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的室内机,并涉及用于安装工程时的接水盘排水的确认的注水窗。
背景技术:
在安装于室内壁面的壁挂式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室内机的内部具有室内热交换器。该室内热交换器与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当室内热交换器对空气进行冷却时,空气中的水分在室内热交换器的表面冷凝而使得水滴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在室内热交换器的下侧配置有接水盘,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的水滴顺着构成室内热交换器的多个翅片的间隙而向下部移动,并滴落至接水盘而被捕集,然后从在接水盘具备的排水管(排水软管)通过而向室外排出。在安装工程时,为了确认是否因室内机设置时的倾斜或者构成接水盘的部件的破损等导致存积于接水盘的水未被正确地排出而是向室内机内泄漏,直接将水注入接水盘而进行排水确认。(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41685号公报
在现有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游侧具备横流风扇,若横流风扇工作,则从室内机的上部的吸入口将室内的空气吸入。从吸入口进入室内机内的空气在从室内热交换器通过并进行了热交换之后借助横流风扇而被从吹出口向室内吹出。这样的结构的室内机构成为:利用处于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游侧的横流风扇将处于室内热交换器的上游侧的空气引入。因此,室内热交换器的上游侧的风路只要能够将空气引入,即使在构造方面存在间隙,也不会大幅影响室内机的性能。因而,在现有结构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当进行安装时的接水盘排水确认时,将室内机的前表面侧的面板打开,使接水盘或者室内热交换器大幅地露出,并将水直接注入接水盘或者室内热交换器,由此进行接水盘排水确认。
另外,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排水测试装置能够卡挂于用于供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通过的配管。而且,将水直接注入排水测试装置而进行接水盘排水确认。为了使用排水测试装置,需要将室内机的前表面大幅地打开并将排水测试装置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
另一方面,在作为室内机的送风风扇而使用轴流风扇、且室内热交换器在风路内配置于轴流风扇的下游侧的结构的室内机中,形成为从轴流风扇向室内热交换器压入空气的结构。因此,若从轴流风扇至室内热交换器的风路存在间隙,则被轴流风扇向室内热交换器侧压入的空气会在从室内热交换器通过之前从间隙漏出。另外,若从室内热交换器至吹出口的风路存在间隙,则从室内热交换器通过之后的空调空气会向吹出口以外的部位漏出。因此,构成风路的壁等部件以不具有间隙的方式构成,从而并未形成为在室内机的安装时能够容易地拆装的结构。即,在具备轴流风扇的室内机中,存在如下问题:形成为无法在安装作业时使得热交换机大幅露出的室内机的结构,从而无法进行使用专利文献1那样的排水测试装置的接水盘排水确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即使该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热交换器的上游侧具备轴流风扇,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室内机安装时的接水盘排水确认。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外壳,其在上表面设置有吸入口,在下部设置有吹出口,在内部形成有风路,并且背面侧固定于室内壁面;轴流风扇,其设置于上述风路;室内热交换器,其在上述风路中设置于上述轴流风扇的下游;接水盘,其从下侧将上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下端覆盖;以及前表面风路面板,其构成上述风路的外壳前表面侧,注水窗在该前表面风路面板的比上述室内热交换器靠上侧的位置处开口。
优选地,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翅片,它们在所述外壳的左右方向上重叠;以及导热管,其将所述翅片贯通,该热交换器中的、在所述风路内配置于所述外壳前表面侧的前侧热交换器配置为在从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侧朝向背面侧下降的方 向上倾斜,所述注水窗配置为比所述前侧热交换器的上侧端部靠上侧。
优选地,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翅片,它们在所述外壳的左右方向上重叠;以及导热管,其将所述翅片贯通,该热交换器中的、在所述风路内配置于所述外壳前表面侧的前侧热交换器配置为在从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侧朝向背面侧上升的方向上倾斜,所述注水窗配置为比所述前侧热交换器的下侧端部靠上侧。
