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时避免产生熔合痕的模具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188704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注塑时避免产生熔合痕的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注塑时避免产生熔合痕的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注塑的核心部分为注塑模具、注塑工艺和原材料。其中:

一、注塑模具

1.若模具型腔加工不良,如有伤痕、微孔、磨损、粗糙等不足,势必会反应到塑件上,使塑件光泽不良,对此,要精心加工模具,使型腔表面有较小的粗糙度,必要时可抛光镀铬。

2.若型腔表面有油污、水渍,或脱模剂使太多,会使塑件表面发暗、没有光泽,对此,要及时清除油污和水渍,并限量使用脱模剂。

3.若塑件脱模斜度太小,脱模困难,或脱模时受力过大,使塑件表面光泽*佳,对此,要加大脱模斜度。

4.若模具排气不良,过多气体停留在模型内,也导致光泽不良,对此,要检查和修正模具排气系统。

5.若浇口或流道截面积过小或突然变化,熔体在其中流动时受剪力作用太大,呈湍流动态流动,导致光泽不良,对此,应适当加大浇口和流道截面积。

二、注塑工艺

1.若注射速度过偏小,塑件表面不密实,显现光泽不良,对此,可适当提高注射速度。

2.对于厚壁塑件,如冷却不充分,其表面会发毛,光泽偏暗,对此,应改善冷却系统。

3.若保压压力不足,保压时间偏短,使塑件密度不够而光泽不良,对此,应增大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

4.若熔体温度过低,使得流动性较差,易导致光泽不良,对此,应适当提高熔体温度。

5.对于结晶树脂,如pe、pp、pom等制作的塑件,如冷却不均匀会导致光泽不良,对此,应改善冷却系统,使之均匀冷却。

6.若注射速度过大,而浇口截面积又过小,则浇品附近会发暗而光泽不良,对此,可适当降低注射速度和增大浇口截面积。

三、原材料

1.原材料粒度差异较大,使得难以均匀塑化,而光泽不良,对此,应将原材料进行筛分处理。

2.原料中再生料或水口料加入太多,影响熔体的均匀塑化而光泽不良,对此,应减少再生料或水口料加入量。

对于工业外观塑件产品,中间一般需要有嵌入显示面板,所以这件塑件会设计成通框。由于产品的体积比较大且厚底小,用单点进胶无法充饱满,一般用多点进胶。而采用多点式进胶时,由于模具温度为50℃-60℃,而熔融体的温度在200℃-300℃,进胶后,熔融体在型腔中流动,会使先期进入型腔中的熔融体温度降低,进而会在熔融体的结合处产生温差,并会因温差原因而在产品上产生明显的熔合痕,熔合痕不仅会影响注塑产品的外观,还会造成产品强度不足,及其容易致使产品在熔合痕部位裂开,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注塑时避免产生熔合痕的模具,解决多点进胶时,会在几股熔体结合处因温差原因而产生熔合痕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注塑时避免产生熔合痕的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在后模上靠近前模的端面上设置有成形台,前模与后模配合时,成形台位于前模中,且熔融体从前模中心线处流入成形台上远离后模的端面上,并经由导胶槽的多个进胶点流入前模和后模之间的型腔中,在相邻两个进胶点之间均设置有顶槽和底槽,所述顶槽位于成形台上远离后模的端面上,在成形台上远离后模的端面上设置有一端与顶槽连通的导流孔ⅰ;所述底槽位于后模上靠近前模的端面上,在后模上靠近前模的端面上设置有一端与底槽连通的导流孔ⅱ;注胶时,最先通过各个进胶点进入型腔中的熔融体经由导流孔ⅰ的另一端流入顶槽中或者经由导流孔ⅱ进入底槽。

