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加热炉炉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的大型立式加热炉来说,其炉芯通常使用耐火材料制造,主要起承重的用途。如增设发热功能,存在因发热体长度太长,受内部空间限制等原因,难以实现有效的芯部发热方式,大都不具备加热功能。
但炉内空间较大,进行热处理作业时芯部能量不足,导致温度均匀性差,严重影响热处理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加热炉温度均匀性差,影响热处理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均匀,热处理质量好的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一种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包括底座、立柱、入线杆、出线杆和发热组件,所述立柱竖直设于所述底座,多个所述发热组件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依次设于所述立柱,多个所述入线杆一端与多个所述发热组件一一相连,另一端贯穿所述底座,多个所述出线杆一端与多个所述发热组件一一相连,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立柱内。
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还包括多个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底座,每一所述出线杆分别贯穿一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底座。
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包括安装板主体和二个安装孔,二个所述安装孔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板主体两端,每一所述入线杆分别经由一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底座。
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多个发热体、多个连接块和多个连接杆,所述发热体竖直设置,多个所述发热体环绕所述立柱设置,所述发热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块依次连接,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立柱。
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以一一相间的方式,相互错开设于所述发热体两端,所述发热体及所述连接块连接形成连续“S”形,且首尾不相连;
多个所述入线杆分别与设于所述发热组件一端的所述发热体连接,多个所述出线杆分别与设于所述发热组件另一端的所述发热体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设有所述立柱及多个所述发热组件,形成类似于树干与树枝的结构。树干起承重、回电的功能,树枝起发热的功能,二者共同配合实现炉芯加热的目的。
二、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设有所述入线杆及所述出线杆,为每一所述加热组件分别供电。使得所述发热组件大幅缩短,避免因发热体长度太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限制。
三、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中,所述发热组件呈枝叶状环绕所述立柱设置,与所述立柱保持一定距离,热辐射面大,加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1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1包括底座11、立柱12、四个安装板13、四个入线杆14、四个出线杆15和四个发热组件16。
所述安装板13包括安装板本体131和二个安装孔132。二个所述安装板132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板本体131的两端。
所述发热组件16包括八个发热体161、四个连接块162和四个连接杆163。八个所述发热体161竖直设置,且于水平面内呈环形排列。四个所述连接块162以一上一下,相互错开的方式,设于所述发热体161两端,形成连续“S”形,且首尾不相连。四个所述连接杆163一端分别设于四个所述连接块162,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立柱12。
所述立柱12竖直设于所述底座11中央,四个所述安装板本体131设于所述底座11,且以所述立柱12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
四个所述入线杆14一端分别于靠近所述立柱12的安装孔132处贯穿所述安装板本体131及底座11,另一端分别连接至四个所述发热组件16中位于所述连续“S”形的末端的发热体161。
四个所述出线杆15则一端分别连接至四个所述发热组件16中位位于所述连续“S”形的另一末端的发热体161,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立柱12内。
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1的安装示意图。图中包括加热炉炉膛4、外发热体3、待加热物料2和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1。
安装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1时,将加热炉原有炉芯替换为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1。
所述安装板本体131与所述加热炉炉膛4底部外壁抵接,并通过未设有所述入线杆14的所述安装孔132固定于所述加热炉炉膛4底部。
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1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电线装设于所述入线杆14内、所述出线杆15内以及所述立柱12内。电流经由多个所述入线杆14,通至各个所述发热体161产生热量,并经由多个所述出线杆15及所述立柱12流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1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1设有所述立柱12及多个所述发热组件16,形成类似于树干与树枝的结构。树干起承重、回电的功能,树枝起发热的功能,二者共同配合实现炉芯加热的目的。
二、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1设有所述入线杆14及所述出线杆15,为每一所述加热组件分别供电。使得所述发热组件16大幅缩短,避免因发热体长度太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限制。
三、所述仿生学芯部发热体结构1中,所述发热组件16呈枝叶状环绕所述立柱12设置,与所述立柱12保持一定距离,热辐射面大,加热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