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系统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满液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目前,满液式蒸发器因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在制冷系统中被广泛应用。满液式管壳蒸发器的工作原理是制冷剂在换热管外流动,载冷剂在管内流动,制冷剂吸收载冷剂的热量而蒸发,蒸发后的气体被压缩机吸走进行压缩,然后进入下一个制冷循环。冷剂液体强烈沸腾,蒸发的制冷剂气体不可避免地会夹带液滴,如果液滴被压缩机吸入,若带入活塞压缩机气缸内,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在气缸内受活塞的强制作用,产生强烈的撞击,使机身剧烈震动并发出很大的冲击声,使活塞杆、连杆、连杆螺丝、曲轴等断裂或打坏气缸盖与活塞;同时加速了转子之间的磨损,很有可能使转子螺旋线打坏;若带入螺杆压缩机也会稀释冷冻油,使压缩机部件之间的润滑、密封性能变差。因此,必须使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充分的气液分离,以此保障压缩机的安全运行。
为解决设个问题,中国专利号CN104896803A公开了一种多系统满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前管箱和后管箱,所述前管箱和后管箱分别固连在筒体的两端,所述筒体上开设有出汽口和至少两个进液口,本多系统干式蒸发器还包括至少两组制冷回路,每组制冷回路均包括进水管、位于前管箱内的进水腔和出水腔、位于筒体内的制冷腔、位于后管箱内回流腔,所述制冷腔内固连有若干进流换热管和若干回流换热管,所述进水管与进水腔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与出水腔相连通,若干所述进流换热管的一端和若干所述回流换热管的一端均与回流腔相 连通,若干所述进流换热管的另一端均与进水腔相连通,若干所述回流换热管的另一端均与出水腔相连通。
现有满液式蒸发器的解决方案是在蒸发器的上部空间不布置换热管,用来作为气液分离空间,这种方案由于浪费了换热器的有效空间,导致蒸发器体积至今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结构紧凑、气液分离效率较高的满液式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包括前管箱、管束和后管箱,所述前管箱和后管箱分别设置在管束的两端,前管箱设置有隔板、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隔板把前管箱分为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管设置在进水腔上,出水管设置在出水腔上;所述管束包括前管板、筒体、后管板、换热管、进液管、分离器和出气管,前管板和后管板分别设置在筒体的两端上;所述筒体上分别设置有分离器和进液管,分离器上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进液管、筒体和分离器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所述换热管设置在筒体内部,换热管依次穿过前管板和后管板,换热管两端分别与前管箱和后管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分离器内部设置有折弯板组件,折弯板组件包括折弯板A和折弯板B,折弯板A平行设置在折弯板B上方,折弯板A和折弯板B的中部均设置有若干道弯折部;折弯板A和折弯板B之间形成引流腔。
优选地,所述折弯板A和折弯板B的每次折弯角度均为a。
优选地,所述折弯角的最低处开设有漏液孔或漏液槽。
优选地,所述筒体与分离器之间设置有使两者相连通的集气管。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均匀分布在整个筒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板,每两块支撑板之间或者支撑板和前管板之间或者支撑板和后管板之间设置有定距管,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换热管孔,所述换热管依次穿过前管板、支撑板和后管板。
优选地,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拉杆,拉杆穿过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定距管内,拉杆一端与前管板或者后管板可拆卸连接,拉杆另一端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隔板包括横隔板和竖隔板,横隔板水平设置,竖隔板竖直设置,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通过横隔板和竖隔板分隔而成,所述进水腔设置在出水腔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筒体下部均匀设置有若干进液管。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分离器的设置能把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进行有效的气液分离,极大程度的减少液体进入压缩机,以此保障压缩机的安全运行。
2.本实用新型折弯板的设置可以延长了流体在出分离器前的运动路线,增加了分离时间,也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
3.本实用新型集气管的设置,可以使不同方向进来的气液流体在分离器内多次撞击、多次改变运动方向,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
4.本实用新型由于分离器的设置,可以减少筒体内预留的分离空间,同时分离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减少产品体积和降低加工成本。
5.本实用新型筒体下部均匀设置有若干进液管,可以使制冷剂液体更均匀的进入筒体,有利于制冷剂和换热管中的载冷剂进行热量交换,提高产品的工作 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换热管分布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分离器的内部结构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分离器的内部结构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分离器的内部结构简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前管箱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拉杆左端处的结构简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拉杆右端处的结构简图。