优选地,所述轴流风扇配置于所述外壳的上部,所述注水窗配置为该注水窗在所述外壳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处于与所述轴流风扇相同的高度、或者比所述轴流风扇靠下侧,所述注水窗配置于从所述外壳的上侧观察时不与所述轴流风扇重叠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注水窗的开口部下侧的边缘向所述风路突出,该边缘的前端配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上侧。
优选地,所述注水窗具备能够进行开闭的窗开闭盖。
优选地,所述窗开闭盖具有旋转轴,在使该窗开闭盖绕该旋转轴旋转而将该窗开闭盖打开的状态下,该窗开闭盖的一方的端部向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侧突出,该窗开闭盖的另一方的端部向所述风路突出,从而形成从所述外壳的前表面朝向所述外壳内部侧下降的斜坡。
优选地,所述窗开闭盖具备:捏手部,其在将该窗开闭盖关闭的状态下设置于所述外壳前表面侧的位置;以及壁,其在将该窗开闭盖关闭的状态下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侧的位置,并从该窗开闭盖的上侧以及左右两侧的3个方向的边缘向所述风路侧突出。
优选地,所述前表面风路面板具备:风路壁,其形成所述风路;以及绝热件,其与所述风路壁接触,并使所述风路与外部绝热。
优选地,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所述热交换器在与所述外壳的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排列成W形状。
优选地,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所述热交换器在与所述外壳的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排列成V形状。
优选地,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所述热交换器在与所述外壳的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排列成上下颠倒的V形状。
优选地,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所述热交换器在与所述外壳的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排列成M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热交换器的上游侧具备轴流风扇,其中,从在构成风路的外壳前表面侧的风路壁设置的注水窗注入水,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接水盘排水确认。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整体外形的图。
图2示出图1的室内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的室内机的截面A-A的图。
图4是将图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前表面面板分解后的立体图。
图5是俯视观察图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图。
图6是示出图5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截面B-B的图。
图7是将图1的室内机的前表面的外观装饰面板拆下后的状态的图。
图8是图7中的C部的放大图。
图9是图6中的注入窗周围的构造的放大图。
图10是将图7中的窗开闭盖打开后的状态的图。
图11是图1中的室内热交换器由2个热交换器构成、且连结为倒V字形状的情况的图。
图12是图1中的室内热交换器连结为M字形状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图中,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的设备等表示相同或者与之相当的设备,这一点在说明书的全文中通用。另外,归根结底,说明书全文中所表示的结构要素的方式为示例,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定于说明书中的记载。特别是结构要素的组合并不仅仅限定于各实施方式中的组合,能够将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结构要素应用于另一实施方式。并且,对于通过附标来加以区分等的同样种类的多个设备等,在无需特别进行区分或无需进行特定的情况下,有时省略对附标的记载。另外,附图中各结构部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情况不同。
