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发生器,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轻烃燃气发生器。
背景技术:
戊烷俗称为碳五,作为炼油的产物,可以在气化后作为燃气可以满足大气量使用的场合,由于其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不存在其他污染物,是环保型燃料的首选,但是常用的燃气发生器需要将液态气化,需要消耗能量,而碳五的气化点很低,需要的温度不高,在气化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温度被浪费,在燃气运输过程中会损失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在没有收集的情况下就是直接浪费的。
一般的气化加热采用的是直接加热和间接热传递两种方式,直接加热是通过加热介质腔内的加热元件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在将稳定传递到气化罐体上,这样的方式热损失大,气化效果不佳;间接热传递是通过加热管道贯穿在液态碳五中,直接进行热传递进行加热,这样会导致加热稳定不均匀,气化效果也不理想,而气化后的燃气会带走很大一部分热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造成了很严重的浪费,不符合企业节能环保的初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轻烃燃气发生器,将气化碳五所需的热量循环利用,不再将热能直接散发到空气中,有利于提高气化效率,做到高效节能以及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轻烃燃气发生器包括液态碳五储罐、燃气发生器、加热器、空气储气罐和热交换器;所述的空气储气罐上设置有输出气管,所述的输出气管贯穿所述的热交换器,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的燃气发生器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的加热管螺旋向上,固定在所述的燃气发生器的内壁上;所述的加热管的两端贯穿所述的燃气发生器,在所述的燃气发生器外与所述的加热器相连接;所述的输出气管贯穿所述的加热器,连接所述的燃气发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燃气发生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磁性液位计,所述的第一磁性液位计联通所述的燃气发生器,并且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燃气发生器的上部设置有储气罐,所述的储气罐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内部联通,并且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固定连接;所述的储气罐上方设置有燃气输出管,所述的燃气输出管联通所述的储气罐的内部,与所述的储气罐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的热交换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燃气发生器的内部还设有喷气管和气料分配板;所述的喷气管位于所述的输出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的内部,与所述的输出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的气料分配板位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的下部,覆盖所述的燃气发生器,并且周边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气管上设置有若干喷气孔,所述的喷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的喷气管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料分配板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的若干通气孔贯穿所述的气料分配板,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的气料分配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液态碳五储罐上设置有出液管,所述的出液管一端贯通所述的液态碳五储罐,与所述的液态碳五储罐固定连接,另一端贯通所述的燃气发生器的底部,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液态碳五储罐上设置有第二磁性液位计,所述的第二磁性液位计联通所述的液态碳五储罐,并且与所述的液态碳五储罐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交换器位于所述的空气储气罐的上方,与所述的空气储气罐固定连接,内部贯穿所述的输出气管和燃气输出管;所述的输出气管和燃气输出管相互接触,互不联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一种节能型轻烃燃气发生器,在气化碳五时,将压缩空气通过加热器先行预热后输入到燃气放生器中,使得液态碳五与高温气体重复接触,提高气化效果,另外将输出气体的多余热量带回燃气发生器,减少热量损失,达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主视图。
其中:1.液态碳五储罐、2.燃气发生器、3.空气储气罐、4.加热器、5.热交换器、6.输出气管、7.加热管、8.第一磁性液位计、9.第二磁性液位计、10.气料分配板、11.喷气管、12.喷气孔、13.通气孔、14.出液管、15.燃气输出管、16.储气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节能型轻烃燃气发生器包括液态碳五储罐1、燃气发生器2、加热器4、燃气发生器3和热交换器5;所述的燃气发生器3上设置有输出气管6,所述的输出气管6贯穿所述的热交换器5,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的底部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的燃气发生器3中输入空气;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7,所述的加热管7螺旋向上,固定在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的内壁上;所述的加热管7的两端贯穿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在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外与所述的加热器4相连接,用于加热气化碳五,由于与液态碳五直接接触,有效提高气化效率;所述的输出气管6贯穿所述的加热器4,连接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在向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中输入空气的同时加热传输的空气,使得空气在于液态碳五接触时进行热传递,有助于加热均匀,提高热能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磁性液位计8,所述的第一磁性液位计8联通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并且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固定连接,用于监控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中的液面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的上部设置有储气罐16,所述的储气罐16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内部联通,并且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固定连接,用于储存产生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所述的储气罐16上方设置有燃气输出管15,所述的燃气输出管15联通所述的储气罐16的内部,与所述的储气罐16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的热交换器5,通过所述的热交换器5,将输出的燃气混合气体的温度传递至输入的空气上,降低热能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的内部还设有喷气管11和气料分配板10;所述的喷气管11位于所述的输出气管6的一端,位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的内部,与所述的输出气管6固定连接,用于将空气输入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中;所述的气料分配板10位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的下部,覆盖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并且周边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的内壁固定连接,用于筛分空气使其与液态碳五充分接触,传递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气管11上设置有若干喷气孔12,所述的喷气孔12均匀分布在所述的喷气管11的上表面,用于提高空气运输时与液态碳五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料分配板10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13,所述的若干通气孔13贯穿所述的气料分配板10,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的气料分配板10上,用于为空气输入提供通道,并且进一步扩大空气与液态碳五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的液态碳五储罐1上设置有出液管14,所述的出液管14一端贯通所述的液态碳五储罐1,与所述的液态碳五储罐1固定连接,另一端贯通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的底部,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固定连接,用于输出液态碳五。
进一步的,所述的液态碳五储罐1上设置有第二磁性液位计9,所述的第二磁性液位计9联通所述的液态碳五储罐1,并且与所述的液态碳五储罐1固定连接,用于监控所述的液态碳五储罐1中的液面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交换器5位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3的上方,与所述的燃气发生器3固定连接,内部贯穿所述的输出气管6和燃气输出管15;所述的输出气管6和燃气输出管15相互接触,互不联通,提高热交换率,提高热能使用效率。
使用时,液态碳五从所述的液态碳五储罐1中经过所述的出液管14运输至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中,此时所述的空气储气罐3将空气输出,经过所述的热交换器5,将输出的燃气热量带走,再经过所述的加热器4,被所述的加热器4加热,变热的空气经过所述的喷气管11和气料分配板10进入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中,将热量传递给液态碳五,所述的加热器4将加热后的热水通过所述的加热管7在所述的燃气发生器2中进行循环,达到加热液态碳五的目的,从而使其气化,生成空气燃气的混合气体,通过所述的燃气输出管输出,并且在所述的热交换器5中将多余的热量传递给输入的空气,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可以提高热能的利用率,使得整个设备在使用时更高效节能。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