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护套生产线及其牵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缆护套生产线的牵缆装置,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牵缆装置的线缆护套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线缆生产时需要在外围包裹一层护套,一般是先将线缆外侧包裹一层钢带,然后在钢带外侧再挤压一层塑料层。整个过程是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的。整条生产线依次设置放线架、放线舞蹈轮、钢带放线架、钢带轧纹机、冲油机、纵包台、挤塑机、水槽、牵引机、收线舞蹈轮和收线架,所述线缆经过放线架放出后,穿过冲油机,同时钢带从钢带放线架放出经过钢带轧纹机轧纹和冲油机冲油,然后与线缆会合于纵包台处,纵包台将钢带包裹在线缆外侧,包裹完钢带的线缆再经过挤塑机包裹塑料层,具有塑料层的线缆再依次经过水槽、牵引机、收线舞蹈轮和收线架,便完成了对线缆进行护套。其中牵引机牵引着线缆移动,同时带动放线架转动使放线架放线,因为线缆需要拉动放线架,所以线缆承受一定的拉力,即线缆能够被拉直,线缆伸直的程度影响了线缆的挤塑机的均匀性。
[0003]但是在一个放线架上的线缆只剩最后一点后,再经过放线,就会是线缆与脱离放线架,此时线缆不在具有张力,而生产线的挤塑机与放线架之间具有大概20米的距离,所以为了避免浪费,现有技术中常常是需要工作人员牵住线缆的末端,使缆线保持一定的张紧程度。但是人为使力的不均匀会造成线缆护套的直径不均匀,且由于线缆需要的张紧力比较大,所以很容易造成人员伤害。所以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能够代替工作人员牵缆的机械装置
[0004]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提供一种有效的牵缆装置以代替工作人员牵缆,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线缆护套生产线的牵缆装置,该牵缆装置可以代替工作人员牵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牵缆装置的线缆护套生产线。
[0006]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线缆护套生产线的牵缆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上压组件、下压组件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使所述上压组件和所述下压组件对线缆施加预定的夹紧力。
[0008]优选地,所述上压组件包括上压座、与所述上压座固定连接的上转轴、与所述上转轴可转动连接的上导辊以及套在所述上导辊外侧的上压紧带;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压座、与所述下压座固定连接的下转轴、与所述下转轴可转动连接的下导辊以及套在所述下导辊外侧的下压紧带。
[0009]优选地,所述上压组件具有两个所述上导辊,所述上压紧带套在两个所述上导辊上;所述下压组件具有两个所述下导辊,所述下压紧带套在两个所述下导辊上。
[0010]优选地,所述上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上导辊之间且与所述上压座铰接的上压轮;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下导辊之间且与所述下压座铰接的下压轮。
[0011]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压力伸缩缸、导轨和能够相对所述导轨上下滑动的导轨座;所述压力伸缩缸的缸体以及导轨均与所述下压组件相对固定,所述压力伸缩缸的伸缩杆以及所述导轨座均与所述上压组件相对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压力伸缩缸为气缸;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气泵以及连接在所述气泵与所述气缸之间的手动换向阀和调压阀。
[0013]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机架之间还设置有能够带动所述夹持机构上下移动的燕尾上下调节机构,所述燕尾上下调节机构包括燕尾公、燕尾母和调节所述燕尾公与所述燕尾母相对上下移动的第一调节螺母。
[0014]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调节线缆高度的中心导轮以及调节所述中心导轮高低的导轮调节机构,所述导轮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中心导轮相对固定的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块滑动配合的底座、与所述限位块螺纹配合且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的第二调节螺母、与所述底座螺纹配合且末端与所述限位块的侧面相抵的卡紧螺母。
