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加湿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341564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波加湿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超声波加湿器。



背景技术:

超声波加湿器,由于技术较为成熟和稳定,结构简单,成本较为便宜,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庭生活领域。超声波加湿器采用每秒数百万次的超声波高频震荡,将水雾化为1微米到5微米的超微粒子排放在空气中,从而实现均匀加湿,清新空气,尤其对于缓解北方室内干燥的空气和冬季暖气的燥热,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深收消费者的喜爱。

现在的加湿器通常只设置一条风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水雾吹不远、加湿面积小等等缺陷,为克服上述缺陷,对加湿器做出了一定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有效使加湿器产生的水雾吹送得更高更远,扩大加湿的面积的一种超声波加湿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包括外壳上盖、本体、底盖、水箱组件、超声波振荡器以及风机,外壳上盖设置在与本体顶部,底盖安装在本体底部,水箱组件安装在本体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的下方设置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进风腔,进风腔内安装有风机,外壳上盖分别开设有喷雾孔和出风口,本体内腔分别设置有互相独立的喷雾通道和扩散通道;

喷雾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喷雾孔和进风腔连通;

扩散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出风口和进风腔连通;

水箱组件通过超声波振荡器与喷雾通道连通,该结构的加湿器四周进风,顶部出风,形成立体循环气流,加强空气流通,有效地使加湿器产生的水雾吹送得更高更远,扩大加湿的面积。

所述外壳为2件或3件塑料件分体成型连接而成,本体为由2件或3件塑料件连接而成,为卡扣连接而形成一体,增加了模具数量,但降低了对模具生产要求,相对一体成型的外壳的模具而言,模具体积会相对较小,有利于降低模具成本。

所述外壳上盖由内盖和外盖组成,内盖安装在水箱组件的顶部,喷雾孔开设在内盖上,出风口开设在外盖上,内盖可以为水箱组件遮挡灰尘,同时也使加湿器整机的外型更加协调和美观。

空气在从风机的驱动下,从本体下部四周设置的进风口进入进风腔,被扩散风道和喷雾通道分流,部分空气流经扩散风道后从外壳上盖的出风口流出,另一部分流经喷雾通道中夹带超声波振荡器产生的水雾从内盖中的喷雾孔流出,四周进风,顶部出风,形成立体循环气流,加强空气流通,有效地使加湿器产生的水雾吹送得更高更远,扩大加湿的面积。

所述出风口的中心线向本体的中心轴线倾斜并相交在内盖的上方,出风口呈倾斜设置,且往本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倾斜方向,汇聚成一点,从扩散风道流出来的大量空气流和冲喷雾孔喷出的水雾充分混合并快速吹到空气中,达到快速加湿和均匀加湿的目的。

所述底盖上设置有风机底座,风机安装在风机底座上,风机底座一方面是便于风机的固定安装,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扩散风道。

所述本体侧壁设置有与进风腔导通的进风口,风机与进风口之间设置有空气净化滤芯,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和灰尘,空气净化滤芯可有效过滤杂质和灰尘,以提升空气质量,同时避免灰尘粘附在风机的风叶上而破坏风机的动平衡,有利于提升风机的使用寿命。

所述超声波振荡器包括振荡片、振荡电路板及散热体,振荡片和振荡电路板分别固定在散热体上,振荡片和振荡电路板分别固定在散热体上,此结构的构造简单,集成一体,减少零部件,便于标准化生产或采购,生产装配工序少,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且散热效果好。

所述加湿器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靠近进风口或出风口位置,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氧离子,能有效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使其更加活跃而更易被人体所吸收,有效预防疾病,经负氧离子作用,可使人精神振奋,工作效率提高,还可改善睡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带负电荷的负离子与漂浮在空气中带正电荷的烟雾粉尘进行电极中和,使其自然沉积,以净化空气。

所述靠近进风口的进风腔内设置有导向倾斜板,导向倾斜板将风引导至空气净化滤芯,再经过风机分别导入至喷雾通道和扩散通道,结构简单。

加湿器在工作时,风机和超声波振荡器通电工作,风机驱动风叶转动,在加湿器的进风口与风机之间的进风腔形成负压区,于是本体外部的空气从下部四周的进风口被吸入加湿器的进风腔,并被扩散风道和喷雾通道分流,部分空气流经扩散风道后从外壳上盖的出风口流出,另一部分流经喷雾通道中夹带超声波振荡器产生的水雾从内盖中的喷雾孔流出,吹出的水雾被从扩散风道流出的气流进一步吹高提升,此刻从扩散风道流出来的大量空气流和从喷雾通道流出来的水雾充分混合并快速吹到空气中,达到快速、均匀加湿的目的。