实施方式1.
(室内机100的构造)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的整体外形的图。图2示出图1的室内机10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1的室内机100的截面A-A的图。将前表面面板60侧作为室内机100的前侧,将台框20侧作为室内机100的后侧(背面侧),将配置有风扇单元30的那侧作为上侧,将吹出口40所处的那侧作为下侧。
室内机100具备:台框20,其构成后侧的外形;前表面面板60,其构成前表面侧的外形;以及左侧面面板66和右侧面面板67,它们构成左右的侧面的外形。此外,台框20、前表面面板60中的位于外形面侧的外观装饰面板61、左侧面面板66、以及右侧面面板67合在一起而相当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在室内机100的上表面侧,配置有将2个轴流风扇31沿室内机100的长度方向并列配置而成的风扇单元30。风扇单元30的开口部分成为室内机100的吸入口34。在室内机100的内部形成有风路,该风路的室内机100的后侧由台框20形成,该风路的室内机100的前侧由作为前表面面板60中最靠内部侧的部件的风路壁65形成。在轴流风扇31的下侧且在风路的下游配置有室内热交换器10。在室内热交换器10的下侧具有接水盘单元50,并配置有接水盘51a以及接水盘51b。在接水盘51的下侧设置有吹出口40~42。另外,在室内热交换器10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配置有电气部件箱70。电气部件箱 70由右侧面面板67覆盖,从而无法从外部看到该电气部件箱70。
(风扇单元30)
轴流风扇31设置于在室内机100的上表面设置的吸入口34的下侧。在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中,沿着外壳左右方向并列地配置有2个轴流风扇31。另外,2个轴流风扇31作为一个合并的单元而安装于室内机100,由此构成风扇单元30。风扇单元30的内部形成有将各轴流风扇31的周围包围的承口35。轴流风扇31形成为在中央部具备风扇马达33、并在风扇马达33安装有螺旋桨32的结构。此外,轴流风扇31只要在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输送空气,则螺旋桨32的形状可以不同,例如可以使用斜流风扇。另外,轴流风扇31的设置数量是一个例子,只要根据室内机100所要求的风量而适当地决定即可。
(室内热交换器10)
如图3所示,实施方式1的室内热交换器10由热交换器13a、热交换器13b、热交换器13c以及热交换器13d这4个热交换器构成。热交换器13a~13d在与室内机100的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呈W形排列。但是,室内热交换器10的截面形状并不局限于W形。例如,可以是V形、倒V形、M形等。在室内热交换器10的截面形状为V形的情况下,与W形相同,配置于外壳前表面侧的热交换器13a从前朝后倾斜地配置,并且热交换器13a的上端配置于注水窗80的附近。在各热交换器13中,在室内机100的左右方向上堆叠有多个翅片11,导热管12以将该翅片11贯通的方式通过。导热管12在端部折返,从而使得多个导热管12在同一截面中将翅片11贯通。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由4个热交换器13a~13d构成室内热交换器10,各热交换器可以分离、也可以形成为一体。
在室内热交换器10具备分隔板16a~16c。分隔板16a以及分隔板16b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即外壳左右方向上的端部。分隔板16a与分隔板16b是构成室内机100的内部风路的部件,它们防止空气从室内热交换器10的端部漏出。另外,中央部的分隔板16b位于2个轴流风扇31之间,其使得轴流风扇31各自所产生的气流独立。
(接水盘单元50)
如图3所示,在室内热交换器10的下方配置有接水盘51a以及接水盘51b。接水盘51a配置为从下侧将室内热交换器10的热交换器13a与热交换器13b的端部对置的顶点部分覆盖。接水盘51b配置为从下侧将室内热交换器10的热交换器13c与热交换器13d的端部对置的顶点部分覆盖。室内热交换器10在制冷运转时对空气进行冷却,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凝聚并附着于翅片11。附着于翅片11的结露水顺着翅片11的间隙而向室内热交换器10的下侧移动、并滴落至接水盘51a以及接水盘51b上。接水盘51在室内机100的左右方向上形成有斜坡,滴落至接水盘51上的结露水在接水盘51的斜坡方向上流动、并从与接水盘51连接的未图示的排水管向室内机100外排出。此外,接水盘51a与接水盘51b被连接,从而滴落至任意接水盘的结露水均会汇合并从排水管排出。
