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涂湿器
[0001] 相关申请
[0002]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9月5日向韩国特许厅提交申请号为10-2013-010 6732的 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设及除湿器,尤其设及设有多个风机的除湿器。
【背景技术】
[0004] 通常,除湿器用于对室内潮湿的空气进行除湿,通过使室内空气通过热交换器,降 低湿度后,向室内再次排出被除湿的该空气,进而降低室内的湿度,上述热交换器由流动着 制冷剂的蒸发器及冷凝器构成。
[0005] 为了提高室内的湿气去除效率,除湿器有时会与独立的风扇一同使用。在风扇与 除湿器一同使用的情况下,风扇可强化从除湿器排出的空气的循环,进而提高除湿效率。但 是,在风扇与除湿器一同使用的情况下,将导致用于放置除湿器的室内的空间利用率下降, 还存在着需要分别独立操作除湿器和风扇的不便性。
[0006] 并且,从除湿器排出的空气为在冷凝器升温后向室内排出的空气,在从除湿器排 出高温的空气的情况下,使用者将感到不适。
【发明内容】
[0007] 技术问题
[000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室内的空间利用率,并且增强操作的便利性的 除湿器。
[0009]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向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温度,进而消 除使用者的不适感的除湿器。
[0010] 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1] 一种除湿器,包括使制冷剂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W及蒸发器,上述除 湿器包括;壳体,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第一通道,通过上述空气吸入口吸入空 气,使空气依次经由上述蒸发器、上述冷凝器、第一风扇W及第二风扇后,通过上述空气排 出口排出;W及第二通道,通过上述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使空气经由上述第二风扇后,通 过上述空气排出口排出。
[0012] 上述第二通道可W在上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之间与上述第一通道汇合;上述第 一风扇可W沿着上述第一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位于上述冷凝器和第二风扇之间;上述第二 风扇可W沿着上述第一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位于上述第一风扇和空气排出口之间。
[0013] 本发明的除湿器可W形成有非除湿空气吸入口,上述非除湿空气吸入口使吸入到 上述第二通道的空气不经由上述蒸发器及冷凝器而被吸入到上述第二风扇。
[0014] 本发明的除湿器还可W包括导流构件,上述导流构件配置在上述第一风扇的排出 部和壳体之间,用于引导通过上述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
[0015] 本发明的除湿器还可W包括流路引导件,上述流路引导件用于划分上述第一通道 的第一风扇吸入流路和第二通道的第二风扇吸入流路。
[0016] 上述第一风扇可W是离屯、风扇或混流风扇;上述第二风扇可W包括轴流风扇。
[0017] 上述空气吸入口可W包括;第一空气吸入口,空气通过上述第一空气吸入口被吸 入到上述第一通道;W及第二空气吸入口,空气通过上述第二空气吸入口被吸入到上述第 二通道。
[0018] 上述第二风扇可W具有与上述第一风扇的旋转中屯、轴并排的旋转中屯、轴;上述空 气排出口在上述壳体沿着前后方向开口。
[0019] 一种除湿器,包括使制冷剂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W及蒸发器,上述除 湿器包括;壳体,形成第一空气吸入口、第二空气吸入口、第一空气排出口W及第二空气排 出口;第一通道,通过上述第一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使空气依次经由上述蒸发器、上述冷 凝器、第一风扇W及第二风扇后,通过上述第一空气排出口排出;第二通道,通过上述第二 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使空气经由上述第二风扇后,通过上述第一空气排出口排出;W及第 =通道,通过上述第一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使空气依次经由上述蒸发器、冷凝器W及第一 风扇后,通过上述第二空气排出口排出。
[0020] 上述第=通道可W在上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之间与上述第一通道分离;上述第 二通道可W在上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之间与上述第一通道汇合。
[0021] 上述第一风扇可W沿着上述第一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位于上述冷凝器和第二风 扇之间,且上述第一风扇可W沿着上述第=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位于上述冷凝器和第二空 气排出口之间;上述第二风扇可W沿着第一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位于第一风扇和第一空气 排出口之间,且上述第二风扇可W沿着上述第二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位于第二空气吸入口 和第一空气排出口之间。
[0022] 本发明的除湿器还可W包括第二空气排出口导流构件,上述第二空气排出口导流 构件位于上述第一风扇和第二空气排出口之间。
[0023] 本发明的除湿器可W包括连通口,上述连通口沿着通过上述第一空气吸入口吸入 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位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之间。
[0024] 本发明的除湿器还可W包括流路调节机构,上述流路调节机构一边开放上述连通 口一边封闭上述第二空气排出口,或者,一边封闭上述连通口一边开放上述第二空气排出 P。
[0025] 上述第二风扇可W具有与上述第一风扇的旋转中屯、轴并排的旋转中屯、轴;上述第 一空气排出口可W在上述壳体沿着前后方向开口;上述第二空气排出口能够W沿着与上述 第一空气排出口不同的方向排出空气的方式形成在上述壳体。
