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雾效率高的除雾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029527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雾效率高的除雾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雾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雾效率高的除雾器。



背景技术:

在湿法脱硫,吸收塔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粒径为10--60微米的“雾”,“雾”不仅含有水分,它还溶有硫酸、硫酸盐、二氧化硫等,同时也造成风机、热交换器及烟道的玷污和严重腐蚀,因此,湿法脱硫工艺上对吸收设备提出除雾的要求,被净化的气体在离开吸收塔之前要除雾。

除雾器用于分离塔中气体夹带的液滴,以保证有传质效率,降低有价值的物料损失和改善塔后压缩机的操作,一般多在塔顶设置除雾器。可有效去除3--5um的雾滴,塔盘间若设置除雾器,不仅可保证塔盘的传质效率,还可以减小板间距。所以除雾器主要用于气液分离。亦可为空气过滤器用于气体分离。

湿法脱硫产生的“雾”,还溶有硫酸、硫酸盐、二氧化硫等。如不妥善解决,任何进入烟囱的“雾”,实际就是把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同时也造成风机、热交换器及烟道的玷污和严重腐蚀。因此,湿法脱硫工艺上对吸收设备提出除雾的要求,被净化的气体在离开吸收塔之前要除雾。除雾器是FGD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湿法FGD系统能否连续可靠运行。除雾器故障不仅会造成脱硫系统的停运,甚至可能导致整个机组(系统停机)。

当含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流经除雾器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雾沫与波形板相碰撞而被聚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波形板表面上被分离下来。除雾器波形板的多折向结构增加了雾沫被捕集的机会,未被除去的雾沫在下一个转弯处经过相同的作用而被捕集,这样反复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除雾效率。气体通过波形板除雾器后,基本上不含雾沫。烟气通过除雾器的弯曲通道,在惯性力及重力的作用下将气流中夹带的液滴分离出来:脱硫后的烟气以一定的速度流经除雾器,烟气被快速、连续改变运动方向,因离心力和惯性的作用,烟气内的雾滴撞击到除雾器叶片上被捕集下来,雾滴汇集形成水流,因重力的作用,下落至浆液池内,实现了气液分离,使得流经除雾器的烟气达到除雾要求后排出。