在接水盘51且在室内机100的左右方向上形成有斜坡,其角度例如为2°这样的小角度。因而,当将室内机100安装于室内壁面时,若在左右方向上倾斜地安装室内机100,则存积于接水盘51的结露水不会向配置有排水管的方向流动,从而不会被排出。在接水盘51上的结露水未被排出的情况下,结露水容易存积于接水盘51上,从而存在如下课题:随着结露水长时间地存积而产生异味,或者结露水从接水盘51向室内机100的内部溢出。因此,为了确认结露水是否从接水盘51适当地排出,在室内机100的安装时将水注入接水盘51,由此进行水是否被从排出管排出的确认。但是,在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中,由于以尽量使风路无间隙的方式构成,因此,形成为难以将水直接注入接水盘51、或者难以使室内热交换器10露出并在该室内热交换器10使水直接滴落而向接水盘51输送水的构造。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中,如后所述,构成为:设置有注水窗80,从该注水窗80注入水而将水向接水盘51输送。
(前表面面板60的结构)
图4是将图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的前表面面板60分解后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室内机100的前表面面板60由外观装饰面板61与 前表面风路面板62这2个部分构成。前表面风路面板62由内部面板63、绝热件64、以及风路壁65这3个部分构成。风路壁65与在室内机100的内部设置的室内热交换器10对置,并与热交换后的冷气以及热气接触。特别是若冷气与风路壁65的内部侧的壁接触,则风路壁65被冷却,从而与外部空气接触的那侧容易产生结露。另外,相邻的内部面板63以及外观装饰面板61也一并被冷却而容易产生结露。因而,将绝热件64配置于风路壁65的前表面侧。或者,可以通过粘接等方法将绝热件64固定于风路壁65。由此,使得风路侧与外部绝热,从而能够防止水滴附着于外观装饰面板61、内部面板63、以及风路壁65的外侧面。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前表面风路面板62由3个面板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实施方式1中,内部面板63对周围的构造进行支承、固定。例如,在实施方式1中,前表面风路面板62具有对将左侧面面板66以及右侧面面板67固定等的构造进行支承的功能,但也能够通过使风路壁65具有该功能而将前表面风路面板62省略。但是,风路壁65用于不使热交换后的冷气或者热气从室内机100的内部的室内热交换器10至吹出口40~42的风路漏出,并且该风路壁65构成为将间隙密封等以便不使空气漏出。
另外,由于外观装饰面板61构成产品的外形,因此,不仅需要具有作为构造部件的强度以及刚性等功能,还需要将外观面精加工为漂亮的表面并将内部的构造覆盖。前表面面板60由外观装饰面板61和前表面风路面板62构成,但只要根据周围部件的构造等而适当地决定数量以及构造即可。
(注水窗80的配置)
图5是俯视观察图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的图。图6是示出图5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的截面B-B的图。截面B-B是与室内机100的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并且是从轴流风扇31的旋转中心通过且从注水窗80的中心通过的截面。在轴流风扇31的周围形成有承口35,从而对从吸入口34进入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调整。如图4所示,俯视观察空调机的室内机100,在从沿室内机10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承口35的圆形的开口的中心线朝左侧偏离的位置、且在室内机100的前表面侧设置有注水窗80。即,在图4所示的室内机100的俯视图中,相对于四边形的 室内机100,吸入口34以及承口35设置成圆形,注水窗80设置于该四边形的角部的周围且设置于承口35的外侧的空间。通过以该方式配置,能够使轴流风扇31与注水窗80在室内机100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对准而进行配置。在轴流风扇31的下侧设置注水窗80的情况下,需要将室内热交换器10的前侧热交换器13a的上端配置于注水窗80的下方,因此,必须与之相应地使风扇单元30与室内热交换器10在高度方向上隔开一定距离。这是因为在进行接水盘51的排水确认时需要使水从注水窗80朝向前侧热交换器13a的上端滴落的结构。如上所述,通过进行实施方式1的注水窗80的配置,能够将轴流风扇31与室内热交换器10的室内机100的上下方向位置配置为相互接近。
注水窗80配置于空调机的室内机100的前表面侧。这是因为:当设置于室内时,在将注水窗80配置于左侧面以及右侧面的情况下,根据设置环境的不同,室内的墙壁有可能成为障碍而无法进行注水作业,另外,在将注水窗80配置于上表面的情况下,天花板有可能成为障碍而无法进行注水作业。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中,由于在右侧面配置有电气部件箱70,因此,难以在右侧面侧设置注水窗80。