[0026] 上述第一空气排出口可W与上述第一风扇的风扇外壳相向。
[0027] 一种除湿器,包括使制冷剂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W及蒸发器,上述除 湿器包括;壳体,形成第一空气吸入口、第二空气吸入口、第一空气排出口W及第二空气排 出口;风扇,上述风扇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借助一个共用电机而旋转;第一通道,通过上 述第一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并使空气依次经由上述蒸发器、上述冷凝器、第一叶轮W及第 二叶轮后,通过上述第一空气排出口排出;第二通道,通过上述第二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 并使空气经由上述第二叶轮后,通过上述第一空气排出口排出;w及第=通道,通过上述第 一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并使空气依次经由上述蒸发器、冷凝器W及第一叶轮,通过上述第 二空气排出口排出。
[002引上述第一叶轮可W沿着上述第一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位于上述冷凝器和第二叶 轮之间,且上述第一叶轮可W沿着上述第=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位于上述冷凝器和第二空 气排出口之间;上述第二叶轮可W沿着第一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位于第一叶轮和第一空气 排出口之间,且上述第二叶轮可W沿着上述第二通道的空气流动方向位于第二空气吸入口 和第一空气排出口之间。
[0029] 本发明的除湿器还可W包括连通口,上述连通口沿着通过上述第一空气吸入口吸 入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位于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之间。
[0030] 本发明的除湿器还可W包括流路调节机构,上述流路调节机构一边开放上述连通 口一边封闭上述第二空气排出口,或者,一边封闭上述连通口一边开放上述第二空气排出 P。
[0031] 发明的效果
[0032] 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33] 不仅可W通过增强经过冷凝器的空气的风量,来减少冷凝温度,而且由于向第二 通道被吸入且未经由冷凝器的空气可W在第一通道借助冷凝器而与升温的空气混合并被 排出,因此,不仅可W降低向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温度,而且还可W消除使用者的不 适。
[0034] 相比于仅设置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中的第一风扇的情况,本发明可W使大量的空 气经由冷凝器,随着冷凝温度的减小,可W减少消耗电力。
[0035] 相比于仅设置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中的第一风扇的情况,本发明可W确保高风 量,相比于仅设置第一风扇的情况,W进一步增加的风量,发挥风扇功能或空气净化器功 能。
[0036] 根据本发明,可W由一个设备兼作除湿器和风扇。
[0037] 根据本发明,可W提高设置有除湿器的室内的空间利用率。
[003引根据本发明,可W由一个风机使除湿空气和非除湿空气同时向不同方向流动。
【附图说明】
[0039] 图1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第一风扇W及第二风扇均为 驱动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40] 图2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一风扇为停止状态,并且 第二风扇为驱动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41] 图3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为停止状态,并且同时驱动第 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42] 图4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一风扇为驱动状态,并且 第二风扇为停止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43] 图5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二风扇为停止状态,并且 第一风扇为驱动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44] 图6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二实施例的压缩机、第一风扇W及第二风扇均为 驱动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45] 图7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二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一风扇为停止状态,并且 第二风扇为驱动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46] 图8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二实施例的压缩机为停止状态,并且同时驱动第 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47] 图9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二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一风扇为驱动状态,并且 第二风扇为停止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48] 图10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二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二风扇为停止状态,并 且第一风扇为驱动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49] 图11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S实施例的压缩机、第一风扇W及第二风扇均 为驱动状态,并且流路调节机构为第一空气排出口排出模式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化日]图12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一风扇为停止状态,并 且第二风扇为驱动状态,并且流路调节机构为第一空气排出口排出模式时的空气流动的 图;