通过设置顶槽、导流孔ⅰ、底槽和导流孔ⅱ,以使最先通过各个进胶点进入型腔中的熔融体经由导流孔ⅰ的另一端流入顶槽中或者经由导流孔ⅱ进入底槽,将温度降低的熔融体排入顶槽或底槽中,以便于熔融体在型腔中接触相融并成形产品时温差小,以避免温差过大导致熔合痕的产生,进而高了产品强度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孔ⅰ和导流孔ⅱ均为弧形孔,导流孔ⅰ的一端与顶槽的槽底连通,导流孔ⅰ的另一端与成形台上远离后模的端面上靠近其边线的一端连通;所述导流孔ⅱ的一端与底槽的槽底连通,导流孔ⅱ的另一端与后模上靠近前模的端面上靠近成形台的一端连通。

将导流孔ⅰ和导流孔ⅱ均为弧形孔,便于产品出模时,产品边缘与位于导流孔ⅰ和导流孔ⅱ中的料体自动断开,无需后期人力切断,减少后期制作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孔ⅰ的孔径从与顶槽槽底连通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导流孔ⅱ的孔径从与底槽槽底连通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顶槽和底槽的开口尺寸均大于槽底尺寸。

导流孔ⅰ和导流孔ⅱ上靠近熔融体进入的一端孔径均比另一端大,不仅便于低温的熔融体流入导流孔中,且当完成进胶后,避免位于顶槽和底槽中的熔融体回流。

进一步地,所述导胶槽位于成形台上远离后模的端面上,且导胶槽为x形,所述进胶点有四个,分别位于导胶槽的四个末端上;

在前模上靠近后模的端面上设置有成形槽,在成形槽的槽底设置有挡料台,在前模的中线处设置有进胶孔,前模与后模配合时,成形台位于成形槽中,挡料台压在成形台上,并将导胶槽和顶槽覆盖住;同时熔融体从进胶孔流入导胶槽的中心,在经由导胶槽和进胶点进入型腔。

进一步地,在所述导胶槽的末端均设置有喇叭槽,所述喇叭槽的小端与导胶槽连接,喇叭槽的大端与型腔连通。由于注胶的压力极大,喇叭槽的不仅设置利于熔融体的导向,还避免即将完成注胶时,在进胶点处应力过大。

进一步地,在所述挡料台上靠近成形台的端面上设置有挡料块,当前模与后模配合时,挡料块与导胶槽配合,且挡料块与导胶槽之间有用于流通熔融体的间隙。挡料台的设置避免熔融体在即将完成注胶时,流入成形台和前模之间,并且挡料块的设置,使熔融体仅能沿着导胶槽的槽壁流动,而不会在极大的注胶的压力作用下,从挡料台和成形台之间的接触面溢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注塑时避免产生熔合痕的模具,通过设置顶槽、导流孔ⅰ、底槽和导流孔ⅱ,以使最先通过各个进胶点进入型腔中的熔融体经由导流孔ⅰ的另一端流入顶槽中或者经由导流孔ⅱ进入底槽,将温度降低的熔融体排入顶槽或底槽中,以便于熔融体在型腔中接触相融并成形产品时温差小,以避免温差过大导致熔合痕的产生,进而高了产品强度和使用寿命;

2、本发明注塑时避免产生熔合痕的模具,由于注胶的压力极大,喇叭槽的不仅设置利于熔融体的导向,还避免即将完成注胶时,在进胶点处应力过大;

