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镀铜废水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93748阅读:2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氰化镀铜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品质镀铜件的生产中,氰化镀铜仍然是主要的镀铜方法。该方法会产生含氰和铜的废水。氰的毒性很大,铜也是重金属,具有一定毒性。该废水若不处理排入环境,将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目前氰化镀铜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其中化学沉淀法由于成本低,应用最广泛。由于氰化镀铜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普遍提高,废水中的铜浓度也越来越低(几毫克/升~几十毫克/升),由此造成化学沉淀法产生的沉淀物很细,固液分离困难,使处理后废水中的铜难以稳定达标排放。此外,现有化学沉淀法需要两段氧化,工艺流程长,过程控制复杂。开发脱铜效果好、操作简单、脱铜渣容易处理的氰化镀铜废水的处理方法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氰化镀铜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寻找脱铜效果好、操作简单、脱铜渣容易处理的氰化镀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氰化镀铜废水送入反应器,加入脱铜渣,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次氯酸钠。每立方米废水加入脱铜渣的量以干基计为500g~1500g; 次氯酸钠的加入量为将废水中的全部CN-氧化为CO2(或者CO32-和HCO3-)和N2以及全部Cu+氧化为Cu2+所需理论量的110%~130%。加料完成后,在常温下搅拌反应50min~90min,搅拌强度为30 r/min~120 r/min。氧化沉淀反应结束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沉淀1.0h~3.0h。沉淀池的上清液达标排放。不定期从沉淀池中抽出沉淀物进行过滤,滤液返回反应器,滤渣(脱铜渣)部分返回反应器,剩余部分综合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氰化镀铜废水加入NaOCl后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2CN- + 5OCl- + H2O = 2HCO3- + N2 + 5Cl-

Cu(CN)nn-1 = Cu+ + nCN-

2Cu+ + OCl- + H2O = 2Cu2+ + Cl- + 2OH-

HCO3- + OH- = CO32- + H2O

由于氰化镀铜废水本身呈碱性(pH值约9.5),在氧化的同时,发生铜的沉淀反应:

Cu2+ + 2OH = Cu(OH)2

通过上述一系列反应,废水中的CN以CO2(或者CO32-和HCO3-)和N2的形式被脱除,铜以Cu(OH)2的形式被脱除,从实现净化废水的目的。

本发明的关键是脱铜渣部分返回使用,提供了Cu(OH)2沉淀过程的良好成核条件,避免生成难沉淀的细颗粒Cu(OH)2,改善其沉淀和固液分离性能,保证处理后的废水中铜稳定达标排放(现有方法已经成功解决氰化物稳定达标排放的问题)。此外Cu(OH)2还有催化作用,加快氰化物的氧化速度,使现有方法的两段氧化变为一段氧化,避免了两段氧化调节pH值的麻烦。利用氰化镀铜废水本身的OH-沉淀铜,大大减少了化学品的消耗。试验表明:在处理铜浓度低于15mg/L的废水时,在同等条件下,不加入脱铜渣,粒径小于1微米的沉淀物大约在30%左右,沉淀物沉淀性能很差,处理后废水不能达标排放;在处理铜浓度低于80mg/L的废水时,在同等条件下,不加入脱铜渣,粒径小于1微米的沉淀物大约在10%左右,沉淀物沉淀性能较差,处理后废水不能达标排放;加入脱铜渣后。上述两种情况的沉淀物的粒径均大于1微米,沉淀物沉淀性能好,处理后的废水中的铜能稳定达标排放。

相对于现有方法,本发明采用脱铜渣作“成核剂”,大大改善了Cu(OH)2的沉淀条件,使这些沉淀物的粒径明显增大,由此在沉淀池中能快速沉淀,从而保证处理后废水中的铜能稳定达标排放。此外,工艺过程缩短,工艺条件简化,化学品消耗减少,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1:每日处理氰化镀铜废水200m3(成分:Cu10.2mg/L、CN-58mg/L、pH9.4),每立方米废水加入脱铜渣1000g,次氯酸钠按理论量的125%加入,搅拌强度为30r/min,反应时间为50min,沉淀时间为1.0h。沉淀池上清液中的Cu和CN-的浓度分别为0.02mg/L和0.19mg/L,pH值为8.5。

实施例2:氰化镀铜废水10L(成分:成分:Cu73.5mg/L、CN-153mg/L、pH9.5)。每升废水加入脱铜渣500mg,次氯酸钠按理论量的110%加入,搅拌强度为80r/min,反应时间为80min,沉淀时间为2.0h。沉淀后上清液中的Cu和CN-的浓度分别为0.03mg/L和0.23mg/L,pH值为8.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