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能源的利用,具体是一种地热双增GE-DIS一体化综合开发系统。
背景技术:
地热资源,是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地壳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是一种清洁能源。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地热能源具备数量巨大、可再生和不污染环境三大要素和清洁、环保、就地取用等优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主要通过钻井,向地下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索取能源,传输到地面,进行各种地热利用,是非常复杂的工作程序。地热井工程一般时间较长,工程投入资金也很高,但这一阶段的工程关系到地热能开发的成败。
目前传统的地热开发技术手段进行施工尚可,若钻遇特殊地质复杂层位或构造异常区域,通常钻井完成后常会出现以下状况:成井后,试水效果不理想,日产水量过低,无法满足商业开发需求;产水温度过低,无法满足洗浴、供暖项目的温度要求;开采后无法进行地下水的补充,使用一段时间后造成地下热水资源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温度降低,甚至出现地下亏空、地质沉降等现象,严重破坏了资源存在的环境,影响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地热开发如何确保产水量、产水温度、采灌平衡是整个地热开发利用项目成败的重要技术指标,也是决定业主投资产业是否成功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热双增GE-DIS一体化综合开发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热双增GE-DIS一体化综合开发系统,包括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隔热内管、技术支撑套管、支撑表套管和环形钢板,所述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置于裸眼井段的顶端且与裸眼井段连通,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的上部套设有技术支撑套管,技术支撑套管的顶部套设有支撑表套管,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的内部设有隔热内管,隔热内管、支撑表套管和技术支撑套管的开口处平齐且设有环形钢板进行封闭;所述环形钢板开设有出水口、补水口和注水口,其中出水口与置于隔热内管内的泵室内腔相互连通,补水口与隔热内管和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之间的间隙相互连通,注水口开设在支撑表套管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与技术支撑套管的管壁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双向通道和第二双向通道,使得隔热内管与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之间的空隙与地层流体相互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备多途径进水功能设计,最大限度增加了产水量;隔热管设计具备保温、增温功能,最大限度保护热能流动损失;总体设计紧凑、简单易操作、维护使用成本低、安全可靠、使用周期长;单井设计即可实现注水与补水功能,大大降低项目开发成本,具备很好的市场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地热双增GE-DIS一体化综合开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裸眼井段、2-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3-隔热内管、4-技术支撑套管、5-支撑表套管、6-第一双向通道、7-第二双向通道、8-泵室内腔、9-出水口、10-补水口、11-注水口、12-环形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地热双增GE-DIS一体化综合开发系统,包括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2、隔热内管3、技术支撑套管4、支撑表套管5和环形钢板12,所述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2置于裸眼井段1的顶端且与裸眼井段1连通,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2的上部套设有技术支撑套管4,技术支撑套管4的顶部套设有支撑表套管5,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2的内部设有隔热内管3,隔热内管3、支撑表套管5和技术支撑套管4的开口处平齐且设有环形钢板12进行封闭,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2与技术支撑套管4的管壁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双向通道6和第二双向通道7,使得隔热内管3与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2之间的空隙与地层流体相互连通;所述环形钢板12开设有出水口9、补水口10和注水口11,其中出水口9与置于隔热内管3内的泵室内腔8相互连通,用于将地层流体导出,补水口10与隔热内管3和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2之间的间隙相互连通,用于向其内部补水实现平衡,注水口11开设在支撑表套管5的外部,通过注水口11进行注水进入地层实现回灌,当产层中的水量严重不足或亏空时,即可开启注入口11和补水口10进行回灌,以达到采灌平衡的目的,无须钻第二口井进行产层补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地层压力和泵室内腔8的共同作用下,地层内含有大量热能的地层流体从隔热内管3的底部进入,并从出水口9流出地面,此时地层其他地方的地层流体在U形管原理下从技术支撑套管4与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2外侧进入到隔热内管3与产层套管和筛管组合2之间的间隙中,源源不断的进入到隔热内管3对地层流体进行补充,隔热内管3可以减少地层流体在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从而保证地面最大限度的提取到最高温度的热能,当地层中的水量严重不足或亏空时,即可开启注入口11和补水口10进行回灌,以达到采灌平衡的目的,无须钻第二口井进行产层补水。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