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38048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电梯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作为现有的电梯装置,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在升降通道内,支承柱铅垂地竖立设置。支承柱配置在轿厢的第二侧面与背面之间的角部附近。在第二轿厢导轨、第一平衡重导轨及第二平衡重导轨、以及支承柱的上部支承有对包含轿厢以及平衡重在内的电梯设备的负载进行承载的大致L字形的支承梁。在支承梁上支承有第一轿厢反绳轮及第二轿厢反绳轮与平衡重反绳轮”(参照说明书摘要)。而且,在这种电梯装置中,为了使电梯轿厢沿着导轨升降,通常在电梯轿厢的上下设置与导轨卡合的引导装置。
[0003]另外,在这种电梯装置中,在电梯轿厢上设有在紧急情况下用于使电梯轿厢制动的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成为把持导轨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2)。S卩,制动装置利用对电梯轿厢进行引导的导轨,向电梯轿厢施加制动。因此,制动装置通常安装在电梯轿厢的上侧或下侧。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7209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6131704号说明书
[000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制动装置需要设置在能够把持导轨的位置,但是如上所述在电梯轿厢的上下设置有引导装置,因此必须将制动装置设置为在引导装置的上方或者下方重叠。即,对于专利文献2那样的现有的制动装置而言,基于把持导轨这样的构造上的理由,限制了制动装置向电梯轿厢安装的安装位置。
[0010]因此,在将制动装置安装在电梯轿厢的上侧的情况下,存在有电梯轿厢的上侧高度增大、升降通道的顶部尺寸扩大这样的课题(参照图3(a))。另外,在将制动装置安装在电梯轿厢的下侧的情况下,存在有电梯轿厢的下侧高度增大、升降通道的电梯底坑深度尺寸扩大这样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扩大升降通道的顶部尺寸或者电梯底坑深度尺寸的情况下安装制动装置的电梯装置。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备: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的电梯轿厢;对所述电梯轿厢的升降进行引导的导轨;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的上下且与所述导轨卡合的引导装置;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对所述电梯轿厢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在所述升降通道内设置有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支承柱,所述制动装置以不与所述引导装置上下重叠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的规定位置,所述制动装置在紧急情况下把持所述支承柱而对所述电梯轿厢进行制动。
[0014]发明效果
[0015]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不扩大升降通道的顶部尺寸或者电梯底坑深度尺寸的情况下安装制动装置的电梯装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予以明确。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要的剖视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0018]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的电梯装置(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b)的高度尺寸的比较的图。
[0019]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梯装置的概要的剖视图。
[0020]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概要的俯视图。
[0021]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概要的俯视图。
[0022]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概要的俯视图。
[0023]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概要的俯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升降通道
[0026]2电梯轿厢
