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液体混合配气仪及其液体配置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气液混合配气是通过将液体存放于密封容器中待其挥发,然后通过称重的方式达到预设参数的需求。这种配气方式由于是靠液体挥发完成,其完成的速度取决于液体挥发的速度,因此,一般来说速度较慢。另外,由于外部环境温度等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液体挥发的速度,且由于挥发并不能精确控制,从而无法配置出高精度浓度的混合气,对于高浓度的混合气更加难以配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液体混合配气仪及其液体配置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气液混合配气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动态液体混合配气仪的液体配置装置,包括:注射器、用于驱动所述注射器进行注射工作的驱动装置以及加热管,其中,所述注射器包括一与加热管连接的注射头。
优选的,还包括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速度,所述控制装置设置有参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气液参数。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由电机驱动的丝杆以及设置在丝杆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注射器的推杆相对应,当滑块在丝杆的驱动下向注射器的方向滑动时,可推动所述注射器的推杆实现注射器向加热管进行液体推送。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前端设置有质量流量控制器用以控制气体的流速并与液体混合加热以产生气液混合蒸汽。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一检测传感器用以检测混气室内气液混合蒸汽的浓度。
一种动态液体混合配气仪,包括:液体配置装置;所述液体配置装置包括:注射器、用于驱动所述注射器进行注射工作的驱动装置以及加热管,其中,所述注射器包括一与加热管连接的注射头。
优选的,还包括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速度。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设置有参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气液参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一检测传感器用以检测混气室内气液混合蒸汽的浓度。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前端设置有质量流量控制器用以控制气体输出与液体混合加热以产生气液混合蒸汽,所述加热管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利用注射器对液体进行推送、并通过加热管对液体进行加热,实现了液体快速气化,从而实现气液混合的速率提高,同时注射器的推进由驱动装置驱动,可通过对驱动装置的控制精确的控制注射器的推进速度,提高了气液混合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体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体配置装置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及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动态液体混合配气仪的液体配置装置,其包括:注射器120、用于驱动所述注射器120进行注射工作的驱动装置110以及加热管130,其中,所述注射器120包括一与加热管130连接的注射头。本实施例通过利用注射器120进行液体推送、并通过加热管130对液体进行加热,实现了液体快速气化,从而实现气液混合的速率提高,同时注射器120的推进由驱动装置110驱动,可通过对驱动装置110的控制精确的控制注射器120的推进速度,提高了气液混合的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控制装置140,所述控制装置140与所述驱动装置110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110的驱动速度。所述控制装置140设置有参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气液参数,如气体参数、液体参数、流量大小等配气数据,当用户将需要的混合气参数输入所述控制装置140时,控制装置140根据这些参数控制注射器120的推进量以及推进速度。此外,所述控制装置140还包括一检测传感器142用以检测混气室内气液混合蒸汽的浓度,从而可针对混气室内的浓度实时的调整驱动装置的驱动速度,使得注射器120能够以更加合适的速度进行推进。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10包括一由电机驱动的丝杆111以及设置在丝杆上的滑块112,滑块112与注射器120的推杆相对应,当滑块112在丝杆的驱动下向注射器120的方向滑动时,可推动注射器120的推杆实现注射器120向加热管130进行液体推送。采用丝杆传动的方式,精度高,且采用滑块112推送注射器120的推杆,由于滑块112重量高,在丝杆的驱动下运行平稳,使得推送过程更加稳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130前端设置有质量流量控制器131用以控制气体在加热管中的流速并与液体共同加热以产生气液混合蒸汽。控制装置140通过对加热温度的控制,精确控制液体的蒸发,从而产生符合要求的气液混合蒸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130还设置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控制装置140连接。通过温度感应器对管内温度的监控,从而实时的调节管内的加热温度,确保加热过程中的精确度。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