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流式冷却塔,尤其涉及一种横流式防雾冷却塔。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或制冷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热,一般要用冷却水来导走。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中。例如:火电厂内,锅炉将水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使发电机发电,经汽轮机作功后的废汽排入冷凝器,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凝结成水,再用水泵打回锅炉循环使用。这一过程中乏汽的废热传给了冷却水,使水温度升高,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冷却塔中将热量传递给空气,从风筒处排入大气环境中。冷却塔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空调冷却系统、冷冻系列、注塑、制革、发泡、发电、汽轮机、铝型材加工、空压机、工业水冷却等领域应用最多的为空调冷却、冷冻、塑胶化工行业。
如图1所示,为混合环境新风处理图,以一定量环境新风与出风口空气在塔内混合后再排出冷却塔。新风与塔内饱和空气B混合后,由于新风为非饱和状态,控制新风量的大小,可调节C点在A-B线上的位置,当C点位置低于临界点R位置时,就可以防止白雾的产生。
目前采用传统的横流式冷却塔,其冷却后会在冷却塔的风口外产生白雾,容易引起居民不必要的恐慌,也不利于工作人员观察冷却塔的状态和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流式防雾冷却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横流式防雾冷却塔,包括:包括喷淋头、塔体、风筒、进风窗、支撑框架、集水箱、进水口、出水口和放置填料的填料区;
所述喷淋头安装在塔体内左侧;
所述风筒设计在塔体的上部;
所述进风窗设置塔体的下端;
所述支撑框架在塔体的底部,支撑塔体;
所述集水箱安装于塔体内;
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安装在所述塔体的下端;
所述放置填料的填料区安装在塔体内左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
冷却塔在冷却热水的同时又不产生白雾,克服传统冷却塔防雾冷却塔产生白雾的问题,利于工作人员观察冷却塔的状态,保护环境;且结构合理、实用性强、灵活性好,相比现有的横流式冷却塔,防止了白雾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混合环境新风处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横流式防雾冷却塔设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横流式防雾冷却塔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2和图3所示,为横流式防雾冷却塔设备的结构,包括:喷淋头201、塔体102、风筒101、进风窗103、支撑框架106、集水箱204、进水口104、出水口105和放置填料的填料区202;所述喷淋头安装在塔体内左侧;所述风筒设计在塔体的上部;所述进风窗设置塔体的下端;所述支撑框架在塔体的底部,支撑塔体;所述集水箱安装于塔体内;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安装在所述塔体的下端;所述放置填料的填料区安装在塔体内左侧。
上述所述喷淋头安装在塔体内左侧,用于喷淋热水。
上述风筒设计在塔体的上部,用于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
上述进风窗在塔体的下端,用于让冷空气进去;
上述支撑框架在塔体的底部,用于支撑塔体;
上述集水箱安装于塔体内,用于收集冷却后的水;
上述进水口在塔体的下端,用于让热水进入;
上述出水口在塔体的下端,用于让冷却水排出;
上述填料区安装在塔体内左侧,用于放置填料;
上述横流式防雾冷却塔还设置有挡板203,该挡板安装在塔体内中部;防止热水喷洒到右侧,从而保证右端进来的是冷空气没接触热水,从而使左侧饱和空气能在塔体内的上方内与右侧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防止白雾产生。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为:①热水从进水口104进入。②首先用喷淋头201将热水喷洒。③挡板203把热水阻挡,使热水淋于填料区202的填料中。④左边冷空气从进风窗103进入并上升与填料中的热水充分接触,使热水冷却并收集在集水箱204,同时冷空气变为饱和空气。⑤右侧进风窗进入的冷空气与左侧的饱和空气在塔体内上端内汇聚,使饱和空气变为非饱和空气。⑥非饱和空气通过风筒101排出冷却塔。⑦冷却水从出水口105排出。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