进料腔的下端还通过所述废料阀与所述废料管道相连接,所述进料腔的上端与所述过滤部相连通;所述过滤部包括若干个过滤腔,过滤腔由滤板与滤芯板组合而成,所述滤板设有槽缝,所述滤芯板插入所述滤板的槽缝,槽缝向下的过滤腔和槽缝向上的过滤腔交错设置,两个相邻的过滤腔之间设有过滤网,两端的过滤腔的外侧固接有滤芯侧板;所述槽缝向上的过滤腔与所述出料部相连接;所述出料部包括出料腔和与之相连接的压力控制系统以及出料阀门,所述进料腔上方设有本体上盖板。
优选地,所述滤板两侧开口设有过滤网和保护网。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为金属网。
优选地,所述滤芯板为E型筋板。
优选地,所述滤芯板设有3根加强筋和21根筋。
优选地,所述滤芯板设有23根筋。
优选地,所述进料腔、进料阀和进料管道的数量均为8个。
优选地,所述废料管道和废料阀的数量均为8个。
优选地,所述过滤腔的数量为64个。
优选地,所述滤板设有12个孔。
优选地,所述挂杆通过滤芯双头螺杆和螺母与滤芯侧板及滤芯板螺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腔和所述进料腔之间设有中间板。
优选地,所述过滤腔和所述出料腔之间设有本体内压板。
优选地,所述自动过滤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
优选地,所述自动过滤装置中的压力控制系统、进料阀、废料阀以及出料阀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过滤装置利用板框的过滤原理,实现连续过滤,自动反洗,不需用人工拆洗滤布,完全实现清洁生产,自动化控制,占地面积小,过滤能力大的特点。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过滤装置中过滤腔内液体流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自动过滤装置中滤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自动过滤装置中滤板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自动过滤装置中滤板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自动过滤装置中过滤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自动过滤装置中过滤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 本体上盖板 2 内六角螺栓
3 O型密封圈 4 滤芯本体
5 内六角螺栓 6 滤芯双头螺杆
7 滤芯侧板 8 内六角螺栓
9 F4盘根 10 O型密封圈
11 进料管 12 进料阀
13 废料阀 14 进料腔
15 中间板 16 滤芯滤板
17 滤芯端盖 18 本体内压板
19 出液阀 20 出液腔
21 过滤网 22 保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步骤中涉及的材料尺寸、材质的零部件品种均按应用涉及为准,本说明仅涉及连接结构和实施方法。
其中:304、F4和EPDM均为材料名称,304是钢材的标号,除特别指明外,螺栓和盘根中的数字单位是mm。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过滤装置中过滤腔内液体流动示意图;其中,1为本体上盖板(1个,304钢),2为内六角螺栓(共计26个,304钢,M12*70),3为O型密封圈(1个,EPDM),4为滤芯本体(304钢),5为内六角螺栓(共计30个,304钢,M12*30),6为滤芯双头螺杆(12个,304钢),7为滤芯侧板(2个,304钢),8为内六角螺栓(共计22个,304钢,M16*90),9为F4盘根(1个,F1,6*6*2100),10为O型密封圈(1个,EPDM),11为进料管(1个,304钢),12为进料阀,13为废料阀,14为进料腔,15为中间板(1个,304钢),16为滤芯滤板(65个,304钢),17为滤芯端盖(2个,304钢),18为本体内压板(1个,304钢),19为出液阀,20为出液腔,21为过滤腔。
本实用新型自动过滤装置分为三个部分:进料部、过滤部、出料部;进料部与过滤部相连接,过滤部与出料部相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进料部包括8个进料腔14,每个进料腔14之间不连通,每个进料腔14设有进料管道11和废料管道(1个,304钢,图中未标号),进料管道11与进料阀12相连接,8个进料阀分别是A1-A8;废料管道与废料阀13相连接,8个废料阀分别是C1-C8;进料管道11通过进料阀12和过滤腔14相连通,废料管道通过废料阀13与过滤腔14相连通,进料腔14的下部设有中间板15,进料腔的两端设有O型密封圈10和F4盘根9,并通过内六角螺栓8和O型密封圈10与过滤部相连接,密封固定;
