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冷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热对流辐射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末端设备一般通过翅片式换热器达到冷热调节的目的,而使用翅片式换热器则需要利用风机强制空气循环,从而实现空气温度的调节。但是由于冷风或热风都是从设备的出风口吹出来的,不仅风声噪音大,而且冷热不均,尤其是靠近出风口的地方存在明显的风感,舒适度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冷热对流辐射装置及设备,使用时无明显风感,舒适度高。
一种冷热对流辐射装置,包括换热主体,所述换热主体上设有换热介质通道,所述换热介质通道的入口用于与连通至换热源的进流管连通,所述换热介质通道的出口用于与连通至换热源的出流管连通,所述换热主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辐射槽,所述换热主体上还设有空气对流孔。
上述冷热对流辐射装置,当需要制热时,换热介质(如热水等)通过进流管流经换热介质通道后通过出流管回流到换热源处,利用换热介质的循环将一部分热量通过辐射槽辐射到空气中。而另一部分热量则使得空气在空气对流孔中由下向上流动形成自然对流以循环,从而加快热量传导的速度,提高热量的传导效率。当需要制冷时,换热介质(如冷水等)通过进流管流经换热介质通道后通过出流管回流到换热源处,利用换热介质的循环将一部分冷量通过辐射槽辐射到空气中。而另一部分冷量则使得空气在空气对流孔中由上向下流动形成自然对流以循环,从而加快冷量传导的速度,提高冷量的传导效率。该冷热对流辐射装置同时具备自然对流和冷热辐射的功能,使用时无明显风感,舒适度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辐射槽平行并列设置。平行并列的多个辐射槽有利于将换热介质的热量和冷量通过辐射到空气中,进一步提高热量和冷量的传导效率,更加节能环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介质通道与所述辐射槽平行设置。换热介质通道与辐射槽平行设置,能够使得换热介质的热量和冷量有效地辐射,热量和冷量的传导效率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介质通道与所述空气对流孔平行设置。换热介质通道与空气对流孔平行设置,能够使得换热介质与空气之间的有效换热面积增加,热量和冷量的传导效率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辐射槽、换热介质通道及空气对流孔均竖直设置。辐射槽竖直设置,制冷时形成在辐射槽表面的冷凝水受到重力的作用能够顺利流下,避免积存影响换热。换热介质通道竖直设置,换热介质能够顺畅流动,提高换热效率。空气对流孔竖直设置,方便空气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流动,传导效率高。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介质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介质通道并列设置,多个所述换热介质通道的入口分别用于与进流管连通,多个所述换热介质通道的出口分别用于与出流管连通。多个换热介质通道能够增加换热介质的换热面积,提高热量和冷量的传导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对流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空气对流孔并列设置。多个空气对流孔能够增加空气的换热面积,提高热量和冷量的传导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热对流辐射装置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换热主体的下方,且所述接水盘设置在与所述辐射槽对应的位置处。接水盘能够接住制冷时形成在辐射槽表面的冷凝水,避免污染环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介质通道设置在辐射槽与空气对流孔之间。如此,能够充分地将换热介质的热量和冷量分配到辐射槽和空气对流孔中,换热效率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热对流辐射设备,包括进流管、出流管、换热源及上述冷热对流辐射装置,所述进流管、出流管分别与换热源连通,所述换热介质通道的入口与进流管连通,所述换热介质通道的出口与出流管连通。该冷热对流辐射设备同时具备自然对流和冷热辐射的功能,使用时无明显风感,舒适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冷热对流辐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换热主体,20、接水盘,100、换热介质通道,110、辐射槽,120、空气对流孔,30、进流管,40、出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冷热对流辐射装置,包括换热主体10,所述换热主体10上设有换热介质通道100,所述换热介质通道100的入口与连通至换热源的进流管30连通,所述换热介质通道100的出口与连通至换热源的出流管40连通,所述换热主体10的外壁上设有多个辐射槽110,所述换热主体10上还设有空气对流孔120。
上述冷热对流辐射装置,当需要制热时,换热介质(如热水等)通过进流管30流经换热介质通道100后通过出流管40回流到换热源处,利用换热介质的循环将一部分热量通过辐射槽110辐射到空气中。而另一部分热量则使得空气在空气对流孔120中由下向上流动形成自然对流以循环,从而加快热量传导的速度,提高热量的传导效率。当需要制冷时,换热介质(如冷水等)通过进流管30流经换热介质通道100后通过出流管40回流到换热源处,利用换热介质的循环将一部分冷量通过辐射槽110辐射到空气中。而另一部分冷量则使得空气在空气对流孔120中由上向下流动形成自然对流以循环,从而加快冷量传导的速度,提高冷量的传导效率。该冷热对流辐射装置同时具备自然对流和冷热辐射的功能,使用时无明显风感,舒适度高。
其中,多个所述辐射槽110平行并列设置。平行并列的多个辐射槽110有利于将换热介质的热量和冷量通过辐射到空气中,进一步提高热量和冷量的传导效率,更加节能环保。当然,多个辐射槽110也可以设置成其它形式,如多个辐射槽110交错设置形成网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介质通道100与所述辐射槽110平行设置。换热介质通道100与辐射槽110平行设置,能够使得换热介质的热量和冷量有效地辐射,热量和冷量的传导效率高。
再进一步地,所述换热介质通道100与所述空气对流孔120平行设置。换热介质通道100与空气对流孔120平行设置,能够使得换热介质与空气之间的有效换热面积增加,热量和冷量的传导效率高。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换热主体10为块状结构,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换热主体10设计为板状结构或圆柱状结构等形式,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将多个所述辐射槽110设置在换热主体10的前侧壁上,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多个所述辐射槽110环绕换热主体10的侧壁设置,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辐射槽110、换热介质通道100及空气对流孔120均竖直设置。辐射槽110竖直设置,制冷时形成在辐射槽110表面的冷凝水受到重力的作用能够顺利流下,避免积存影响换热。换热介质通道100竖直设置,换热介质能够顺畅流动,提高换热效率。空气对流孔120竖直设置,方便空气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流动,传导效率高。
优选地,所述换热介质通道100设置在辐射槽110与空气对流孔120之间。如此,能够充分地将换热介质的热量和冷量分配到辐射槽110和空气对流孔120中,换热效率高。
具体地,所述换热介质通道100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介质通道100并列设置,多个所述换热介质通道100的入口分别用于与进流管30连通,多个所述换热介质通道100的出口分别用于与出流管40连通。多个换热介质通道100能够增加换热介质的换热面积,提高热量和冷量的传导效率。所述空气对流孔120为多个,多个所述空气对流孔120并列设置。多个空气对流孔120能够增加空气的换热面积,提高热量和冷量的传导效率。
本实施例所述的冷热对流辐射装置还包括接水盘20,所述接水盘20位于所述换热主体10的下方,且所述接水盘20设置在与所述辐射槽110对应的位置处。接水盘20能够接住制冷时形成在辐射槽110表面的冷凝水,避免污染环境。所述冷热对流辐射装置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接水盘20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口连通,方便回收污水。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冷热对流辐射设备,包括进流管30、出流管40、换热源及上述冷热对流辐射装置,所述进流管30、出流管40分别与换热源连通,所述换热介质通道100的入口与进流管30连通,所述换热介质通道100的出口与出流管40连通。该冷热对流辐射设备同时具备自然对流和冷热辐射的功能,使用时无明显风感,舒适度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