关于在室内机100的高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将注水窗80配置于与轴流风扇31相同的高度,并使该注水窗80位于室内热交换器10的上游侧。在注水窗80安装有窗开闭盖81,从严格意义来看存在间隙。但是,即使空气从注水窗80泄漏,由于是热交换前的空气,因此也不会对空调机的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中,注水窗80并列配置于与轴流风扇31相同的高度,因此,形成为从轴流风扇31吹出的空气不会直接向注水窗80侧流动、且较少的空气漏出的构造。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注水窗80设置于与轴流风扇31相同的高度位置,但根据室内热交换器10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比轴流风扇31靠下侧。但是,即使在该情况下,注水窗80也需要比室内热交换器10靠上游侧。对此在实施方式2中加以叙述。
(注水窗80以及窗开闭盖81的构造)
如图4所示,朝向室内机100的前表面侧在左上侧设置有注水窗80。在风路壁65设置有开口,在开口的注水窗80安装有能够进行开闭的窗 开闭盖81。另外,在处于风路壁65的前表面侧的内部面板,也与设置于风路壁65的注水窗80相应地开口。另外,关于室内机100的上下方向上的注水窗80的位置,如图6所示,注水窗80以配置为比室内热交换器10的前侧的热交换器13a的上端部靠上方的方式设置。
图7是将图1的室内机100的前表面的外观装饰面板61拆下后的状态的图。图8是图7中的C部的放大图。图9是图6的注水窗80周围的构造的放大图。图10是将图7的窗开闭盖81打开后的状态的图。在注水窗80,窗开闭盖81安装成能够绕旋转轴82旋转。如图7所示,在窗开闭盖81打开的状态下,在窗开闭盖81的室内机100的前表面侧以及左右侧的3侧的边缘设置有壁84。由此,在窗开闭盖81打开的状态下,若水向由壁84a~84c包围的内侧滴落,则能够防止水向左右或者前表面侧洒落,从而作业性得到提高。
另外,在窗开闭盖81的室内机100的前表面侧的边缘,设置有用于保持窗开闭盖81关闭的状态的爪85。爪85卡挂于在注水窗80的上侧的一条边的一部分设置的突起69,从而将窗开闭盖81固定为关闭的状态。为了防止因振动、用户接触而容易地打开,使爪85形成为不容易变形。当在安装作业时为了进行从接水盘51的排水确认而对窗进行开闭时,如图9所示,例如将棒状的工具90沿图中的箭头方向插入于窗开闭盖81的爪85与注水窗80的框的上侧面之间,使爪85向图7的下侧进行弹性变形而将卡止解除。这样,即使在将爪85设计得较硬以使窗开闭盖81不容易打开的情况下,安装作业者也能够利用身旁的工具90将窗开闭盖81打开。
在窗开闭盖81的室内机100的前表面侧设置有突起83。如图10所示,在窗开闭盖81打开的状态下,突起83与注水窗80的框的下侧面抵接。通过使突起83抵接,使得窗开闭盖81维持以从室内机100的前表面侧朝向室内机100的内部侧下降的方式形成有斜坡的状态。此外,突起83可以不设置于窗开闭盖81侧,可以使注水窗80的框与窗开闭盖81的面抵接。另外,可以在注水窗80侧设置突起并使其与窗开闭盖81的面抵接。另外,在窗开闭盖81的室内机100的前表面侧设置有捏手部86,在将窗开闭盖81打开时,由作业者捏住捏手部86,从而提高了作业性。
下侧的边缘68在注水窗80的框的室内机100的内部侧延伸,边缘68的前端到达热交换器13a的上部。这是为了使从注水窗80注入的水顺着边缘68而向热交换器13a的上端滴落,进而借助水的表面张力使水顺着热交换器13a的翅片11的间隙向接水盘51滴落。
窗开闭盖81形成为能够绕旋转轴82旋转的构造,并安装于在风路壁65设置的注水窗80。窗开闭盖81通过尽量加长关闭状态下从旋转轴82至上端、即至具备壁84a的边缘的长度而能够使打开时向室内机100的前表面侧突出的量增大。由此,从注水窗80注水时的作业性得到提高。另外,窗开闭盖81通过尽量加长关闭状态下从旋转轴82至下端的长度而能够增大打开时向室内机100的内部突出的量。由此,从注水窗80注入的水能够到达更靠室内机100的风路的内部的位置。但是,如前所述,若注水窗80的下侧的边缘68在内部较长地延伸,则可以不加长窗开闭盖81的旋转轴82至下端的长度,只要是到达边缘68的上方的程度即可。此外,窗开闭盖81可以不是基于旋转的开闭构造。为了进行接水盘51的排水确认,只要能够容易地注入水且将水引导至接水盘51,则窗开闭盖81例如可以是向室内机100的前表面侧拉出的构造的盖,也可以是能够从注水窗80拆下的盖。
(室内机100的空气的流动)
利用图3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在室内机100的上表面具有吸入口34,室内的空气由轴流风扇31从吸入口34吸入并被向室内热交换器10侧输送。输送的空气从室内热交换器10的翅片11之间通过,从而成为与从导热管12的内部通过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冷气或者热气。