在通常的化工操作中所碰到的气体中分散液滴的直径约在0.1~5000μm。一般粒径在100μm以上的颗粒因沉降速度较快,其分离问题很容易解决。通常直径大于50μm的液滴,可用重力沉降法分离;5μm以上的液滴可用惯性碰撞及离心分离法;对于更小的细雾则要设法使其聚集形成较大颗粒,或用纤维过滤器及静电除雾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除雾效率高的除雾器,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方便成本低,用于除去气体中的雾沫,将雾滴汇集从而从气流中脱离,并且能够增加气流的流速,提高装置除雾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除雾效率高的除雾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机体内设置有除雾组,所述除雾组包括板片和支承装置,所述机体内仓被该除雾组分为上部的出气仓和下部的进气仓,所述出气管连接有直角弯管并且通过该直角弯管和所述出气仓相连,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叶轮部,所述叶轮部内转动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连接有带轮,所述带轮设置于所述叶轮部的外部,所述机体外部设置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上方设置有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带轮带连接从而实现传动,所述机体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活动平台端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使得所述活动平台可沿着该滑轨滑动,所述置物台上远离机体端设置有两根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活动平台从而对该活动平台的移动产生导向作用,所述导向柱上位于置物台和活动平台部分套设有承压弹簧,所述置物台和活动平台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活动平台底面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置物台上设置有三个定位挡块,所述支撑杆一端顶着所述限位挡块且另一端顶着其中一块所述定位挡块,所述直角弯管的弯折处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设置有盖板且被该盖板封住出口,所述直角弯管内位于所述出液口上方设置有若干片挡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带轮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和所述第三带轮均可通过皮带和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在同一时间只和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二带轮或所述第三带轮的唯一一个带轮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出气仓下方设置有浆液池,所述浆液池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设置有可打开的密封盖。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出气仓内位于所述除雾组上方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喷嘴。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向柱端部设置有限位端头,所述限位端头阻碍所述活动平台的移动从而防止其脱离导向柱。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活动平台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活动平台的把手。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进气管连接有设置于进气仓内的进气弯管,所述进气弯管的开口方向朝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方便成本低,用于除去气体中的雾沫,将雾滴汇集从而从气流中脱离,并且能够增加气流的流速,提高装置除雾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极其周边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除雾效率高的除雾器,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设置有进气管21和出气管23,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除雾组2,所述除雾组2包括板片和支承装置,所述机体1内仓被该除雾组2分为上部的出气仓12和下部的进气仓11,所述出气管23连接有直角弯管22并且通过该直角弯管22和所述出气仓12相连,所述出气管23上设置有叶轮部31,所述叶轮部31内转动设置有叶轮35,所述叶轮35连接有带轮3,所述带轮3设置于所述叶轮部31的外部,所述机体1外部设置有置物台24,所述置物台24上方设置有活动平台241,所述活动平台241上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和所述带轮3带连接从而实现传动,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滑轨17,所述活动平台241端部设置于所述滑轨17上使得所述活动平台241可沿着该滑轨17滑动,所述置物台24上远离机体1端设置有两根导向柱6,所述导向柱6穿过所述活动平台241从而对该活动平台241的移动产生导向作用,所述导向柱6上位于置物台24和活动平台241部分套设有承压弹簧61,所述置物台24和活动平台241之间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活动平台241底面设置有限位挡块243,所述置物台24上设置有三个定位挡块51,所述支撑杆5一端顶着所述限位挡块243且另一端顶着其中一块所述定位挡块51,所述直角弯管22的弯折处设置有出液口222,所述出液口222设置有盖板223且被该盖板223封住出口,所述直角弯管22内位于所述出液口222上方设置有若干片挡片221。

所述带轮3包括第一带轮32、第二带轮33和第三带轮34,所述第一带轮32、所述第二带轮33和所述第三带轮34均可通过皮带41和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在同一时间只和所述第一带轮32、所述第二带轮33或所述第三带轮34的唯一一个带轮相连。

所述出气仓12下方设置有浆液池16,所述浆液池16底部设置有排液口14,所述排液口14设置有可打开的密封盖15。设置的浆液池16,用于接收被除雾组2分离出的物质。并且,还能够对这些物质进行处理,这样在排放到环境中就不会造成影响。通过设置排液口14,能够方便使用者排出浆液池16内的物质。并且,设置了密封盖15,能够在不需要的时候,封住排液口14,防止泄漏。

所述出气仓12内位于所述除雾组2上方设置有喷淋管25,所述喷淋管25上设置有喷嘴。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在使用一段时候之后,对除雾组2喷射净化液,洗净板片表面,并且将粘附在板片表面的杂质带走。这样就能够保证本装置的除雾能力了。

所述导向柱6端部设置有限位端头62,所述限位端头62阻碍所述活动平台241的移动从而防止其脱离导向柱6。

所述活动平台241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活动平台241的把手242。设置的把手242,可以方便使用者调整活动平台241的位置。

所述进气管21连接有设置于进气仓11内的进气弯管211,所述进气弯管211的开口方向朝下。这样设置,从进气管21进来的需要进行除雾处理的气流,会先向下运动,然后再向上流动。在这个转变方向的过程中,气流中的液体颗粒,有部分因为重力的作用,直接掉落脱离气流。并且,现将气流引导向下,使其充满进气仓11下部,然后气流再向上运动,这样能够使得除雾组2整体都参与工作,而不是原先的装置中,靠近进气管21的除雾组2上的板片工作量大,而远离进气管21的除雾组2上的板片工作量小。

