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上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
背景技术:
在抓取不同尺寸、材料的的内饰件时,需要人工逐个调整抓料臂的位置,或同时需要更换抓料臂上的抓料机构,进而需要预留人工的操作空间。此外,需要人工调整内饰件的位置。
因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满足现代自动化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不需要手工调整,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本发明一种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的技术方案包括:
机架、升降平台、抓料机械手、校正台车和输送网车,所述升降平台、所述抓料机械手和所述校正台车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平台用于放置上料台车,所述升降平台与所述抓料机械手的间距可调;所述抓料机械手和所述校正台车选择性的位于所述输送网车上方。
优选的,在上述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的技术方案中,
处于抓料状态时,所述抓料机械手位于所述上料台车上方并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升降平台的方向移动,所述校正台车位于所述升降平台外围并位于所述输送网车上方;处于输料状态时,所述抓料机械手水平移动至所述输送网车上方,所述校正台车水平移动至所述上料台车上方。
优选的,在上述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的技术方案中,
所述抓料机械手包括直线导轨运动副和若干抓料臂;所述抓料臂间隔设置在直线导轨运动副上,且若干所述抓料臂中的任一个或任多个在所述直线导轨运动副上的位置可调。
优选的,在上述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的技术方案中,
还包括螺杆组件和旋转驱动装置,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抓料臂各对应一所述螺杆组件,两个所述螺杆组件均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的技术方案中,
两个所述螺杆组件的旋向相反。
优选的,在上述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的技术方案中,
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抓料臂上设有第一特征件,所述第一特征件与所述螺杆组件连接,且所述第一特征件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在上述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的技术方案中,
各所述抓料臂上均设有真空吸料机构和/或插针抓料机构。
优选的,在上述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的技术方案中,
所述插针抓料机构包括两个气缸和与分别与两个气缸一一连接的两组插针,所述气缸驱动两组所述插针伸出或缩回,用于抓取或放开内饰件原材料。
优选的,在上述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的技术方案中,
所述校正台车包括水平放置的校正板,所述校正板的四周对称设有长方向校正对中机构和宽方向校正对中机构,两组所述长方向校正对中机构和两组所述宽方向校正对中机构均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校正板中心的方向移动。
优选的,在上述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的技术方案中,
所述校正板的四周设有沿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延伸的空槽,所述长方向校正对中机构和宽方向校正对中机构为可滑动的伸入所述空槽并凸出于所述校正板表面的空槽。
上述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的工作原理为:
人工将存放内饰件原材料的上料台车放置在升降平台上,抓料机械手下降取料,取料结束后根据取料的位置决定升降平台是否升降;抓料机械手抓料后上升,然后水平移动至校正台车上方,校正台车位于输送网车上方;抓料机械手下降将内饰件原材料放置在校正台车上表面后,抓料机械手上升停留在校正台车上方,校正台车校正内饰件原材料;当校正台车校正材料完成后,抓料机械手下降再次取校正好的内饰件原材料后上升,此时校正台车移动至上料台车的上方,抓料机械手再次下降将校正好的内饰件原材料放置在输送网车上;抓料机械手上升后移动至上料台车上方,同时校正台车移动至输送网车上方。整个工作过程不需要手工调整,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的结构图;
图2为一种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不需要手工调整,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一种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的技术方案包括:
机架、升降平台、抓料机械手、校正台车和输送网车,升降平台用于放置上料台车;
升降平台、抓料机械手、校正台车活动设置在机架上,如升降平台可在机架上沿靠近或远离抓料机械手的方向移动,同时抓料机械手也可在机架上沿靠近或远离升降平台的方向移动,通过升降平台和/或抓料机械手的移动实现升降平台与抓料机械手的间距可调;
抓料机械手和校正台车选择性的位于输送网车上方,输送网车位于升降平台的外围,抓料机械手除了可沿靠近或远离升降平台的方向移动外,也可沿靠近或远离输送网车的方向移动,校正台车可在上料台车和输送网车之间往复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校正台车需要对内饰件原材料进行校正时,抓料机械手、校正台车、输送网车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三者在竖直面上重合;处于抓料状态时,抓料机械手位于上料台车上方并可沿靠近或远离升降平台的方向移动,此时校正台车位于升降平台外围并位于输送网车上方;处于输料状态时,抓料机械手水平移动至输送网车上方,此时校正台车水平移动至上料台车上方。通过校正台车和抓料机械手的不同的运动轨迹,实现抓料、校正和下料。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详细阐述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