在室内热交换器10的下侧形成有接水盘51a以及接水盘51b,上述接水盘51a以及接水盘51b从下侧将室内热交换器10的后述的W形状的热交换器13的下部的端部周围覆盖。风路壁65与接水盘51a之间、接水盘51a与接水盘51b之间、以及接水盘51b与台框20之间分别形成为风路。在室内热交换器10中进行了热交换之后的空气从接水盘单元50的风路通过并被从吹出口40~42向室内输送。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的风路中,在上游侧配置 有风扇单元30,在风扇单元30的下游配置有室内热交换器10。室内热交换器10的上游侧是指处于室内机100的内部、且供未从室内热交换器10通过的空气流动的部分。从吸入口34吸入的空气需要在从轴流风扇31通过之后被压入至处于下游的室内热交换器10而可靠地进行热交换。因而,在从风扇单元30至室内热交换器10的风路中尽量不使空气向风路外漏出。另外,在室内热交换器10中进行了热交换之后的空调空气需要从设置于室内机100的吹出口40~42吹出。因此,在从室内热交换器10至吹出口40~42的风路中也尽量不使空气向风路外漏出。例如,室内机100的风路构成为:在前侧配置有风路壁65,在后侧配置有台框20,在室内机100的左右方向上的侧面配置有分隔板16a以及分隔板16b,对风路壁65、台框20、分隔板16a、分隔板16b之间进行密封,由此使得从轴流风扇31至室内热交换器10的风路、以及从室内热交换器10至吹出口40~42之间的风路不产生间隙。但是,无需严格地消除间隙,只要能够与室内机100的内部风路的形状、配置于风路的部件等相应地确保空调机的性能,则也可以允许间隙。
另外,优选室内热交换器10与风路壁65、台框20、分隔板16a、以及分隔板16b之间形成为不会使空气通过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将室内热交换器10与风路壁65以及台框20之间的间隙减小、或者将弹性部件15等置入间隙等的空气难以通过的结构。通过以该方式构成,能够使利用轴流风扇31向室内热交换器10侧输送的空气从室内热交换器10的翅片11之间通过而可靠地进行热交换。此外,如图3所示,在实施方式1中,在室内热交换器10与风路壁65之间具备弹性部件,台框20侧以与室内热交换器10的端部的形状匹配的方式设置为凹陷形状。对于弹性部件15只要适当地选择橡胶、海绵、具有弹性的粘接材料等即可。
(接水盘51的排水确认作业)
这里,对确认在设置室内机100时接水盘51是否被正常地设置的作业进行说明。首先,将处于在室内的壁面设置的图1的室内机100的前表面的外观装饰面板61拆下而形成为前表面风路面板62露出的状态。若前表面风路面板62露出,则注水窗80也露出,因此,将设置于注水窗80的窗开闭盖81打开而形成为图7所示的状态。接下来,如图 10所示,在窗开闭盖81打开的状态下向由壁84a~84c包围的内侧部注水。注入的水顺着窗开闭盖81的斜坡而向室内机100的内部流入。流入至室内机100的内部的水顺着在注水窗80的框的室内机100内部侧延伸的边缘68上而向在室内机100的前表面侧配置的热交换器13a的上部滴落。滴落至热交换器13a的上部的水借助水的表面张力而顺着热交换器13a的翅片11向接水盘51a滴落。若室内机100被正常地安装,则存积于接水盘51a的水顺着接水盘51所形成的斜坡而向排水管流入,进而向室内机100的外部流出。但是,在室内机100的设置角度未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情况下,以使接水盘51的斜坡朝向排水管侧形成为下坡的方式对室内机100的斜度进行调整。
(效果)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具备:外壳,其在上表面设置有吸入口34,在下部设置有吹出口40~42,在内部形成有风路,并且背面侧固定于室内壁面;轴流风扇31,其设置于风路;室内热交换器10,其在风路中设置于轴流风扇31的下游;以及接水盘51,其从下侧将室内热交换器10的下端覆盖。风路具备构成风路的外壳前表面侧的前表面风路面板。注水窗80在前表面风路面板且在比室内热交换器10靠上游的位置处开口。此外,对前表面面板60、台框20、左侧面面板66、以及右侧面面板67进行组合而构成外壳。通过以该方式构成,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无需将位于前表面侧的风路壁65拆下而使内部的室内热交换器10露出,能够容易地确认是否能够将存积于接水盘51的水排出。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在室内热交换器10的上游侧设置有轴流风扇31,因此,为了使从轴流风扇31通过的空气进入室内热交换器10、且不使热交换后的空气从风路漏出地将其从吹出口40~42排出,例如对内部的风路进行密封。因而,室内机100未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室内机100的设置时简单地将风路壁65拆下而使内部的室内热交换器10以及接水盘51露出之后,能够实施存积于接水盘51的水的排出确认。但是,通过如实施方式1那样构成室内机100,能够容易地实现接水盘51的水的排出确认。
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中,室内热交换器10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热交换器13,该热交换器13具有:多个翅片11, 它们在外壳左右方向上重叠;以及导热管12,其将翅片11贯通。在风路内配置于外壳的前表面侧的前侧热交换器13a以从外壳的前表面侧朝向背面侧下降的方向而倾斜地配置,注水窗80配置为比前侧热交换器13a的上侧端部靠上侧。通过以该方式构成,在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中,即使热交换器13例如以W形或者V形排列,也能够容易地实现接水盘51的水的排出确认,另外,室内机100也能够减小上下方向的尺寸。
