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土壤渗滤处理系统污水脱氮效果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42412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提高土壤渗滤处理系统污水脱氮效果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土壤渗滤处理系统污水脱氮效果的装置,属于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土壤渗滤处理系统是一种简易、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尤其适合于分散型且生化效果好的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该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投资少、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同时该系统位于地下,不会产生不良气味和滋生蚊蝇,无噪音,受环境的影响小,不影响表层土地的使用,出水便于回用。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及回用、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及回用,正逐渐成为我国分散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0003]对于传统的土壤渗滤处理系统,污水由位于地下的布水管进入系统后,首先进入密闭厌氧槽,待厌氧槽溢满,在污水重力势能及毛细现象的作用下,向四周扩散后下渗至系统底部的集水管,完成污水的净化后排出系统。由于土壤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且土壤内富集大量的微生物,因此该系统对COD、氨氮及磷的去除效果较好。但是由于系统中后段反硝化阶段碳源不足,导致反硝化作用较差,系统的脱氮效果不佳。在工程实践中往往采用外加碳源的方法来提高其脱氮效果,这样无疑会增加生态土壤系统的运行费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土壤渗滤处理系统反硝化碳源不足导致系统脱氮效果差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提高土壤渗滤处理系统污水脱氮效果的装置。
[000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提高土壤渗滤处理系统污水脱氮效果的装置,包括一个内腔填充有土壤基质的土壤渗滤处理池,在土壤基质的上层设有厌氧槽,厌氧槽内设有用于进水的一次布水管,在土壤基质的下层设有用于出水的集水管,在土壤基质的中间层设有另一个厌氧槽,在中间层的厌氧槽内设有用于进水的二次布水管。所述的土壤渗滤处理池高度在0.8-lm,所述的一次布水管距离土壤渗滤处理池底部0.7-0.Sm,所述的二次布水管距离土壤渗滤处理池底部 0.3-0.4mο
[0007]所述的土壤基质由80%的土壤、5%的沸石及15%的碳化稻壳混合组成。
[0008]所述的厌氧槽内填充粒径为5-10mm的砾石填料,所述的一次布水管与二次布水管分别位于砾石填料内,所述的集水管的周围填充砾石填料。
[0009]所述的一次布水管、二次布水管及集水管均为开孔管。
[0010]所述的一次布水管、二次布水管及集水管均水平铺设。
[0011]所述的一次布水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外接一次配水槽,所述的二次布水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外接二次配水槽,所述的集水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外接出水口。
[0012]所述的一次配水槽上设有一次进水口,溢流孔以及配水槽放空管,所述的二次配水槽上设有二次进水口,溢流孔以及配水槽放空管。
[0013]所述的一次布水管与二次布水管的进水量之比为1:1?2:1。
[0014]使用本发明的装置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别由一次布水管与二次布水管投配到土壤渗滤处理池中,二次布水管处进入系统的污水可以为由一次布水管投配至系统的污水提供反硝化所需的碳源,从而促进氮的去除,提高生态土壤系统氮去除效率。具体为:污水由一次配水槽自流至一次布水管后,首先进入厌氧槽中,待厌氧槽内的污水溢满时,污水与土壤基质接触,在土壤基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向四周扩散,然后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下渗并在土壤基质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完成有机物的降解及氨氮的吸附和硝化作用,污水下渗至二次布水管处,随着系统深度的增加,土壤基质所含溶解氧浓度逐渐降低,二次布水管深度处较低的溶解氧浓度非常适宜厌氧的反硝化菌生长。部分污水由二次布水管进入系统,由二次布水管进入系统的污水具有一定的有机物浓度,可以为异养的反硝化菌提供碳源,完成氮的去除,同时二次布水管距离集水管仍有一定距离,其氨氮和磷也可得到充分的吸附降解。经过土壤净化作用后的污水继续下渗至系统底部的集水管排出系统。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6]1、在土壤渗滤处理系统中下部设置二次布水管,将污水分流后进入系统,对系统的污水处理量及COD、氨氮及磷去除效果均无影响,且会提高系统的脱氮效果。
[0017]2、装置为一体化,改进后不增加占地面积,且无需外加碳源,节约能源。
[0018]3、改进后的系统操作简单,运行稳定,且该系统位于地下,污水可自流投配到系统中,二次布水管的增设不增加额外的能耗。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 ] 图中,I为土壤渗滤处理池,2为一次配水槽,3为一次布水管,4为二次配水槽,5为二次布水管,6为厌氧槽,7为集水管,8为土壤基质,9为砾石填料,10为一次进水口,11为二次进水口,12为出水口,13为溢流孔,14为放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图2所示,一种提高土壤渗滤处理系统污水脱氮效果的装置,包括一个内腔填充有土壤基质8的土壤渗滤处理池I,土壤基质8由80%的土壤、5%的沸石及15%的碳化稻壳混合组成。在土壤基质8的上层设有厌氧槽6,厌氧槽6内设有用于进水的一次布水管3,在土壤基质8的下层设有用于出水的集水管7,在土壤基质8的中间层设有另一个厌氧槽6,在中间层的厌氧槽6内设有用于进水的二次布水管5。一次布水管3、二次布水管5以及厌氧槽6均贯穿整个装置,一次布水管3 —端封闭,另一端外接一次配水槽2,二次布水管5 —端封闭,另一端外接二次配水槽4,集水管7 —端封闭,另一端外接出水口 12。一次配水槽2上设有一次进水口 10,溢流孔13以及配水槽放空管14,二次配水槽4上设有二次进水口 11,溢流孔13以及配水槽放空管14。
[0025]本实施例中,土壤渗滤处理池I采用PVC材料制成,整体高度为1000mm,宽度为600mm,长度为750mm,一次布水管3、二次布水管5、集水管7及厌氧槽6均沿土壤渗滤处理池I宽度方向水平铺设。一次布水管3距离土壤渗滤处理池I顶部200mm,二次布水管5距离土壤渗滤处理池I顶部700mm,厌氧槽6的宽度为200mm,高度为100mm。集水管7位于土壤渗滤处理池I底部。一次布水管3与二次布水管5管径为32mm,均在斜向下45°方向开孔,孔径为4mm,孔间距为20mm。集水管7管径为25mm,并在斜向下45°方向开孔,孔径为4mm,孔间距为20mm。厌氧槽6内填充粒径为5_10mm的烁石填料9,一次布水管3与二次布水管5分别位于砾石填料9内,集水管7的周围100_高度内填充砾石填料9。
[0026]进水由一次进水口 10和二次进水口 11首先进入到一次配水槽2和二次配水槽4中,配水槽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自流至一次布水管3和二次布水管5。经过多孔布水管的均匀布水,污水进入厌氧槽6,待厌氧槽6内的水面溢满时,污水与系统中的土壤基质8接触,在土壤毛细现象的作用下向四周扩散如图1箭头所示,直至毛细现象消失,此时污水的重力势能达到最大值。污水在重力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