如图所示,具体包括机架6,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和活动设置在机架6上的升降平台1、抓料机械手3、校正台车4;升降平台1用于放置上料台车2,可沿靠近或远离抓料机械手3的方向移动;处于抓料状态时,抓料机械手3位于上料台车2的上方并可沿靠近或远离升降平台1的方向移动,校正台车4位于升降平台1外围并位于输送网车5的上方;处于校正状态时,抓料机械手3、校正台车4、输送网车5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三者在竖直面上重合处于输料状态时,抓料机械手3水平移动至输送网车5的上方,校正台车4水平移动至上料台车2的上方。
下面分别说明升降平台1、上料台车2、抓料机械手3和校正台车4。
(一)升降平台1、上料台车2
升降平台1活动设置在机架6上,如图2箭头所示,升降平台1可沿机架6上下移动。人工将存放内饰件原材料的上料台车2放置在升降平台1上,抓料机械手3下降取料,取料结束后根据取料的位置决定升降平台1是否升降。
(二)抓料机械手3
如图2箭头所示,抓料机械手3可沿箭头所示方向上下移动或水平移动。
抓料机械手3的结构具体可以包括:直线导轨运动副和若干抓料臂;若干抓料臂间隔设置在直线导轨运动副上,各抓料臂上均设有真空吸料机构和/或插针抓料机构;若干抓料臂中的任一个或任多个在直线导轨运动副上的位置可调,用于根据不同尺寸的内饰件原材料调节多个抓料臂之间的总长度,从而适应多种不同规格尺寸内饰件原材料。
在上述抓料机械手3中,可限定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抓料臂在直线导轨运动副上的位置可调,具体可以为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抓料臂各分别与一螺杆组件连接,两个螺杆组件还均与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旋转驱动装置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螺杆组件转动,从而实现两个抓料臂可沿靠近或远离中心抓料臂的方向移动,两个螺杆组件的旋向相反。再次重复说明的是,抓料臂的数量不局限于图示的六个,且不局限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抓料臂移动,可根据实际需要抓取的内饰件原材料的尺寸设置任一个或任多个抓料臂的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驱动装置可放置在直线导轨运动副上;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抓料臂上设有第一特征件,第一特征件与旋转驱动装置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螺杆组件一端设置在旋转驱动装置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特征件上,从而带动最外侧的两个抓料臂移动。从空间位置关系来看,螺杆组件位于抓料臂的上方,不会影响其他抓料臂的工作。
任意一个或任意多个抓料臂上可设置到位检测装置,到位检测装置具体包括弹性探针、与弹性探针连接的感应盘、选择性的与感应盘断开或闭合的接近开关。当本实施例中的适应多种规格尺寸内饰件的高效节能上料抓手下行至弹性探针接触到内饰件原材料时会压缩弹簧带动感应盘后退,使接近开关产生信号,从而确认下降已经到位。因为上料台车上内饰件原材料的量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变,这就确定了上料抓手每次下行抓料的位置都不相同,这就需要到位检测装置来确定抓手每次下降抓料的高度。
各抓料臂上均设有若干抓料机构,抓料机构根据内饰件原材料的材质不同,可为真空吸料机构(图中未示出)和/或插针抓料机构。可以理解的是,抓料臂上可单独设置真空吸料机构,也可单独设置插针抓料机构,也可设置真空吸料机构和插针抓料机构的组合。如当内饰件原材料为光滑面时,可通过真空吸料机构的吸盘的吸附作用实现内饰件原材料的上料;当内饰件原材料为非光滑面时,通过插针抓料机构的抓取实现内饰件原材料的上料。插针抓料机构具体包括两个气缸和两组插针,每一组插针对应一气缸,两组插针倾斜交叉设置,即两组插针所在平面均与内饰件原材料所在平面呈一定夹角。上述插针抓料机构的每一个气缸可驱动对应的插针伸出或缩回,从而抓取或放开内饰件原材料。当两组插针同时抓取内饰件原材料时,两组插针与内饰件原材料围成一三角形结构,利于抓取过程中的稳定性。
(三)校正台车4
抓料机械手3抓料后上升,然后水平移动至校正台车4上方,抓料机械手3下降将内饰件原材料放置在校正台车4上方,抓料机械手3上升复位,校正台车4校正内饰件原材料。
校正台车4具有包括水平放置的校正板,如图2中箭头所示,校正板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当校正台车4位于输送网车5的上方时,抓料机械手3抓取内饰件原材料后移动至校正台车4的上方,然后抓料机械手3放开内饰件原材料,使其落在校正台车4的上表面后进行校正。
如图1所示,校正台车4包括一水平放置的校正板,校正板的外围设有可沿靠近或远离中心的方向移动的校正对中机构。具体的,当校正板为一矩形板时,校正板的四周对称设有长方向校正对中机构和宽方向校正对中机构,校正板的四周设有沿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延伸的空槽,长方向校正对中机构和宽方向校正对中机构为可滑动的伸入空槽并选择性的凸出于校正板表面的空槽。上述两组长方向校正对中机构和两组宽方向校正对中机构均可沿靠近或远离校正板中心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内饰件原材料的校正。
当校正台车4校正材料完成后,抓料机械手3下降再次取校正好的内饰件原材料后上升复位,此时校正台车4移动至上料台车2的上方,抓料机械手3再次下降将校正好的内饰件原材料放置在输送网车5上,抓料机械手3上升复位并移动至上料台车2的上方,校正台车4移动至输送网车5的上方。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