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氨法脱硫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029706阅读:932来源:国知局
用于氨法脱硫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气脱硫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氨法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电厂氨法脱硫系统吸收塔烟气粉尘浓度高,脱硫塔入口粉尘含量高,蒸发结晶系统无法长期连续运行,硫酸铵产量低,氨-硫酸铵物料不平衡,造成脱硫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氨法脱硫装置,解决脱硫产物硫酸铵产量低,氨-硫酸铵物料不平衡问题。大大提高硫酸铵产量,减少亚硫酸氢铵的逃逸,降低环境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氨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氨法脱硫装置包括吸收塔,吸收塔与水雾器除水泵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塔内部安装有自动喷淋装置,吸收塔顶部安装有烟囱,吸收塔通过管道与沉降罐连接,吸收塔通过管道与塔底溶液搅拌池连接,塔底溶液搅拌池内布置搅液管,塔底溶液搅拌池接通排水泵和循环泵,塔底溶液搅拌池与测量桶连接,测量桶与吸收塔连接。

优选的,沉降罐内设有“蛇”形增氧装置,增氧装置中开有孔径为5~8mm的圆孔。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氨法脱硫装置的吸收塔中设置一个塔底溶液搅拌池,提供循环喷淋所需溶液量,在塔底溶液搅拌池内布置搅液管,在排水泵的连续运行下,利用塔内溶液的循环,在塔底斜面高向低方向形成搅动液流,在塔正常运行时将底灰尽量赶向底排口。沉降罐中增加一种“蛇”形增氧装置,孔径为5-8mm,增加曝气面积,使得氧含量增大,从而提高反应效率,使得反应向正向移动,硫酸铵产物量增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氨法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沉降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吸收塔、2-塔底溶液搅拌池、3-沉降罐、4-测量桶、5-自动喷淋装置、6-烟囱、7-水雾器除水泵、8-排水泵、9-循环泵、10-增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氨法脱硫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出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氨法脱硫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该用于氨法脱硫装置包括吸收塔1,吸收塔1与水雾器除水泵7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塔1内部安装有自动喷淋装置5,吸收塔1顶部安装有烟囱6,吸收塔1通过管道与沉降罐3连接,吸收塔1通过管道与塔底溶液搅拌池2连接,塔底溶液搅拌池2内布置搅液管,塔底溶液搅拌池2接通排水泵8和循环泵9,塔底溶液搅拌池2与测量桶4连接,测量桶4与吸收塔1连接。如图2所示,沉降罐3内设有“蛇”形增氧装置10,增氧装置10中开有孔径为5~8mm的圆孔。

结合图1和图2,该用于氨法脱硫装置的吸收塔1中设置一个塔底溶液搅拌池2,提供循环喷淋所需溶液量,并在塔底溶液搅拌池2内布置搅液管,在排水泵8的连续运行下,利用塔内溶液的循环,在塔底斜面高向低方向形成搅动液流,在塔正常运行时将底灰尽量赶向底排口。沉降罐3中增加一种“蛇”形增氧装置10,孔径为5-8mm,增加曝气面积,使得氧含量增大,从而提高反应效率,使得反应向正向移动,硫酸铵产物量增加。

该用于氨法脱硫装置采用一炉一塔布置,烟气进入浓缩段与二级循环液喷淋接触,烟气进入吸收段与补入氨水及一级循环液逆流接触,于喷淋区或填料区气液相接触界面进行吸收二氧化硫反应。吸收段上方是补入工艺水喷淋区,密集的新鲜水喷淋将烟气夹带的液滴和氨水溶解吸收。

沉降罐3内加装均布式曝气管道,曝气管道开孔为5-8mm,沉降罐3氧化过程逸出的空气通过排气管道能够引入到任意一台运行吸收塔1;沉降罐3排空口连接一空气母管分别连接到每个吸收塔1液位之上,每个吸收塔1要在浆液液位以上增加溢出空气开孔。蒸汽为能够分别独立进入2台加热器,2台分离室出口二次蒸汽能分别独立进入间接冷凝器,一效蒸发系统增加取样口及放料管线,以实现串并联运行方式以及蒸发系统运行状况下的检修要求。

间接冷凝器与真空泵之间设置1台真空缓冲罐,以稳定蒸发系统的真空操作,设置一结晶槽并伴搅拌器,结晶槽(Φ1700x3500)。后处理车间三层离心机上方设置两台旋流器(Q=2.5~4m3/h碳钢衬胶)。

氧化系统:

一级循环液于吸收系统对烟气深度净化后,生成大量亚硫酸铵的溶液进入氧化系统。空气经空压机打入氧化段,空气由下而上均匀分散充斥于氧化段,并布设数层孔板,强化亚硫酸铵的氧化,生成硫酸铵。溶液中的亚硫酸氢铵同时生成硫酸铵,溶液得到再生。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