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封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塑件往往带有嵌件,这就需要注塑时,在模具内部安放嵌件,通过模内吸气将嵌件吸附在模仁内,以达到成型后将嵌件植入产品的目的。
目前,生产模具与吸块设计为一体式结构无法活动、无法封闭,嵌件放置后,合模滑块前进靠破嵌件来实现定位,嵌件定位后注塑机射出熔融树脂填充型腔包裹嵌件形成塑件,因嵌件处封胶位为线性封胶比较薄弱容易损伤,并且封胶位嵌件靠破,预留间隙在反复靠破中易发生轻微变动,一般软体嵌件靠破处预留间隙为0.03mm在反复靠破后间隙会缓慢变大,间隙变大后熔融后的树脂会进入吸气孔内空间,导致吸气孔堵死。一般新开机模具持续生产1-2天就会发生吸气孔进胶导致不良率急剧上升,而且清理比较麻烦,造成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封胶注塑模具,旨在解决吸气孔易堵塞的问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封胶注塑模具,所述动封胶注塑模具包括后模仁、前模仁、及入子结构,所述入子结构包括呈L形的封胶入子和固定座,所述封胶入子包括长臂、与所述长臂固定连接的短臂,在所述长臂内侧面上设有凹槽状的入子气道,在所述短臂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并排的凹槽状入子气孔,所述入子气孔的第一端与所述短臂外侧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入子气孔的第二端通过设置在所述短臂内侧面上、所述长臂内侧面上的中间凹槽与所述入子气道连通;
在所述后模仁上设有与所述长臂形状相适配且贯通所述后模仁的滑道,所述短臂设置在所述后模仁与所述前模仁之间,所述长臂穿过所述滑道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长臂可在所述滑道内滑动,在所述滑道侧部的所述后模仁部分上设有可插入所述短臂端面上的入子气孔、所述短臂内侧面上的中间凹槽内的凸块、在所述后模仁上设有与所述入子气道连通的吸气通道;或者,在所述前模仁上设有与所述长臂形状相适配且贯通所述前模仁的滑道,所述短臂设置在所述后模仁与所述前模仁之间,所述长臂穿过所述滑道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长臂可在所述滑道内滑动,在所述滑道侧部的所述前模仁部分上设有可插入所述短臂端面上的入子气孔、所述短臂内侧面上的中间凹槽内的凸块、在所述前模仁上设有与所述入子气道连通的吸气通道。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入子气道与所述短臂内侧面之间的所述长臂内侧面部分上设有与所述入子气道并排的凹槽状辅助气道,在所述辅助气道与所述入子气道之间设有连通槽,所述中间凹槽与所述辅助气道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入子气孔并排设有三个,对应的所述中间凹槽也设置有三个,一个所述入子气孔一个所述中间凹槽连通,每个所述中间凹槽分别与所述辅助气道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固定座上还固定连接有辅助回位针,所述辅助回位针的端部插入到所述后模仁与所述前模仁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封胶入子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封胶入子的短臂端面背离设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合模前将嵌件放置到封胶入子的短臂端面处,通过吸气通道、入子气道、中间凹槽、及入子气孔将嵌件吸在短臂端面处;然后合模,通过前模仁上的合模销插入后模仁上的合模滑块内,推动合模滑块向短臂端面处移动、同时前模仁推动短臂向后模仁处移动,嵌件夹持在合模滑块与短臂端面之间,凸块插入入子气孔、中间凹槽内将整个通道截断,此时合模完成,再往型腔内注塑熔融后的树脂注塑成型,这样可以防止将吸气孔易堵塞,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入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入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入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封胶注塑模具合模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封胶注塑模具合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长臂,12、短臂,13、入子气道,14、入子气孔,15、安装缺口,16、辅助气道,17、连通槽,18、固定座,19、辅助回位针,21、后模仁,22、前模仁,23、合模滑块,24、合模销,25、凸块,31、嵌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图1至图6可知,该自动封胶注塑模具包括后模仁21、前模仁22、以及入子结构;入子结构包括呈L形的封胶入子和固定座18,定义L形的封胶入子所包围的一侧为内侧,与其相对的另一侧为外侧,封胶入子包括长臂11、与长臂11固定连接的短臂12,在长臂11内侧面上设有凹槽状的入子气道13,在短臂12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并排的凹槽状入子气孔14,该入子气孔14的第一端与短臂12外侧面之间留有间距,该入子气孔14的第二端通过设置在短臂12内侧面上、长臂11内侧面上的中间凹槽与入子气道13连通,在后模仁21上设有与长臂11形状相适配且贯通后模仁21的滑道,短臂12设置在后模仁21与前模仁22之间,长臂11穿过后模仁21上的滑道与固定座18固定连接,长臂11可在滑道内滑动,在滑道侧部的后模仁21部分上设有可插入短臂12端面上的入子气孔14、短臂12内侧面上的中间凹槽内的凸块25、在后模仁21上设有与入子气道13连通的吸气通道。
由图4、图5可知,合模前将嵌件31放置到封胶入子的短臂12端面处,通过吸气通道、入子气道13、中间凹槽、及入子气孔14将嵌件31吸在短臂12端面处;然后合模,通过前模仁22上的合模销24插入后模仁21上的合模滑块23内,推动合模滑块23向短臂12端面处移动、同时前模仁22推动短臂12向后模仁21处移动,嵌件31夹持在合模滑块23与短臂12端面之间,凸块25插入入子气孔14、中间凹槽内将整个通道截断,此时合模完成,再往型腔内注塑熔融后的树脂注塑成型,这样可以防止将吸气孔易堵塞,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在入子气道13与短臂12内侧面之间的长臂11内侧面部分上设有与入子气道13并排的凹槽状辅助气道16,在辅助气道16与入子气道13之间设有连通槽17,每个中间凹槽分别与辅助气道16连通,这样可以增大通道的面积,能够保持稳定的负压;具体的说,入子气孔14并排设有三个,每个均通过一个中间凹槽与辅助气道16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封胶入子设置有两个,两个封胶入子的短臂12端面背离设置,两个封胶入子的长臂11分别与固定座18固定连接。为了便于长臂11固定连接,在长臂11的侧面上设有由长臂11端部向短臂12一侧延伸的安装缺口15,这样可以保持连接处的外形形状一致性,可以顺畅的在滑道内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固定座18上还固定连接有辅助回位针19,该辅助回位针19的端部穿过后模仁21插入到后模仁21与前模仁22之间,可以辅助封胶入子的回位。具体的说,回位针19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封胶入子所在面的两侧。
当然,也可以将滑道设置在前模仁22上,长臂11穿过前模仁22上的滑道与固定座18固定连接,在前模仁22上设有与入子气道13连通的吸气通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