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纺织浆料生产用的反应釜升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纺织水性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单体混合;第二步:聚合:现有反应釜中放入工艺水,加热到50℃,放入助剂,再加热到80℃,将单体滴加,温度控制在80℃;第三步:冷却;第四步:中和;第五步:调节、装桶:中和后的聚合物加入工艺水和助剂后,然后就可以装桶或用料泵打入成品灌暂存。
现有的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上端连接有供流体进入的入料口,釜体侧面包裹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内通有冷却液,对反应釜的温度加以控制。但是现有的这种反应釜,在反应釜加入搅拌的流体时,其流体从釜体上方端盖的中部直接进入釜体内,而釜体的冷却管道仅仅冷却釜体外壁,流体在进入釜体时,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慢慢的冷却,流体在进入釜体初期冷却速度较慢,冷却效果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储料桶的金属保护架使得桶体之间可上下叠加,但是金属架增加了桶体运输的重量;由于桶体的体积不小于1000L,质量大,金属架需要重复使用时,也不便于脱卸桶体等不足,而提供一种浆料储存桶,在桶体上边沿设置凹槽,桶底设置和凹槽相配合的凸起,使得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将桶上下叠摞起来,由于卡合结构的卡紧,物料桶不易打滑,可以叠放的很牢固。上方的桶底边沿与下方的桶口边沿卡紧,从而 解决物料储运过程中包装桶叠放不牢靠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安全隐患、降低质量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应釜升降温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为夹层腔,内壳体内为反应腔,所述内壳体内壁设有流通管道,流通管道的入水口设于内壳体顶部,流通管道的出水口位于内壳体底部;在内壳体内沿内壁的周边设置有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接口分别连通所述夹层腔。
作为优选,所述流通管道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流通管道的截面圆心位于内壳体侧壁的内表面上。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换热管竖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该反应釜的流通管道与入水口相连通,冷热水可从入口流入流通管道内,而流通管道位于内壳体内壁,使反应釜内的物料温度在进入阶段迅速降低或升高;该反应釜对物料加热或冷却更为均匀,安装使用简便,换热管的安装比盘管更为牢靠,还能形成屏障起到扰流作用;由于每根换热管单独和夹层腔连接,使整个反应腔在需要变温时温度能更快地达到设定值,而且反应腔内各点的变温幅度均匀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反应釜升降温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2,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为夹层腔3,内壳体内为反应腔,所述内壳体内壁设有流通管道5,流通管道的入水口6设于内壳体顶部,流通管道的出水口7位于内壳体 底部;在内壳体内沿内壁的周边设置有多个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的两端接口分别连通所述夹层腔。所述流通管道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流通管道的截面圆心位于内壳体侧壁的内表面上。所述换热管竖直设置。
上述反应釜的流通管道与入水口相连通,冷热水可从入口流入流通管道内,而流通管道位于内壳体内壁,使反应釜内的物料温度在进入阶段迅速降低或升高;该反应釜对物料加热或冷却更为均匀,安装使用简便,换热管的安装比盘管更为牢靠,还能形成屏障起到扰流作用;由于每根换热管单独和夹层腔连接,使整个反应腔在需要变温时温度能更快地达到设定值,而且反应腔内各点的变温幅度均匀一致。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