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硅胶炼胶机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363357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开放式硅胶炼胶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放式硅胶炼胶机。



背景技术:

在硅胶制造行业广泛使用的是开放式炼胶机,其结构包括:支架,在支架上支撑有相互平行的前、后辊筒用于挤压胶料,在前、后辊轮的上方设置有翻料装置。由于前、后辊筒是以不同的线速度(固定速度)相对回转的,胶料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被拉入辊距,由于两辊间隙的缩小,使胶料受到强烈地挤压和剪切,橡胶大分子在机械断链的同时发生氧化断链,从而增加可塑度,达到链胶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对硅胶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多元化需求,对硅胶材质也有多种不同要求,则需的辊筒之间的间距也不相同,现有更换手段往往是通过人手工拆、装实现的,效率低,间距调试时间长,影响加工进度,增加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开放式硅胶炼胶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操作且能快速调间距的开放式硅胶炼胶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放式硅胶炼胶机,包括底座、电机、减速机、齿轮组、固定支架、前辊筒和后辊筒,还包括变形支架和小辊筒,所述变形支架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前辊筒和后辊筒的左右两侧轴枢接形成一个可变形的平行四边形,所述前辊筒的输入轴与左右固定支架枢接,所述小辊筒设于所述变形支架上与所述前辊筒水平方向接触配 合。

优选的,所述变形支架包括上横杆、下横杆、左竖杆和右竖杆,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平行于地面方向设置,且两者相互平行,所述左竖杆和右竖杆分别铰接与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两端,所述前辊筒和小辊筒设于所述上横杆,所述后辊筒设于所述下横杆。

优选的,所述前辊筒设于所述上横杆从左竖杆起偏移三分之一处,所述后辊筒设于所述下横杆从左竖杆起偏移三分之一处。

优选的,还包括活动插销,所述下横杆上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活动插销贯通所述固定支架在所述插孔内活动设置。

优选的,所述小辊筒的外径小于后辊筒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上横杆与前辊筒的枢接孔的孔径大于前辊筒的输入轴的外径,所述下横杆与后辊筒的枢接孔的孔径大于后辊筒的轴径。

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减速机与齿轮轴相连,所述齿轮轴输出轴与前辊筒的输入轴相连。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放式硅胶炼胶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可活动变形的变形支架来改变两辊筒之间的间距,实现快速调节的目的,不影响生产,提高加工效率;

二、在所述下横杆上开有多方位调节的插孔,通过活动插销与之配合实现变形支架变形后的固定,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放式硅胶炼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侧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侧方向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 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放式硅胶炼胶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侧方向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开放式硅胶炼胶机包括底座1、电机2、减速机3、齿轮组4、固定支架5、变形支架6、前辊筒7、后辊筒8、小辊筒9、活动插销10和插孔11。

所述底座1为整个设备的基座,其他设备均安装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1具有绝缘层,具有电绝缘的安全保障性,避免发生漏电,保护操作人员不被触电,提高安全性。

在底座1上设置的所述电机2、减速机3和齿轮组4相互连接,所述齿轮组4输出轴与前辊筒7的输入轴相连。电机2为动力来源,通过减速机3和齿轮轴4减速后,其将动力传递给所述前辊筒7,所述前辊筒7旋转,并带动后辊筒8一同旋转。

所述固定支架5竖直方向设置固定于底座1上,用于固定并支撑变形支架6、前辊筒7、后辊筒8和小辊筒9。所述固定支架5的数量为两个,间隔设置于前辊筒7的输入轴两端。固定支架5布置在前辊筒7输入轴的轴心处,也即前辊筒7输入轴一直贯通变形支架6和固定支架5。

所述变形支架6包括上横杆61、下横杆62、左竖杆63和右竖杆64。所述上横杆61和下横杆62平行于地面方向设置,且两者相互平行,所述左竖杆63和右竖杆64分别铰接与所述上横杆61和下横杆62的两端,所述前辊筒7和小辊筒9设于所述上横杆61,所述后辊筒8设于所述下横杆61。

具体为:所述前辊筒7设于所述上横杆61从左竖杆63起偏移三分之一处。所述小辊筒9与前辊筒7接触配合,即所述前辊筒7可带动小辊筒9一同旋转。所述后辊筒8设于所述下横杆61从左竖杆63起偏移三分之一处。

所述变形支架6变形前,即所述左竖杆63和右竖杆64垂直于地 面状态时,胶料通过前辊筒7和后辊筒8之间并进行挤压,所述前辊筒7为主动力,后辊筒8为从动力。

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其中,图3为图1的左侧方向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下横杆61上设有多个插孔11,上横杆61、下横杆62、左竖杆63和右竖杆64构成了一个可变形的平行四边形,当需要变换间距用于挤压薄胶料时,向右推动下横杆62,直到所述后辊筒8与小辊筒9之间的间隙满足需要时,将活动插销10插入对应的插孔11位置处,活动插销10在固定支架5和下横杆61之间形成限位连接,由此固定好变形支架6的位置,便于将胶料在前辊筒7和后辊筒8之间,或者后辊筒8和小辊筒9之间进行挤压加工。

这时,前辊筒7仍然为动力来源,它与小辊筒9接触配合,即所述前辊筒7将动力输送给小辊筒9,胶料经过小辊筒9和后辊筒8之间时,后辊筒8从动,由此实现挤压。

小辊筒9的外径小于后辊筒8的外径。其小辊筒9的外径小于取决于变形支架6变形后于后辊筒8之间的间隙,也即取决于胶料加工的厚度来定。也可以在上横杆61上布置多个直接或间接与前辊筒7结合接触的小辊筒,可推动所述下横杆61左或右变换位置,以实现后辊筒8和不同外径的小辊筒接触,满足不同厚度胶料的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横杆61与前辊筒7的枢接孔的孔径大于前辊筒7的输入轴的外径,所述下横杆62与后辊筒8的枢接孔的孔径大于后辊筒8的轴的轴径,即其具有够大的间隙,只用于调整后辊筒8的位置,不会出现在前辊筒7和后辊筒8旋转时,带动所述变形支架6一同旋转的现象,加工更加安全。

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变形支架6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于前辊筒7和后辊筒8左右两侧轴枢接,后辊筒8的轴不与所述固定支架5接触,便于下横杆61带动后辊筒8沿上横杆61变换形状。两侧都用活动插销10固定变形支架6的位置,以提高其稳固性,避免产生扭矩变形。

所述上横杆61和下横杆62、所述左竖杆63和右竖杆64的长度 可相等或不等,都满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放式硅胶炼胶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可活动变形的变形支架来改变两辊筒之间的间距,实现快速调节的目的,不影响生产,提高加工效率;

二、在所述下横杆上开有多方位调节的插孔,通过活动插销与之配合实现变形支架变形后的固定,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节省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