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水体净化廊道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2015030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水体净化廊道的利记博彩app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水体的净化廊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河道治理的重视,国内水体排放标准日益提高,氨氮为河道治理一项重要的污染指标。氨氮在水体中主要表现为游离氨(NH3)和氨离子(NH4+)。氨氮作为水体营养物质,浓度高,水体富营养化严重,降低河道内溶解氧;氨氮浓度上升,游离氨(NH3)和氨离子(NH4+)对于水体的鱼类等生物产生毒害作用;氨氮通过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产生亚硝酸氮与硝酸氮,形成相应的盐类物质,进入水源,可对人体造成危害。

目前国内去除氨氮的主要技术有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生物膜修复技术。生物膜法被认为是性价比最高的去除氨氮方法,也是河道修复工艺中运用最多的。生物膜技术通过较大比表面积物质作为填料,聚集微生物形成生物膜,类似小型的接触氧化池,进行河道氨氮等有机污染物的净化处理。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102219339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染河道水体净化模块化系统及其应用。污染河道水体净化模块化主要由生物格栅模块、弹性填料吸附床模块、微生物生态分解悬床模块、以及沉水植物生态净化悬床模块组成;生物格栅模块由框架及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组成,弹性填料模块由框架结构与亲水型弹性填料、疏水性弹性填料构成,微生物床模块由框架结构、微孔曝气装置、微生物构成,沉水植物净化床模块由沉水植物种群及床体构成。

但是现有技术均存在设备占地面积大,前期投资高,后期运行维护繁琐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河道修复技术对于氨氮的去除装置,设备占地面积大,前期投资高,后期运行维护繁琐等问题,故提出氨氮去除效果良好、实用性强的一种具有脱氮功能的水体净化廊道。

一种河道水体净化廊道,包括:

浮框体,该浮框体包括浮于水面的浮管、沿浮管打入河底的若干根固定杆以及对应穿套在固定杆上的塑料管;

网框,所述网框的进水面和出水面为过水网、底面及沿水体流向的两个侧面为挂膜后不透水的细目网,所述网框的顶边与浮管缝合、侧面与对应的塑料管缝合,所述网框内沿水流方向由过水网依次分隔为硝化填料区、过渡区和反硝化填料区;

以及设于硝化填料区内的布水管,该布水管外接纳米曝气机。

浮管浮于河道水面,端头处用堵头封闭处理,固定杆采用镀锌管,沿浮管布置,镀锌管下端打入河底40~60cm,镀锌管上穿套PE塑料管,网框的顶边缝合在浮管上,侧面与塑料管接触处均与塑料管缝合,整体浮于河道水体中,可随水位变化浮动,由镀锌管对其进行限位。

河道水体由控速装置控速后进入廊道内,保证廊道内水体流速在0.01m/s~0.03m/s内,廊道内反复流经硝化区和反硝化区,循环间隔进行消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通过纳米曝气机及布水管向硝化区内充氧,控制控制硝化填料区溶解氧在3~6mg/L,过渡区溶解氧0.5~3mg/L,反硝化填料区溶解氧0.1~0.5mg/L,对河道水体进行原位净化,整个处理装置浮于底泥上方,曝气与底泥分开,可避免底泥中污染物的二次污染。

优选地,所述网框的进水侧设有推流器。

廊道处于不流动水体中,在廊道装置前端0~20cm处放置功率为0.3kW/m2.h~0.4kW/m2.h的推流器,可控制水体流速为0.01m/s~0.03m/s。推流器使用牵引绳绑定,锚固定;

优选地,所述布水管包括与纳米曝气机连接的布水主管和设于布水主管上且对应伸入硝化填料区内的布水支管。

进一步优选地,相邻布水支管之间的间距为1~2m。

填料区内硝化微生物内部发生硝化反应,消耗一部分溶解氧,经过填料区反应的河水进入过渡区,过渡区内附着在聚氨酯的生物膜进一步消耗剩余溶解氧,使溶解氧浓度达到反硝化条件。从而控制硝化填料区溶解氧在3~6mg/L,过渡区溶解氧0.5~3mg/L,反硝化填料区溶解氧0.1~0.5mg/L。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支管位于硝化填料底部。

纳米曝气机为市售产品,产生的纳米气泡粒径60%~80%在200nm-400nm之间,实际所测富含该纳米气泡的水体ζ电位高达-20~-40mV,控制气水比为(3.5~4):1。

纳米曝气机设置配套的提升泵和进水管,控制聚氨酯填料区溶解氧在3~6mg/L,过渡区溶解氧0.5~3mg/L,竹球填料区溶解氧0.1~0.5mg/L。

优选地,所述网框的顶面为40~50目细目网、进水面与出水面为渔网、底面及沿水流方向的两个侧面为100~150目细目网。

网框顶面的细目网用于防止填料溢出,侧面和底面选用100~150目细目网,挂膜后不透水,使廊道内形成封闭处理空间。

所述过水网为渔网,保证水流通透的同时防止填料随水流流动。

优选地,所述硝化填料区、过渡区和反硝化填料区的容积比为7:(1~1.5):4。控制硝化填料区、过渡区与反硝化填料区内HRT(水力停留时间)为7:1:4。

优选地,所述硝化填料区内填充边长为3~5cm的聚氨酯填料块;所述反硝化填料区内填充直径为3~4cm的竹球。聚氨酯填料块为边长为3~5cm的正方体块。

优选地,所述硝化填料区内硝化填料的填充率为30%~50%;所述反硝化填料区内反硝化填料的填充率为10%~30%。

硝化填料区内填充比表面积10000~20000m2/m3、密度20~25g/cm3的聚氨酯填料,硝化填料区内填充率为30%~50%;反硝化填料区内填充比表面积60000~90000m2/m3、密度0.3-0.4g/cm3的竹球,反硝化填料区内填充率为10%~30%。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填料为5×5×5cm聚氨酯填料,均匀分布于硝化区内;所述竹球的直径为3~4cm。