[0化1] 图13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实施例的压缩机为停止状态,并且同时驱动 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并且流路调节机构为第一空气排出口排出模式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化2] 图14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一风扇为驱动状态,并 且第二风扇为停止状态,并且流路调节机构为第一空气排出口排出模式时的空气流动的 图;
[0化3]图15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二风扇为停止状态,并 且第一风扇为驱动状态,并且流路调节机构为第一空气排出口排出模式时的空气流动的 图;
[0化4]图16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S实施例的压缩机、第一风扇W及第二风扇均 为驱动状态,并且流路调节机构为第二空气排出口排出模式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化5]图17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一风扇为停止状态,并 且第二风扇为驱动状态,并且流路调节机构为第二空气排出口排出模式时的空气流动的 图;
[0化6] 图18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实施例的压缩机为停止状态,并且同时驱动 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并且流路调节机构为第二空气排出口排出模式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化7] 图19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一风扇为驱动状态,并 且第二风扇为停止状态,并且流路调节机构为第二空气排出口排出模式时的空气流动的 图;
[0化引图20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二风扇为停止状态,并 且第一风扇为驱动状态,并且流路调节机构为第二空气排出口排出模式时的空气流动的 图;
[0化9]图21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四实施例的压缩机和风机为驱动状态,并且流 路调节机构为第一空气排出口排出模式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60] 图22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四实施例的压缩机为停止状态,并且风机为驱 动状态,并且流路调节机构为第一空气排出口排出模式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61] 图23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四实施例的压缩机和风机为驱动状态,并且流 路调节机构为第二空气排出口排出模式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62] 图24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四实施例的压缩机为停止状态,并且风机为驱 动状态,并且流路调节机构为第二空气排出口排出模式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63] 图25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五实施例的压缩机和风机为驱动状态时的空气 流动的图;
[0064] 图26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五实施例的压缩机为停止状态,并且风机为驱 动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化]图27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六实施例的压缩机、第一风扇W及第二风扇均 为驱动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66] 图28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六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一风扇为停止状态,并 且第二风扇为驱动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67] 图29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六实施例的压缩机为停止状态,并且同时驱动 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68] 图30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六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一风扇为驱动状态,并 且第二风扇为停止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69] 图31为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六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二风扇为停止状态,并 且第一风扇为驱动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0] 