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中,轴流风扇31配置于外壳上部,注水窗80配置为外壳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处于与轴流风扇31相同的高度,并且配置于在从外壳的上表面侧观察时不与轴流风扇31重叠的位置。通过以该方式构成,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能够使风扇单元30与室内热交换器10之间的距离缩短。这是因为无需在风扇单元30与室内热交换器10之间确保设置注水窗80的空间。通过该结构而能够减小室内机100的上下方向的尺寸。
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中,注水窗80的开口部下侧的边缘68朝外壳的内部突出,边缘68的前端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0的上侧。通过以该方式构成,使得边缘68形成为将注入至外壳内部的水向热交换器13a的前侧端部的上方引导的引导件。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能够可靠地将所注入的排水确认用的水向热交换器13a的上部引导,从而能够可靠地执行接水盘51的水的排出确认。另外,即使窗开闭盖81较小或者不具备窗开闭盖,也能够对注入至外壳内部的水进行引导,因此能够缩小注水窗80,进而还能够减小室内机100的上下方向的尺寸。
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中,注水窗80具备能够进行开闭的窗开闭盖81。通过以该方式构成,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能够抑制从轴流风扇31朝向室内热交换器10输送的空气从注水窗80流出,进而能够充分地确保从室内机100的吹出口40~42吹出的空调空气的风量。
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中,窗开闭盖81具有旋转轴82,通过形成为使窗开闭盖81绕旋转轴82旋转而将其打开的状 态,使得窗开闭盖81的一方的端部向外壳前表面侧突出、且使得窗开闭盖81的另一方的端部向外壳内部侧突出,由此形成从外壳前表面朝向外壳内部侧下降的斜坡。通过以该方式构成,使得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能够在将窗开闭盖81关闭时抑制空气从注水窗80流出。另外,在设置时的从接水盘51的水排出确认时,通过使窗开闭盖81向前表面侧突出而能容易地从前表面侧注水,从而作业性得到提高。另外,由于窗开闭盖81安装于外壳侧,因此,不会在设置时丢失窗开闭盖81。
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中,窗开闭盖81具备:捏手部,其在该窗开闭盖81关闭的状态下设置于外壳前表面侧;以及壁,其在该窗开闭盖81关闭的状态下设置于外壳内部侧,并将窗开闭盖的上侧以及左右两侧的3个方向的边缘包围。通过以该方式构成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能够通过捏住前表面侧的捏手部而进行窗开闭盖的开闭作业,另外,由于容易从前表面侧注水,因此作业性得到提高。
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中,外壳的前表面侧构成为包括:风路壁65,其形成外壳内部的风路;以及绝热件64,其与风路壁65接触,并用于使风路与外部绝热。通过以该方式构成,使得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能够抑制因在风路中流动的冷气而产生的外壳前表面侧的结露。
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中,室内热交换器10的热交换器13在与外壳的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排列成W形状。另外,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中,室内热交换器10的热交换器13在与外壳的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排列成V形状。通过以该方式构成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即使热交换器的形态不同,也能够容易地实现接水盘51的水的排出确认。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相对于实施方式1,对设置于室内机100内的室内热交换器10的形状进行了变更,并且对风路内配置于外壳前表面侧的热交换器13a倾斜的方向进行了变更。在实施方式2中,以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变更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1是图1的室内热交换器10由2个热交换器13构成、且连结成倒V字形状的情况的图。