图中标号含义:1-前管箱;2-后管箱;3-换热换;4-筒体;5-出水管;6-进水管;7-前管板;8-后管板;9-隔板;10-拉杆;11定距管;12-支撑板;13-鞍座;20-回流腔;21-出水腔;22-进水腔;25-横隔板;26-竖隔板;30-出气管;31-分离器;32-集气管;34-进液管;35-漏液孔;36-折弯板A;37-折弯板B;99-管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结构紧凑、气液分离效率较高的满液式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包括前管箱1、管束99和后管箱2,所述前管箱1和后管箱3分别设置在管束99的两端,前管箱1设置有隔板9、进水管6和出水 管5,所述隔板9把前管箱1分为进水腔22和出水腔21,进水管6设置在进水腔22上,出水管5设置在出水腔21上;所述管束99包括前管板7、筒体4、后管板8、换热管3、进液管34、分离器31和出气管30,前管板7和后管板8分别设置在筒体4的两端上,且前管板7与后管板8的密封面相向布置;所述筒体4上部设置有分离器31和下部设置有进液管34,分离器34上部设置有出气管30;所述进液管34、筒体4和分离器31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所述换热管3设置在筒体4内部,依次穿过前管板7和后管板8,换热管3两端分别与前管箱1和后管箱2连通。载冷剂从进水管6进来,通过换热管3和后管箱2的回流腔20,再通过换热管3,多次循环后从出水管5流出,通过多次换热管3的热量交换实现制冷。本实用新型分离器31的设置能把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进行有效的气液分离,极大程度的减少液体进入压缩机,以此保障压缩机的安全运行。
优选地,所述分离器31内部设置有折弯板组件,包括折弯板A36和折弯板B37,包括折弯板A36和折弯板B37的中部均设置有若干道弯折部,折弯板A36平行设置在折弯板B37上方,折弯板A36和折弯板B37之间形成引流腔。折弯板A36的两侧和底部边缘、折弯板B37的两侧和顶部边缘都固定在分离器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折弯板组件的设置可以延长流体在出分离器31前的运动路线,增加了分离时间,也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折弯板A36和折弯板B37之间本保持一定的距离H和D,其流通面积根据能使流体保持合适的流速来确定。
优选地,所述折弯板A36和折弯板B37的每次折弯角度均为a。
第一种分离器31的折弯角a小于90°,在每个折弯角的最低点开设有若干漏液孔35或漏液槽,漏液孔35或漏液槽使积存的分离液及时漏到筒体4内(如图3所示);第二种分离器的折弯角a大于90°,折弯板上可以不需要开漏液 孔35或漏液槽,分离液会顺着折弯板流到筒体4内(如图4所示);第三种分离器的折弯角a等于90°时,折弯板倾斜安装有助于分离液流到筒体4内(如图5所示)。
优选地,所述筒体4与分离器31之间设置有使两者相连通的集气管32,集气管32一端设置在筒体4上,集气管32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分离器31的底部。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一对集气管32,且相对设置的分离器31底部,可以使不同方向进来的气液流体在分离器31内多次撞击、多次改变运动方向,根据分子运动力学的原理,液滴的密度大于气体的密度,撞击使流体运动的阻力增加,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气体向下运动,气体则继续向上运动,完成气液分离过程。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换热管3均匀分布在整个筒体4内部。本实用新型由于分离器31的设置,可以减少筒体4内预留的分离空间,所以换热管3可以均匀的布置在整个筒体4内部。因为减少了筒体4的分离空间,设置相同换热管3数量的筒体4体积明显减少,同时减少加工成本。
优选地,所述筒体4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板12,每两块支撑板12之间或者支撑板12和前管板7之间或者支撑板12和后管板8之间均设置有若干定距管11,所述支撑板12上设置有若干换热管孔,所述换热管3依次穿过前管板7、若干支撑板12和后管板8。前管板7、支撑板12和后管板8有来固定所述换热管3。本实用新型每两块支撑板12之间或者支撑板12和前管板7之间均设置有若干定距管11。
优选地,所述筒体4内部设置有拉杆10,拉杆10穿过所述支撑板12设置在所述定距管11内,拉杆10一端与前管板7或者后管板8可拆卸连接,拉杆10另一端与支撑板12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拉杆10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拉杆10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其一端的外螺纹与前管板7或者后管板8的 内螺纹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支撑板12和螺母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拉杆10两端也可以都采用螺母的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隔板9包括横隔板25和竖隔板26,横隔板25水平设置,竖隔板26竖直设置,横隔板25把前管箱1分成进水腔22和出水腔21,进水腔22设置在出水腔21的下方,竖隔板26把进水腔22和出水腔21分别分隔成若干小腔,每个小腔均设置有进水管6或者出水管5。
优选地,所述筒体4下部均匀设置有若干进液管34。制冷剂液体通过若干进液管34均匀地进入筒体,有利于制冷剂和换热管3中的载冷剂进行热量交换,提高产品的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筒体下部着鞍座13,使产品方便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满液式蒸发器工作时,载冷剂从前管箱1下部的进水管6进入,在换热管3内进行热量交换获取冷量,在换热管3内数次折流后从前管箱1上部的出水管5流出,载冷剂温度降低。制冷剂液体从进液管34各进液管均匀进入蒸发器补充已经蒸发的液体,吸收换热管3内载冷剂的热量而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从各集气管32进入分离器内,经过充分的气液分离,从分离器31上部的出气管30被压缩机吸走。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减小了设备体积,分离器的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