图1为简要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第一风扇W及第二风扇 均为驱动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图2为简要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 和第一风扇为停止状态,并且第二风扇为驱动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图3为简要示出了 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为停止状态,并且同时驱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时的 空气流动的图,图4为简要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一风扇为驱动 状态,并且第二风扇为停止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图5为简要示出了本发明的除湿器第 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和第二风扇为停止状态,并且第一风扇为驱动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0071] 除湿器包括使制冷剂循环的压缩机2、冷凝器4、膨胀机构(未图示)W及蒸发器 8。压缩机2可W压缩制冷剂。压缩机2沿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蒸发器8和冷凝器4之 间设置,可W压缩从蒸发器8蒸发的制冷剂后向冷凝器4流动。在压缩机2被压缩的制冷 剂可W-边经由冷凝器4, 一边与空气热交换而被冷凝。在冷凝器4被冷凝的制冷剂可W借 助膨胀机构而被膨胀,借助膨胀机构而被膨胀的制冷剂可W-边经由蒸发器8, 一边与空气 热交换而被蒸发。
[0072] 除湿器可W包括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的壳体10。在壳体10可W形成 有至少一个空气吸入口 12、14。在壳体10可W形成至少一个空气排出口 16。在除湿器可 W形成一个空气吸入口 12和一个空气排出口 16。在除湿器也可W形成多个空气吸入口 12、 14和一个空气排出口 16。除湿器可W实现通过一个空气吸入口 12中的一部分区域的空气 流动到蒸发器8,而通过一个空气吸入口 12中的其他区域的空气不流动到蒸发器8。除湿 器可W实现通过多个空气吸入口 12、14中的一个空气吸入口 12的空气流动到蒸发器8,经 由多个空气吸入口 12、14中的另一个空气吸入口 14的空气不流动到蒸发器8。空气排出口 16可W在壳体10沿着前后方向或上下方向W开口方式形成。壳体10可W包括底座17、形 成有空气吸入口 12、14的吸入板18W及形成有空气排出口 16的排出板。壳体10可W包 括顶板19及前板20。顶板19可W在吸入板18及前板20的上部设置。顶板19可W分别 与吸入板18和前板20W相互独立的方式构成,也可W与吸入板18和前板20中的任何一 个紧固。顶板19可W与吸入板18和前板20中的一个W-体化方式形成。可在壳体10的 顶板19形成有空气排出口 16,在壳体10的前板20形成后述的用于桶22的出入的开口部。 在此情况下,顶板19可W是排出板。还可W在壳体20的前板20形成有空气排出口 16,形 成用于桶22的出入的开口部。在此情况下,前板可W是排出板。
[0073] 除湿器还可W包括桶22,用于盛放从蒸发器8的表面掉落的冷凝水。桶22可W通 过在壳体10形成的开口部来出入壳体10。除湿器可W包括用于区划壳体10的内侧下部的 隔板24。隔板24可W在底座17的上侧设置。隔板24可W将壳体10的内侧下部区划为用 于桶22出入的桶收容室和压缩机2所在的机械室。
[0074] 除湿器还可W包括排水盘26,用于接收从蒸发器8掉落的冷凝水并向桶22引导。 排水盘26可W在壳体10的内部。排水盘26可W水平配置在隔板24的上部。在排水盘26 的上侧可W设置冷凝器4及蒸发器8。在排水盘26的上侧可W设置第一风扇30。第一风 扇30、冷凝器4W及蒸发器8可W-同配置在排水盘26的上侧。
[0075] 除湿器可W包括第一通道P1和第二通道P2。第一通道P1可W是吸入空气后,使 空气依次经由蒸发器8、冷凝器4、第一风扇30 W及第二风扇40后向外部排出的通道。第 二通道P2可W是吸入空气后,使空气经由第二风扇40后向外部排出的通道。
[0076] 第一通道P1和第二通道P2可W在壳体2的内部形成。第一通道P1和第二通道 P2可W在第一风扇30和第二风扇40之间汇合。
[0077] 在除湿器形成一个空气吸入口12的情况下,一个空气吸入口12中的一部分区域 可W与第一通道P1相连通,一个空气吸入口 12中的其他区域可W与第二通道P2相连通。 在此情况下,一个空气吸入口 12中的一部分区域可W成为第一通道P1的入口,一个空气吸 入口 12中的其他区域可W成为第二通道P2的入口。
[007引在除湿器形成多个空气吸入口 12、14的情况下,多个空气吸入口 12、14中的一个 第一空气吸入口12可W与第一通道P1相连通,除湿器的外部空气可W通过第一空气吸入 口 12被吸入到第一通道P1。在除湿器形成多个空气吸入口 12、14的情况下,多个空气吸入 口 12、14中的另一个第二空气吸入口 14可W与第二通道P2相连通,除湿器的外部空气可 W通过第二空气吸入口 14被吸入到第二通道P2。在此情况下,第一空气吸入口 12可W成 为第一通道P1的入口,第二空气吸入口 14可W成为第二通道P2的入口。
[0079]第一风扇30可W沿着第一通道P1的空气流动方向位于冷凝器4和空气排出口 16之间。相比于第二风扇40,第一风扇30可W更接近冷凝器4。第一风扇30的至少一部 分W与冷凝器4相向的方式设置。第一风扇30可W设置成位于冷凝器4的前方。第一风 扇30可W沿着第一通道P1的空气流动方向位于冷凝器4和第二风扇40之间,空气依次 经由蒸发器8、冷凝器4W及第一风扇30后,可W从第一风扇30送风到第二风扇40。第一 风扇30使用定压性能高的高定压风机,W便空气经由蒸发器8和冷凝器4,优选地,使用祸 轮风机(Turbofan)和多叶片风机(Siroccofan)等的离屯、风机或混流风机(Mixedflow fan)。第一风扇30可W包括;叶轮31 ;电机32,使叶轮31旋转;风机外壳33,包围叶轮31 并在叶轮31旋转时用于引导空气;W及节流孔34,用于引导被吸入到风机外壳33的空气。 电机32可W在风机外壳33和节流孔34中的一侧设置。风机外壳33可W在前板10的后 方W与前板10相向的方式设置。在风机外壳33可W形成排出部,用于向第一风扇30的外 部排出从叶轮31送风的空气。风机外壳33的排出部可呈管状。风机外壳33的排出部可 面向上侧方向而形成。风机外壳33的排出部可W与空气排出口 16相向。节流孔34可W 在风机外壳33设置,使其位于风机外壳33和冷凝器4之间。
[0080] 第二风扇40可W位于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