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窑炉进行烘炉的窑炉烘炉装置。
背景技术:
火法提炼金属相对于湿法技术而言具有经济、处理量大、环保等优势,因此许多金属矿山企业及城市矿产企业大都采用火法工艺来提取稀贵金属。火法工艺最主要的设备是高温窑炉,如奥斯麦特炉、闪速炉、卡尔多炉、反射炉等。
窑炉在正常运行之前必须进行烘炉,烘炉的目的是使窑炉炉体的炉墙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防止窑炉运行时因炉墙潮湿,急骤受热后膨胀不均匀而造成炉墙开裂;此外,烘炉还可使炉墙的灰缝达到比较好的强度,提高炉墙耐高温的能力。烘炉升温过程在室温到350℃之间最容易出现局部爆裂情况,因此控制烘炉前期的升温过程尤其重要。
传统的烘炉装置包括燃烧器,烘炉时将燃烧器伸入窑炉炉体的腔体顶部,喷火焰直接烘炉。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烘炉,窑炉炉体内温度不均匀,水份蒸发速度慢且不完全,甚至可能发生水蒸汽在窑炉炉体内温度稍低的区域进行液化,对窑炉内衬材料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会使窑炉内衬材料粉化,导致炉体需要重新砌筑,费时费力费财。对于较深或较高的炉体(如奥斯麦特炉),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烘炉,很难使火焰到达炉体底部,炉体底部难以得到理想的烘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窑炉烘炉装置,这种窑炉烘炉装置对窑炉炉体进行烘炉时,能够使窑炉炉体内温度分布均匀,促使窑炉炉体内水份高效蒸发。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窑炉烘炉装置,包括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自上而下伸入窑炉炉体中的导气筒,燃烧器能够从导气筒上端开口伸入导气筒中;所述窑炉烘炉装置还包括引风机,引风机的进气口与窑炉炉体的腔体顶部相通。
上述窑炉烘炉装置用于对窑炉炉体进行烘炉时,导气筒自上而下伸入窑炉炉体中,导气筒下端开口通常处在窑炉炉体深部区域(通常接近炉体底部),燃烧器从导气筒上端开口伸入导气筒中,引风机的进气口与窑炉炉体的腔体顶部相通。燃烧器点火后对导气筒内的空气加热形成热空气,与此同时,引风机从窑炉炉体的腔体顶部抽气,外界空气则从导气筒上端开口不断补充到导气筒中(燃烧器火焰可促使热空气向下流动,同时促进外界空气从导气筒上端开口引入),这样,导气筒内的热空气自上而下流动,到达窑炉炉体内的深部区域(如炉底区域)后,再沿窑炉炉体炉墙与导气筒之间的空隙自下而上流动,在窑炉炉体内形成能够持续对窑炉炉体内部进行烘烤的热气流,热气流带走窑炉炉体内的水份,夹带有水蒸气的气流最后从窑炉炉体顶部经引风机排出。上述持续流动的热气流能够迅速使窑炉内温度分布均匀,促使窑炉内水份高效蒸发;而且,由于导气筒下端能够到达窑炉炉体深部区域,从而将热气流引入窑炉炉体深部区域,因而能够使窑炉炉体内的深部区域(如炉底区域)得到充分烘烤。
上述导气筒采用耐高温的材料(例如金属或合金材料)制成。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导气筒采用钢管构成,该钢管可为圆管或方管。
具体设计时,上述导气筒的长度可以是窑炉炉体的高度的50-90%,导气筒腔体的横截面面积可以是窑炉炉体腔体的横截面面积的1-25%。
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窑炉烘炉装置还包括吊架,导气筒吊装在吊架上,采用吊装的形式对导气筒进行固定,并通过吊架控制导气筒的升降,将导气筒放置到合适的高度位置。
另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窑炉烘炉装置还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夹住导气筒。利用夹持装置将导气筒固定,通过改变夹持的位置,可调整导气筒的高度位置,这样,根据实际需要,能够调节导气筒下端在窑炉炉体中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对窑炉炉体进行烘炉时,在窑炉炉体内形成能够持续对窑炉炉体内部进行烘烤的热气流,热气流带走炉体内的水份,因此能够使窑炉炉体内温度分布均匀,并促使窑炉炉体内水份高效蒸发,烘炉效率高,且能够有效避免因水蒸汽在窑炉炉体内液化而对窑炉内衬材料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发生。而且,导气筒将热气流引入窑炉炉体深部区域(如炉底区域),因而能够使窑炉炉体内的深部区域(如炉底区域)在烘烤时也达到理想的升温曲线,得到充分烘烤。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冶金、焚烧所用的窑炉的烘炉过程,而且可以满足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烘炉过程(如窑炉意外进水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窑炉烘炉装置包括燃烧器1、导气筒2和引风机3,导气筒2能够自上而下伸入窑炉炉体4中,燃烧器1能够从导气筒2的上端开口21伸入导气筒2中,引风机3的进气口与窑炉炉体4的腔体顶部41相通。导气筒2采用耐高温的材料(例如金属或合金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导气筒2采用钢管构成,该钢管为圆管(也可为方管)。
导气筒2可采用下述方式加以固定并进行高度调节:窑炉烘炉装置还包括吊架,导气筒2吊装在吊架上,采用吊装的形式对导气筒2进行固定,并通过吊架控制导气筒2的升降,将导气筒2放置到合适的高度位置。
参考图1,本窑炉烘炉装置用于对窑炉炉体4进行烘炉时,导气筒2自上而下伸入窑炉炉体4中,导气筒2的下端开口22处在窑炉炉体深部区域42(通常抵近炉底),燃烧器1从导气筒上端开口21伸入导气筒2中,引风机3的进气口与窑炉炉体4的腔体顶部41相通。燃烧器1点火后对导气筒2内的空气加热形成热空气,与此同时,引风机3从窑炉炉体4的腔体顶部41抽气,外界空气则从导气筒上端开口21不断补充到导气筒2中(燃烧器1的火焰可促使热空气向下流动,同时促进外界空气从导气筒上端开口21引入),这样,导气筒2内的热空气自上而下流动并从导气筒2的下端开口22流出,到达窑炉炉体4内的深部区域42(如炉底区域)后,再沿窑炉炉体4炉墙与导气筒2之间的空隙43自下而上流动,在窑炉炉体4内形成能够持续对窑炉炉体4内部进行烘烤的热气流,热气流带走窑炉炉体4内的水份,夹带有水蒸气的气流最后从窑炉炉体4顶部经引风机3排出。烘炉时的气流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