[0015]优选地,还包括用于限制线缆横向移动的侧导辊,所述侧导辊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护套生产线的牵缆装置包括机架和夹持机构,其中夹持机构固定在机架上,机架主要的作用的是将夹持机构固定在预定位置。夹持机构包括上压组件、下压组件和驱动机构,且需要保证的是驱动机构能够使上压组件和下压组件对线缆施加预定的夹紧力。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夹持机构对线缆施加的预定夹紧力的大小应当根据线缆需要的拉力的拉小设定。
[0017]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知道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使夹持机构对线缆能够施加预定的夹紧力,这样当线缆需要相对机架拉动时,因为线缆相对机架移动,且此时夹持机构对线缆施加预定夹紧力,所以会导致有动摩擦力产生,所产生的动摩擦力可能是夹持机构内部部件之间的动摩擦力也可能是线缆与夹持机构之间的动摩擦力。因为动摩擦力的存在,所以使线缆相对机架移动时存在阻力,所以需要对线缆施加大于动摩擦力的力才能使线缆相对机架移动。当动摩擦力与线缆护套生产线中的牵引机对线缆施加的牵引力大小相适时,线缆在移动的过程中,承受到了均匀的拉力。所以该牵缆装置能够代替工作人员牵缆。
[0018]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线缆护套生产线,该线缆护套生产线包括上述任一种牵缆装置,该牵缆装置设置线缆护套生产线的钢带轧纹机与冲油机之间。由于上述的牵缆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牵缆装置的线缆护套生产线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牵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牵缆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标记如下:
[0023]机架1、上压组件2、下压组件3、压力伸缩缸4、导轨5、导轨座6、手动换向阀7、调压阀8、燕尾公9、燕尾母10、第一调节螺母11、中心导轮12、导轮调节机构13、侧导棍14、上压座21、上转轴22、上导辊23、上压紧带24、上压轮25、下压座31、下转轴32、下导辊33、下压紧带34、下压轮35、限位块131、底座132、第二调节螺母133、卡紧螺母13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缆护套生产线的牵缆装置,以代替工作人员牵缆。
[00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牵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牵缆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护套生产线的牵缆装置,该牵缆装置包括机架I和夹持机构,其中夹持机构固定在机架I上,机架I主要的作用的是将夹持机构固定在预定位置,在整个线缆护套生产线上一般是将机架I放置在钢带轧纹机和冲油机之间。夹持机构包括上压组件2、下压组件3和驱动机构,且需要保证的是驱动机构能够使上压组件2和下压组件3对线缆施加预定的夹紧力。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使夹持机构对线缆能够施加预定的夹紧力,这样当线缆需要相对机架I拉动时,因为线缆相对机架I移动,且此时夹持机构对线缆施加预定夹紧力,所以会导致有动摩擦力产生,所产生的动摩擦力可能是夹持机构内部部件之间的动摩擦力也可能是线缆与夹持机构之间的动摩擦力。因为动摩擦力的存在,所以使线缆相对机架I移动时存在阻力,所以需要对线缆施加大于动摩擦力的力才能使线缆相对机架I移动。当动摩擦力与线缆护套生产线中的牵引机对线缆施加的牵引力大小相适时,线缆在移动的过程中,承受到了均匀的拉力。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从以上描述中也可以看出,夹持机构对线缆施加的预定夹紧力的大小应当根据能需要产生的动摩擦力的大小设定,而动摩擦力的大小根据线缆需要的拉力的拉小设定。
[0028]为了防止线缆磨损,最好不应当使线缆直接与夹持机构相对移动,夹持机构上与线缆相接触的部位,不与线缆之间不有相对摩擦。基于此在上压组件2和下压组件3内分别增加了一个压紧带,压紧带一般使用的是皮带,压紧带呈环状,压紧带外侧与线缆相对静止,即线缆能够带动压紧带转动,使动摩擦力产生于上压组件2的内部以及下压组件3的内部。具体的可以对上压组件2和下压组件3做如下设计。夹持机构中的上压组件2具有上压座21、与上压座21固定连接的上转轴22、与上转轴22可转动连接的上导辊23以及套在上导辊23外侧的上压紧带24,夹持机构中的下压组件3具有下压座31、与下压座31固定连接的下转轴32、与下转轴32可转动连接的下导辊33以及套在下导辊33外侧的下压紧带34。从上述可以看出:因为上导辊23可以相对上转轴22转动且下导辊33可以相对下转轴32转动,又因为上导辊23与上转轴22之间存在支撑力且下导辊33下转轴32之间存在支撑力,所以上导辊23与上转轴22之间且下导辊33下转轴32之间均存在动摩擦力;上导辊23与下导辊33因为分别跟随上压紧带24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