3、本发明注塑时避免产生熔合痕的模具,挡料台的设置避免熔融体在即将完成注胶时,流入成形台和前模之间,并且挡料块的设置,使熔融体仅能沿着导胶槽的槽壁流动,而不会在极大的注胶的压力作用下,从挡料台和成形台之间的接触面溢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前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后模的俯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为沿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6为顶槽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底槽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进胶槽与挡料块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出模前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合模状态的本发明。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前模,2-后模,3-成形台,4-导胶槽,5-进胶点,6-顶槽,7-底槽,8-导流孔ⅰ,9-导流孔ⅱ,10-成形槽,11-挡料台,12-进胶孔,13-喇叭槽,14-挡料块,15-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11所示,本发明注塑时避免产生熔合痕的模具,包括前模1和后模2,在后模2上靠近前模1的端面上设置有成形台3,前模1与后模2配合时,成形台3位于前模1中,且熔融体从前模1中心线处流入成形台3上远离后模2的端面上,并经由导胶槽4的多个进胶点5流入前模1和后模2之间的型腔中,在相邻两个进胶点5之间均设置有顶槽6和底槽7,所述顶槽6位于成形台3上远离后模2的端面上,在成形台3上远离后模2的端面上设置有一端与顶槽6连通的导流孔ⅰ8;所述底槽7位于后模2上靠近前模1的端面上,在后模2上靠近前模1的端面上设置有一端与底槽7连通的导流孔ⅱ9;注胶时,最先通过各个进胶点5进入型腔中的熔融体经由导流孔ⅰ8的另一端流入顶槽6中或者经由导流孔ⅱ9进入底槽7。

通过设置顶槽6、导流孔ⅰ8、底槽7和导流孔ⅱ9,以使最先通过各个进胶点5进入型腔中的熔融体经由导流孔ⅰ8的另一端流入顶槽6中或者经由导流孔ⅱ9进入底槽7,将温度降低的熔融体排入顶槽6或底槽7中,以便于熔融体在型腔中接触相融并成形产品时温差小,以避免温差过大导致熔合痕的产生,进而高了产品强度和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发明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11所示,本发明注塑时避免产生熔合痕的模具,所述导流孔ⅰ8和导流孔ⅱ9均为弧形孔,导流孔ⅰ8的一端与顶槽6的槽底连通,导流孔ⅰ8的另一端与成形台3上远离后模2的端面上靠近其边线的一端连通;所述导流孔ⅱ9的一端与底槽7的槽底连通,导流孔ⅱ9的另一端与后模2上靠近前模1的端面上靠近成形台3的一端连通。

将导流孔ⅰ8和导流孔ⅱ9均为弧形孔,便于产品出模时,产品边缘与位于导流孔ⅰ8和导流孔ⅱ9中的料体自动断开,无需后期人力切断,减少后期制作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孔ⅰ8的孔径从与顶槽6槽底连通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导流孔ⅱ9的孔径从与底槽7槽底连通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顶槽6和底槽7的开口尺寸均大于槽底尺寸。

导流孔ⅰ8和导流孔ⅱ9上靠近熔融体进入的一端孔径均比另一端大,不仅便于低温的熔融体流入导流孔中,且当完成进胶后,避免位于顶槽6和底槽7中的熔融体回流。

实施例3

本发明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11所示,本发明注塑时避免产生熔合痕的模具,所述导胶槽4位于成形台3上远离后模2的端面上,且导胶槽4为x形,所述进胶点5有四个,分别位于导胶槽4的四个末端上;

在前模1上靠近后模2的端面上设置有成形槽10,在成形槽10的槽底设置有挡料台11,在前模1的中线处设置有进胶孔12,前模1与后模2配合时,成形台3位于成形槽10中,挡料台11压在成形台3上,并将导胶槽4和顶槽6覆盖住;同时熔融体从进胶孔12流入导胶槽4的中心,在经由导胶槽4和进胶点5进入型腔。

进一步地,在所述导胶槽4的末端均设置有喇叭槽13,所述喇叭槽13的小端与导胶槽4连接,喇叭槽13的大端与型腔连通。由于注胶的压力极大,喇叭槽13的不仅设置利于熔融体的导向,还避免即将完成注胶时,在进胶点5处应力过大。

进一步地,在所述挡料台11上靠近成形台3的端面上设置有挡料块14,当前模1与后模2配合时,挡料块14与导胶槽4配合,且挡料块14与导胶槽4之间有用于流通熔融体的间隙。挡料台11的设置避免熔融体在即将完成注胶时,流入成形台3和前模1之间,并且挡料块14的设置,使熔融体仅能沿着导胶槽4的槽壁流动,而不会在极大的注胶的压力作用下,从挡料台1和成形台3之间的接触面溢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