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产生负离子的滤袋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610946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产生负离子的滤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袋,特别是一种可产生负离子的滤袋,属于环保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滤袋是袋式除尘器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部分,通常圆筒型滤袋垂直地悬挂在除尘器中。滤袋的面料和设计应尽量追求高效过滤、易于粉尘剥离及经久耐用效果。在脉冲和气箱式脉冲除尘器中,粉尘是附着在滤袋的外表面。含尘气体经过除尘器时,粉尘被捕集在滤袋的外表面,而干净气体通过滤料进入滤袋内部。滤袋内部的骨架用来支撑滤袋,防止滤袋塌陷。

现有的滤袋在长时间使用后,灰尘会附着到滤袋表面,造成除尘系统风量显著下降,此时需要及时清灰,常见的清灰方式主要采用反吹方式,通过用作清灰的高压逆向气流送入除尘器的滤袋内,此时滤袋迅速鼓胀,并产生强烈抖动,导致滤袋外侧的粉尘抖落,从而达到清灰的目的。由于滤袋在过滤环节,可能会附着或滋生细菌,而清灰环节很难对细菌进行有效抑制,因此在滤袋的使用周期内,虽然仍可以进行过滤操作,但是过滤后的尘气安全性有所降低。

负离子粉末,是人类利用自然界产生负离子的原理,人工合成或者配比的一种复合矿物,一般都是电气石粉+镧系元素(或者稀土元素),其中稀土元素的配比比例大大超过了电气石粉,占到了60%以上。现有的负离子粉末大都用于家用空气净化器中,在纤维织物或其他制品上虽然也有应用,但主要集中在家居生活用品使用上,例如专利号为201520303511.0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可自然释放负离子的人造皮革”,则通过在人造皮革中单独设置负离子释放层,提高皮革的杀菌、除臭以及其他保健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负离子粉末应用于工业环保设备滤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产生负离子的滤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具有底部,所述底部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迎尘层、中间层和基布层,所述中间层和基布层之间设置有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容纳腔体内容纳有负离子粉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纳腔体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透气孔位于背面上,所述正面与中间层粘结,所述背面与基布层粘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纳腔体边缘设置有固定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滤袋内衬套有骨架,所述骨架包括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长杆,所述长杆端部设置有底部支撑环,所述底部支撑环与袋体的底部相互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长杆之间设置有多个环形加强筋,所述环形加强筋与底部支撑环相互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部支撑环边缘设置有与长杆套合连接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邻近的环形加强筋之间设置有环绕在长杆外侧的弹簧。

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利用清灰操作时逆向气流进入到容纳腔体内,当逆向气流间歇性产生时,容纳腔体在间隙层将反复膨胀、收缩,容纳腔体内的负离子粉末在气流的携带下进入到袋体内,从而对袋体内进行负离子杀毒灭菌,有益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产生负离子的滤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滤袋的底部的各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滤袋的底部在容纳腔体张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容纳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滤袋内衬套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产生负离子的滤袋,包括袋体10,袋体10具有底部11,底部11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迎尘层111、中间层112和基布层113,中间层112和基布层113之间设置有容纳腔体20,容纳腔体20表面开设有透气孔221,容纳腔体20内容纳有负离子粉末24。

上述方案中迎尘层111可以采用采用聚四氟乙烯膜,述中间层112为涤纶短纤维与涤纶长丝混纺而成,基布层113为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相互勾结而成;所述容纳腔体20材质为聚酰亚胺制成的膜结构,由于聚酰亚胺膜密封性好,能够提高容纳腔体20在滤袋内的可靠性;使用时,容纳腔体20两侧刷导电胶后粘结于基布层113上,将中间层112和粘结有容纳腔体20基布层113针刺勾连,最后将迎尘层111与中间层112热压复合连接。

进一步的,容纳腔体20具有正面21和背面22,透气孔221位于背面22上,其中正面21与中间层112粘结,背面22与基布层113粘结。

该滤袋有两种使用状态,分别是过滤状态和清灰状态。在过滤状态下,含尘气体经由滤袋的迎尘层111进入滤袋内(袋体10结构与底部11类似,只是袋体10侧面少了容纳腔体20结构,此处以底部11为例),而后气流抵达容纳腔体20的正面21,由于正面21上没有透气孔221,因此气流将压紧容纳腔体20成图2中的扁平状,由于基布层113采用韧性较好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支撑,因此基布层113在过滤状态下能够对容纳腔体20进行较好的支撑,容纳腔体20的形状保持性较好;在清灰状态下,高压逆向气流送入到袋体10内,此时气流穿过基布层113后抵达容纳腔体20的背面22,由于透气孔221位于背面22上,气流将充入到容纳腔体20内使其膨胀张开成图3中所示的结构,并且由于中间层112的涤纶材质,在逆向气流的冲击下中间层112能够产生形变并向外扩张,此时中间层112与基布层113之间将产生间隙层114,当高压逆向气流间歇性产生时,袋体10将产生强烈抖动,容纳腔体20在间隙层114将反复膨胀、收缩,容纳腔体20内的负离子粉末24在气流的携带下进入到袋体10内,从而对袋体10内进行杀毒灭菌,在完成清灰后,袋体10也完成杀菌操作。

进一步的,容纳腔体20边缘设置有固定圈23,该固定圈23的作用是使容纳腔体20膨胀、收缩过程的边界形状没有大的改变。

更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滤袋内衬套有骨架30,骨架30包括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长杆32,长杆32端部设置有底部支撑环31,底部支撑环31与袋体10的底部11相互对应;为了提高长杆32的牢固性,可以在长杆32之间设置有多个环形加强筋33,环形加强筋33与底部支撑环31相互平行,在过滤状态下,骨架30上主要依靠长杆32和底部支撑环31对滤袋内侧面进行有效支撑,由于底部支撑环31采用贯穿式设计,在清灰状态时逆向气流能够顺利进入到底部11内。

更进一步的,底部支撑环31边缘设置有与长杆32套合连接的滑动杆34,滑动杆34与邻近的环形加强筋33之间设置有环绕在长杆32外侧的弹簧35。该优选方案提供了一种清灰操作时,伴随着袋体10的膨胀,骨架30的长度能够适度收缩的结构,该收缩结构通过滑动杆34沿长杆32的相对滑动实现,其中弹簧35则为滑动杆34提供一定的回弹力,从而在清灰完成后使骨架30恢复原样。

上述方案中采用的负离子粉末2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负离子粉末,可以采用专利号为201110154902.7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能产生负离子的浆料、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净化空气的滤材中的应用”(该专利为申请人申请并已获得专利权)中使用的负离子浆料干燥后支撑的粉末,对于负离子粉末的成分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要点,本实用新型旨在以负离子粉末24为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清灰操作时逆向气流进行滤袋内杀菌的结构,因此在容纳腔体20内可相应的增设其他有杀菌功能的粉体材料。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