所述水箱组件可拆式安装在本体内腔。

所述外壳上盖可以为整体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加湿器,结构简单,生产方便,采用外壳下部四周设置有进风口,外壳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外壳上盖和本体内设置有形成扩散风道的通道,水箱组件内设置有形成喷雾通道的通道的结构,四周进风,顶部出风,形成立体循环气流,加强空气流通,故它能有效地使加湿器产生的水雾吹送得更高更远,扩大加湿的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流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水箱组件与本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示: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包括外壳上盖1、本体2、底盖3、水箱组件4、超声波振荡器5以及风机6,外壳上盖1设置在与本体2顶部,底盖3安装在本体2底部,水箱组件4安装在本体2内腔,所述水箱组件4的下方设置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进风腔16,进风腔16内安装有风机6,外壳上盖1分别开设有喷雾孔12和出风口8,本体2内腔分别设置有互相独立的喷雾通道10和扩散通道9;

喷雾通道10的两端分别与喷雾孔12和进风腔16连通(图2加粗的线条和箭头部分显示雾化气体在喷雾通道10由下向上流动,由于喷雾通道10迂回曲折,所以用此方法表达);

扩散通道9的两端分别与出风口8和进风腔16连通;

水箱组件4通过超声波振荡器5与喷雾通道10连通,该结构的加湿器四周进风,顶部出风,形成立体循环气流,加强空气流通,有效地使加湿器产生的水雾吹送得更高更远,扩大加湿的面积。

所述本体2为2件或3件塑料件分体成型连接而成,本体为由2件或3件塑料件连接而成,为卡扣连接而形成一体,增加了模具数量,但降低了对模具生产要求,相对一体成型的外壳的模具而言,模具体积会相对较小,有利于降低模具成本。

所述外壳上盖1由内盖11和外盖17组成,内盖11安装在水箱组件4的顶部,喷雾孔12开设在内盖11上,出风口8开设在外盖17上,内盖可17以为水箱组件4遮挡灰尘,同时也使加湿器整机的外型更加协调和美观。

空气在从风机6的驱动下,从本体2下部四周设置的进风口7进入进风腔16,被扩散风道9和喷雾通道10分流,部分空气流经扩散风道9后从外壳上盖1的出风口8流出,另一部分流经喷雾通道10中夹带超声波振荡器5产生的水雾从内盖11中的喷雾孔12流出,四周进风,顶部出风,形成立体循环气流,加强空气流通,有效地使加湿器产生的水雾吹送得更高更远,扩大加湿的面积。

所述出风口8的中心线8A向本体2的中心轴线2A倾斜并相交在内盖11的上方,汇聚成一点,从扩散风道9流出来的大量空气流和冲喷雾孔12喷出的水雾充分混合并快速吹到空气中,达到快速加湿和均匀加湿的目的。

所述底盖3上设置有风机底座13,风机6安装在风机底座13上,风机底座13一方面是便于风机6的固定安装,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扩散风道9。

所述本体2侧壁设置有与进风腔16导通的进风口7,风机6与进风口7之间设置有空气净化滤芯14,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和灰尘,空气净化滤芯14可有效过滤杂质和灰尘,以提升空气质量,同时避免灰尘粘附在风机6的风叶上而破坏风机6的动平衡,有利于提升风机6的使用寿命。

所述超声波振荡器5包括振荡片501、振荡电路板502及散热体503,振荡片501和振荡电路板502分别固定在散热体503上,此结构的构造简单,集成一体,减少零部件,便于标准化生产或采购,生产装配工序少,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且散热效果好。

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15,负离子发生器15安装在靠近进风口7或出风口8位置,负离子发生器15产生的负氧离子,能有效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使其更加活跃而更易被人体所吸收,有效预防疾病,经负氧离子作用,可使人精神振奋,工作效率提高,还可改善睡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带负电荷的负离子与漂浮在空气中带正电荷的烟雾粉尘进行电极中和,使其自然沉积,以净化空气。

所述靠近进风口的进风腔16内设置有导向倾斜板18,导向倾斜板18将风引导至空气净化滤芯18,再经过风机6分别导入至喷雾通道10和扩散通道9,结构简单。

加湿器在工作时,风机6和超声波振荡器5通电工作,风机6驱动风叶转动,在加湿器的进风口7与风机6之间的进风腔16形成负压区,于是本体2外部的空气从下部四周的进风口7被吸入加湿器的进风腔16,并被扩散风道9和喷雾通道10分流,部分空气流经扩散风道9后从外壳上盖1的出风口8流出,另一部分流经喷雾通道10中夹带超声波振荡器5产生的水雾从内盖11中的喷雾孔12流出,吹出的水雾被从扩散风道9流出的气流进一步吹高提升,此刻从扩散风道9流出来的大量空气流和从喷雾通道10流出来的水雾充分混合并快速吹到空气中,达到快速、均匀加湿的目的。

所述水箱组件4可拆式安装在本体2内腔;如图5所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