因为本装置设置了喷淋管25,所以有可能会有从喷淋管25出来的液体,误进入到直角弯管22。因此,在直角弯管22的弯折处设置了若干片挡片221,用于凝结蓄积将该处气流中的液体。挡片221上的液体,会沿着挡片221向下滴落,落入到出液口222,并在此蓄积。在直角弯管22的端部设置有安全装置,用于避免喷淋管25出来的液体进入该管内。但是为了更加保险,所以本装置设置了挡片221。并且挡片221还能够进一步增加除雾的工作。出液口222下方就是浆液池16,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就需要打开盖板223,将出液口222内蓄积的液体排入到浆液池16内。盖板223通过螺栓连接在出液口222上,因此拆装都十分的方便。

除雾器的除雾效率随气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流速高,作用于雾滴上的惯性力大,有利于气液的分离。但是,流速的增加将造成系统阻力增加,也使能耗增加。而且流速的增加有一定的限度,流速过高会造成二次带水,从而降低除雾效率。通常将通过除雾器断面的最高且又不致二次带水时的烟气流速定义为临界流速,该速度与除雾器结构、系统带水负荷、气流方向、除雾器布置方式等因素有关。设计流速一般选定在3.5—5.5m/s。

因此,为了增加除雾效率,本装置就设置了气流加速装置。通过电机4带动叶轮35转动,从而加速将气体吸出,因此加快了气流的速度,从而增加了除雾器的除雾效率。

并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达到最优的除雾效率。本装置设置了多种转速。本装置的带轮3分为第一带轮32、第二带轮33和第三带轮34,并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带轮和电机相连并且被该电机驱动转动。第一带轮32、第二带轮33和第三带轮34的直径一次递增,因此当它们分别和电机相连,带动叶轮35转动时,叶轮35的转速是依次递减的。也即当第一带轮32和电机相连时,叶轮35的转速最大;即当第三带轮34和电机相连时,叶轮35的转速最小。

这样设置,本装置的气流速度就能够分布在3.5—5.5m/s内,并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最佳的除雾效率。因为,本装置具有三个直径不同的带轮,因此皮带41的数量可以是三根,对应配合不同的带轮。但是为了节约成本,本装置的皮带41也可以只采用一根,通过调整电机4和带轮3的距离,调整。

本装置将电机4安装在活动平台241上,并且在活动平台241和置物台24之间设置了支撑杆5,通过支撑杆5制成活动平台241和电机4的重量。并且本装置还设置了承压弹簧61来辅助支撑杆5的支撑工作。

当需要调整惦记的高度时候,只要握住把手242,然后将活动平台241向上拉一点距离,因为承压弹簧61的存在,所需要的拉力并不是很大。在拉起活动平台241后,只要调整支撑杆5的位置,使其重新顶着一个定位挡块51,这样就完成了调整。然后只需要放开把手242即可。支撑杆5会支撑住活动平台241的重量。

设置了滑轨17,是为了能够方便的移动活动平台241。

为了更加精准的定位,定位挡块51可在置物台24上调整位置。置物台24上可设置多个定位孔,然后定位挡块51上设置销轴,只要将销轴插入不同定位孔中,即可实现定位挡块51变换位置。

通过本方案这样的装置,电机4和带轮3之间的间距就是能够自由调整的,因此,无论是使用第一带轮32、第二带轮33或第三带轮34,皮带41一根就能够完成工作了。

并且,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皮带41会发生一定的伸张。此时也可以调正电机4的高度来保证带传动的正常运行。

本装置的电机4和带轮3之间通过皮带41连接一起,从而实现带传动。本装置在开始工作时,电机4带动带轮3转动,从而使得叶轮不停地转动,将叶轮部31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23排出,然后再将直角弯管22内的气体吸进叶轮部31。

本装置的进气管21连通外接气管,从而将需要进行除雾工作的气体接入到进气仓11内。该气体再穿过除雾组2,在被该除雾组2进行除雾处理之后,汇集到出气仓12处。最终,这些气体会被直角弯管22引导,进入到叶轮部31,并被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方便成本低,用于除去气体中的雾沫,将雾滴汇集从而从气流中脱离,并且能够增加气流的流速,提高装置除雾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