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工业、市政污水以及其他类似污水性质的流体中对余热的回收、对污水的二次利用等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用于工业与市政污水行业的余热回收换热器有多种,如可拆板式、壳管式、螺旋板式等,尤其以壳管式换热器应用最为广泛,但在应用以上各类换热器时,因原生污水中含有较多杂质与杂物,使得原生污水无法直接进行换热,需要先对污水进行除杂处理,在使用换热器换热,否则容易堵塞换热器,影响以上换热器的正常运行。因而,现有的换热器对原生污水的除杂处理不仅前期投入大,对场地要求也大,所以在很多场合无法正常进行换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对原生污水进行前期处理即可进行污水余热回收的模块式换热器,解决因场地与投入问题而制约着某些节能项目实施的问题,极大的拓宽污水余热回收的可行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式换热器,包括:至少一个模块单元,所述模块单元包括换热板、一个进液集管、两个出液集管和多个第三连接管,所述换热板的内部设有中空腔体,所述换热板上还设有四个第一连接管,所述两个出液集管分别为第一出液集管和第二出液集管,所述第一出液集管和所述第二出液集管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进液集管上设有至少两个进液支管,所述出液集管上设有至少两个出液支管,所述进液支管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所述出液支管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所述进液集管、所述中空腔体、所述第一出液集管和所述第二出液集管相通。
[000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式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模块单元和多个第四连接管,其中两个模块单元之间为相互串联模式,所述第四连接管用于两个模块单元的连接。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式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模块单元和多个第四连接管,其中两个模块单元之间为相互并联模式,所述第四连接管用于两个模块单元的连接。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盲板,所述盲板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配合连接。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包括第二连接弯管和第二连接直管。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进液支管、出液支管、第三连接管和盲板皆设有端部,且其端部皆设有螺纹。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板为弧形的枕板式换热器板。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式换热器将换热板做成标准模块单元,针对不同的污水温度,只需现场对换热板模块进行合理的串、并联组合,即可满足现场要求,换热器使用更加方便,无需对换热器进行特制,极大的缩短了供货周期,提高项目可行性,极大的满足了不同工况中的应用,拓宽了污水余热回收节能方案的应用,应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换热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换热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换热器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1
[0018]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0019]一种模块式换热器,包括:一个模块单元,所述模块单元包括换热板1、一个进液集管2、两个出液集管和多个第三连接管3,所述换热板I为弧形的枕板式换热器板,所述换热板I的内部设有中空腔体,所述换热板I上还设有四个第一连接管,如图1所示,四个第一连接管分别发布在换热板I的四个角上,且四个第一连接管分别为左上连接管11、左下连接管12、右上连接管13和右下连接管14,所述两个出液集管分别为第一出液集管4和第二出液集管5,所述第一出液集管4和所述第二出液集管5通过一个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包括两个第二连接弯管61和一个第二连接直管62,通过两个第二连接弯管61和一个第二连接直管62将第一出液集管4和第二出液集管5连接成一个U形,并且如图1所示,第二出液集管5位于进液集管2的上方,所述进液集管2上设有两个进液支管21,所述出液集管上设有两个出液支管45,所述进液支管21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3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图1中进液支管21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3与右下连接管14相连,第一出液集管4上的一个出液支管45与左上连接管11相连,所述进液集管2、所述中空腔体、所述第一出液集管4和所述第二出液集管5相通。由于左上连接管11、左下连接管12、右上连接管13、右下连接管14与中空腔体都是相通的,为了防止中空腔体内部的换热流体从第一连接管中流出,本实施例1中模块单元还包括多个盲板7,所述盲板7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配合连接,并且盲板7也可用于与进液支管21和出液支管45相连,以防止中空腔体中的换热流体从这些接口流出。并且第一连接管、进液支管21、出液支管45、第三连接管3和盲板7皆设有端部,且其端部皆设有螺纹,这样他们之间就能够通过螺纹相互连接,增强连接的牢固度,有效防止连接松开,造成换热流体外溢。
[0020]在工业、市政污水以及其他类似污水性质的流体中对余热的回收过程中,将模块式换热器放置在需要回收余热的流体中,冷水从进液集管2中流入换热板I的中空腔体中,这些流体就会将热量与中空腔体中的冷水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水变成热水从第一出液集管4和所述第二出液集管5排出,达到回收余热的作用。
[0021]换热板I的结构及其利记博彩app参见专利申请号为:EP19860201052的专利文件,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只要换热板I的内部设有一个中空腔体,此中空腔体能够容纳换热介质与换热板I外部的污水进行换热即可,优选上述专利中换热板的内部结构,却不限局限于上述内部结构。
[0022]实施例2
[0023]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的换热器包括两个模块单元和多个第四连接管8,并且通过第四连接管8将两个模块单元串联在一起,具体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两个换热板分别为第一换热板100和第二换热板200,第一换热板100的进液集管2与第二换热板200的进液集管2通过一个第四连接管8相连接,第一换热板100的第一出液集管4与第二换热板200的第一出液集管4通过一个第四连接管8相连接,同样的,第一换热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