图11的室内热交换器110的热交换器113a在风路内配置为以从外壳前侧朝向后侧上升的方式倾斜。即,热交换器113a的外壳前侧的端部配置于远离轴流风扇31的位置,热交换器113a的外壳后侧的端部配置于接近轴流风扇31的位置。接水盘151a、151b设置为从下侧将热交换器113的排列成倒V字形状的下端部的2处部位覆盖。在实施方式1中,热交换器113a的外壳前侧的端部配置于接近轴流风扇31的那侧,因此,注水窗80配置于与风扇单元30相同的高度。但是,在实施方式2中,热交换器113a的外壳前侧的端部位于远离轴流风扇31的位置,因此,如图11所示,能够将注水窗80配置于比轴流风扇31靠下侧且位于室内热交换器110的上游的位置。接水盘151a配置于热交换器113a的外壳前侧的端部的下侧。另外,注水窗180配置于热交换器113a的外壳前侧的端部的上方,即使从窗开闭盖181注入水,水也能可靠地朝向热交换器113a的上方滴落。
图12是图1的室内热交换器10连结成M字形状的情况的图。室内热交换器210的热交换器213a~213d以截面形状呈M字形状的方式排列。接水盘251a~251c设置为从下侧将热交换器213排列成M字形状的下端部的3处部位覆盖。与图11的室内热交换器110相同,图12的室内热交换器210的热交换器213a在风路内配置为以从外壳前侧朝向后侧上升的方式倾斜。另外,注水窗280配置于热交换器213a的外壳前侧的端部的上方,即使从窗开闭盖281注入水,水也能可靠地朝向热交换器213a的上方滴落。
(效果)
在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中,室内热交换器110或者室内热交换器210具备热交换器113a、113b、213a~213d,这些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翅片11,它们在外壳左右方向上重叠;以及导热管12,其将翅片11贯通。风路内配置于外壳的前表面侧的热交换器113a、213a在风路内配置为在从外壳的前侧朝向后侧上升的方向上倾斜,注水窗180、280配置为比前侧热交换器113a的下侧端部靠上侧。通过以该方式构成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即使热交换器的形状不同,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即,能够容易地实施接水盘151 以及接水盘251的排水确认。另外,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无需在风扇单元30与室内热交换器110、210之间确保设置注水窗180、280的空间,从而能够使风扇单元30与室内热交换器110、210之间的距离变短。这是因为:在实施方式2中,能够将注水窗180、280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10、210的上下方向的位置配置为处于相同的高度。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小室内机100的上下方向的尺寸。
在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中,室内热交换器110具有多个热交换器113a以及热交换器113b,热交换器113以截面形状形成为上下颠倒的V形状的方式排列。另外,室内热交换器210具有多个热交换器213a~213d,热交换器213以截面形状形成为M形状的方式排列。通过以该方式构成,即使室内热交换器的形态不同,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室内热交换器;11...翅片;12...导热管;13...热交换器;13a...热交换器;13b...热交换器;13c...热交换器;13d...热交换器;15...弹性部件;16a...分隔板;16b...分隔板;16c...分隔板;20...台框;30...风扇单元;31...轴流风扇;32...螺旋桨;33...风扇马达;34...吸入口;35...承口;40...吹出口;41...吹出口;42...吹出口;50...接水盘单元;51...接水盘;51a...接水盘;51b...接水盘;60...前表面面板;61...外观装饰面板;62...前表面风路面板;63...内部面板;64...绝热件;65...风路壁;66...左侧面面板;67...右侧面面板;68...边缘;69...突起;70...电气部件箱;80...注水窗;81...窗开闭盖;82...旋转轴;83...突起;84...壁;84a...壁;84b...壁;84c...壁;85...爪;86...捏手部;90...工具;100...室内机;110...室内热交换器;113...热交换器;113a...热交换器;113b...热交换器;151...接水盘;151a...接水盘;151b...接水盘;180...注水窗;181...窗开闭盖;210...热交换器;213...热交换器;213a...热交换器;213b...热交换器;213c...热交换器;213d...热交换器;251...接水盘;251a...接水盘;251b...接水盘;251c...接水盘;280...注水窗;281...窗开闭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