[0027]3平衡重
[0028]5主吊索
[0029]7轿厢下绳轮(绳轮)
[0030]8轿厢侧顶部绳轮(绳轮)
[0031]9轿厢侧顶部横梁(横梁)
[0032]10平衡重侧顶部绳轮(绳轮)
[0033]12平衡重侧顶部横梁(横梁)
[0034]13轿厢侧导轨(导轨)
[0035]14轿厢侧导轨(导轨)
[0036]17支承柱
[0037]18制动装置
[0038]20引导装置
[0039]22引导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0041]第一实施方式
[0042]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要的剖视图,图2是其俯视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具备:升降通道1、在该升降通道1内进行升降的电梯轿厢2、平衡重3、经由多个绳轮(后述)将电梯轿厢2以及平衡重3相连的主吊索5、以及卷起主吊索5的卷扬机4。此外,在升降通道1内设有对电梯轿厢2的升降进行引导的一对轿厢侧导轨(导轨)13和14、以及对平衡重3的升降进行引导的一对平衡重侧导轨15和16、以及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支承柱1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为无机械室的电梯装置,因此卷扬机4设置在升降通道1内。
[0043]主吊索5的一端固定于在升降通道1的顶部配置的轿厢侧主吊索固定台6,在卷绕于多个绳轮而改变朝向之后,另一端固定于在升降通道1的顶部配置的平衡重侧主吊索固定台11。
[0044]更详细来说,主吊索5按照安装在电梯轿厢2的下部的轿厢下绳轮7、配置在升降通道1的顶部的轿厢侧顶部绳轮8、配置在升降通道1的最低楼层地面附近的卷扬机4的绳轮(未图示)、配置在升降通道1的顶部的平衡重侧顶部绳轮10、以及平衡重3的绳轮(未图示)的顺序进行卷绕,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台6、11上,由此将电梯轿厢2以及平衡重3保持为悬吊状态。
[0045]电梯轿厢2构成为具备:轿厢主体2a ;设置在轿厢主体2a的下侧且承载负载的箱形状的轿厢下基底21 ;设置在轿厢主体2a的上侧且承载负载的轿厢上梁23 ;设置在轿厢主体2a的侧面的两侧且将轿厢下基底21以及轿厢上梁23连接起来的一对轿厢立柱25 ;设置在轿厢主体2a的上部且呈框形状的轿厢上框架24 ;连接轿厢上框架24以及轿厢下基底21的加强构件26 ;与轿厢侧导轨13、14卡合而沿着轿厢侧导轨13、14引导轿厢主体2a的引导装置20、22 ;以及紧急停止装置19,其在因吊索切断等而使轿厢主体2a下落时进行工作,把持轿厢侧导轨13、14而止住轿厢主体2a的下落。
[0046]在此,引导装置22安装在轿厢上框架24上,引导装置20以及紧急停止装置19设置在轿厢下基底21上。
[0047]平衡重3配置在电梯轿厢2的侧面以及与其对置的升降通道1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卷扬机4也在该空间内在俯视下配置在平衡重3与电梯轿厢2之间。即,平衡重3与卷扬机4在所述空间内横向并排配置。在卷扬机4的电动机部的旋转轴上不经由减速齿轮而直接安装绳轮(未图示)。该绳轮配置在卷扬机4主体的电梯轿厢2侧。然后,当驱动卷扬机4时,主吊索5被卷绕或者抽出,电梯轿厢2沿着轿厢侧导轨13、14进行升降,平衡重3沿着平衡重侧导轨15、16而在与电梯轿厢2相反的方向上进行升降。
[0048]需要说明的是,轿厢侧顶部绳轮8以及平衡重侧顶部绳轮10安装在作为强度构件的平衡重侧顶部横梁12上。该平衡重侧顶部横梁12使用焊接或者螺栓/螺母而固定在轿厢侧导轨14、平衡重侧导轨15和16以及支承柱17上。因此,施加至各绳轮8、10的负载(悬架负载)由轿厢侧导轨14、平衡重侧导轨15和16以及支承柱17承载。
[004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制动装置18。该制动装置18在轿厢开门时检测控制系统或制动器的异常、或者在检测到电梯轿厢2的上升方向上的超速的情况下,用于使电梯轿厢2安全制动。
[0050]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装置18能够使用公知或者众所周知的结构。例如,像日本特开2010-083640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能够将“具备以彼此对置的方式成对配置并且被设为能够经由轴进行转动的制动用臂、介于上述制动用臂间的制动用弹性体、位于制动用臂的内侧且以彼此对置的方式成对配置并且被设为能够经由轴进行转动的工作用臂、介于上述工作用臂间的工作用弹性体以及致动器、以及被制动用臂以及工作用臂各自的端部支承的制动部的制动装置”应用于本实施方式。
[0051]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作为供制动装置18把持的导轨状的构件,在轿厢侧导轨13、14之外设有支承柱17。该支承柱17由与轿厢侧导轨13、14大致相同的构造、即剖面呈大致T字的强度构件构成,且在轿厢侧导轨14的后方的位置沿着铅垂方向延伸。
[0052]利用该结构,可以不将制动装置18设置为与引导装置22的上方或者下方重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