竹球与污泥混合后均匀投撒于反硝化区内,所述反硝化区内的填充率包含了混入的污泥,优选地,所述竹球与污泥的混合质量比为2~3:1。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纳米气泡机与特定的布水管向廊道通入气水混合物,所述纳米发泡机所产生的气泡带有负电荷,可对水体微粒产生吸附效果,可以使悬浮物分离;氧传质速率高,溶解氧维持在较高水平,大大加快廊道内硝化填料微生物的繁殖代谢,加快污染物的分解。

本实用新型选取硝化填料聚氨酯为大孔与纳米级孔隙相结合:大孔保持良好的气液固的接触条件,纳米气泡可长时间停留在大孔内;微孔中带有氨基羧基、环氧基等亲水性活性基团,可与微生物肽键中的活性基团形成离子键或共价键,适合硝化微生物挂膜。

进一步地,所述硝化填料区和反硝化填料区内每间隔2~3m均采用过水网隔断。使填料更好的保持均匀分布。更进一步地,过水网采用渔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就有如下有益效果:

(1)纳米气泡供氧,溶氧效果好,曝气与底泥分开,可避免底泥中污染物的二次污染;

(2)实施本装置可快速、高效、低能地降低河流中的总氮;

(3)本实用新型独特的细目网、浮管、固定管设计,适应水位变化;

(4)本实用新型内部填料等均位于水位之下,不影响水面景观。

(5)本实用新型在静水情况下,通过导流器设置,部分水体回流可提高水体去除总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如下:

1-纳米曝气机 2-提升泵 3-出水管

4-布水主管 5-网框 6-浮管

7-镀锌管 8-布水支管 9-进水面

10-推流器 11-塑料管 12-出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河道水体净化廊道,包括浮框体、网框、布水管和填料。

浮框体包括沿水流方向布置的两根浮管6,两根浮管相互平行布置,沿浮管设置一排打入河底的镀锌管7,每根镀锌管外套设一段塑料管11,网框6通过浮框体悬浮于河道水体中,网框由进水面9、出水面12、底面、顶面以及沿水流方向的两个侧面组成,进水面和出水面为渔网,河道水体由渔网进出廊道,顶面为40~50目细目网,底面及沿水流方向的两个侧面为100~150目细目网,网框顶边与浮管接触处与浮管缝合、侧面与塑料管接触处与塑料管缝合。整个网框浮于水体中,且可随水位变化而上下浮动,镀锌管对其进行限位。

100~150目细目网、40~50目细目网和渔网围成的网框5内由渔网分隔为硝化填料区、过渡区和反硝化填料区,顺水流方向依次为硝化填料区、过渡区和反硝化填料区,硝化填料区、过渡区和反硝化填料区的容积比为7:(1~1.5):4。

硝化填料区填充比表面积10000~20000m2/m3、密度20~25g/cm3的聚氨酯填料,硝化填料区内填充率为30%~50%,聚氨酯填料尺寸为5×5×5cm,均匀投撒于硝化填料区内。反硝化填料区内填充比表面积60000~90000m2/m3、密度0.3-0.4g/cm3的竹球,反硝化填料区内填充率为10%~30%(竹球与污泥以质量比2.5:1混合后投入),竹球的直径为3~4cm。当廊道单体较长时,硝化填料区和反硝化填料区内每间隔2~3m均采用渔网隔断。

布水管包括布水支管8和布水主管4,布水支管沿与水流流向相垂直方向分布于硝化填料区内,布水支管位于对应区域内底部,硝化填料区内相邻布水支管之间的间距为1~2m,所有的布水支管的进水端均连接于布水主管4上,布水主管4通过连接头与纳米曝气机1的出水管3相连,纳米曝气机1设置在河岸上,并配备提升泵2和进水管。

当廊道处于不流动水体中时,在廊道装置前端10~20cm处放置功率为0.3kW/m2.h~0.4kW/m2.h的推流器10,可控制水体流速为0.01m/s~0.03m/s。推流器使用牵引绳绑定,锚固定于河底。

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如下:

由控速装置控制进入所述水体净化廊道内的河道水体流速在0.01m/s~0.03m/s内,进入所述水体净化廊道内的河道水体依次经过硝化填料区和反硝化填料区,进行硝化处理和反硝化处理,原位净化后的水体从廊道的出水面排出;

处理过程中由纳米曝气机及布水管向廊道单体内曝气,控制廊道内硝化填料区溶解氧3~6mg/L,过渡区溶解氧0.5~3mg/L,反硝化填料区溶解氧0.1~0.5mg/L。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具体实施案例,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