过滤部包括64个过滤腔,每个进料腔对应8个过滤板(也称之为过滤腔),过滤板由滤板与滤芯板组合安装而成,滤芯板插入滤板的槽缝,然后焊接;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过滤装置中滤芯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为E型的筋板,滤芯板厚6毫米,纵向长度的外边间距为357毫米,横向长度为179毫米,设有3根加强筋,其为24*28*6(毫米);设有21根筋,其宽为6毫米;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过滤装置中滤板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过滤装置中滤板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滤板为10毫米厚的空芯板,长度的外边为406毫米,内边为357毫米,宽的外边为203毫米,内边为155毫米,在四周设有12个孔,孔内穿挂杆,滤板的12个孔是为了和挂杆一起,将65块滤板串起来,使滤板和滤板之间相对位置平行,装上过滤网后,用螺丝把过滤网固定在滤板与滤板之间,同时也起到密封的作用;材料为304钢,其中406*10(毫米)的一面开口(即滤板的槽缝),相对的另一端封闭,203*10(毫米)的两面封闭,406*203(毫米)的两个面开口,该滤板的两个开口各点焊过滤网和保护网,该过滤网可以是金属网-钢网,槽缝向下的过滤板和槽缝向上的过滤板交错设置,一共设置65块过滤板,使用时物料由槽缝向下的过滤板进入,通过过滤板两个开口之间的过滤网进入相邻的槽缝向上的过滤板,物料再从槽缝向上的过滤板流出,进入出料腔20;过滤部设有三个挂杆,挂杆通过滤芯双头螺杆6和螺母(24个,304钢,图中未标出)固定在滤芯侧板7的上部,做为固定滤板和过滤网用,同时两侧的滤芯侧板7与其紧挨着的过滤板的外侧密闭固接;本体内压板18的下部设有滤芯端盖17,本体内压板18位于过滤部和出料部之间,并通过内六角螺栓5固定在滤芯本体上;
出料部包括出料腔20和与之相连接的压力控制系统(图中未标出),出料腔20主要由滤芯本体4和本体上盖1组成,滤芯本体4和本体上盖1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2和O型密封圈3密封固定,是过滤好的物料临时储存区,通过压力控制系统确保出料腔20有一定的压力;出料腔20设有出料阀19,出料阀19会自动调节开度,保证出料腔压力正常;压力控制系统、进料阀12、废料阀13以及出料阀19均与控制系统(图中未标出)相连接。
实施例2
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过滤板由滤板与滤芯板固定焊接而成,滤芯板上设有23根6毫米厚的筋板,过滤板为10毫米厚的框。如图6所示,是本实施例中过滤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中过滤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其中,21为过滤网,22为保护网。
本实用新型自动过滤装置的使用方法:
1、开始过滤,打开右边第一个进料腔14的进料阀A1,物料从进料管11经过进料阀A1进入向下开口的过滤腔,物料透过槽缝向下的过滤腔的过滤网进入槽缝向上的过滤腔,槽缝向上的过滤腔与出料腔20相连通,物料通过槽缝向上的过滤腔进入出料腔20,当出料腔20(与进料腔14的压差达到设定值时)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连接出料腔20的出料阀19打开,过滤好的物料进入下道环节,出料阀19会自动调节开度,保证出料腔20的压力正常。
2、当过滤到一定时间,过滤网上会附着物料杂质,影响过滤量(可设定时间反洗,也可设定压力差反洗),如果设定时间(根据过滤介质含杂质量的多少确定反洗时间),则经过特定时间;如果设定压力,则随着过滤的进行,进料腔14的压力逐渐升高,出料腔20的压力不变,这样过滤腔与出料腔的压力差逐渐增大,当两个腔的压差达到设定值时,进行反洗;当进料腔14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这时开始自动反洗,关闭第一个进料腔14的进料阀A1,打开第一个进料腔14的废料阀C1,关闭第一个进料腔的进液阀A1,出料腔20中的清洁物料会在压力作用下穿过过滤网,清洗杂质通过第一个进料腔14的废料阀C1进入废料管并通过反洗排液出口排出,完成第一个进料腔14的清洗工作,此时其它进料腔14正常过滤,依次进行第2个进料腔14的反洗工作,直到最后一个进料腔14洗完,一个反洗周期结束,开始正常过滤。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过滤装置中的压力控制系统(图中未标出)、进料阀12、废料阀13以及出料阀19均与自动过滤装置中的控制系统(图中未标出)相连接,用常规的控制程序控制即可。
本实用新型利用板框滤机过滤后的清洁滤液在一定压力下反冲洗滤材,使滤材上附着的杂质清洗干净,使滤材重新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