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材和使用该缓冲材的包装体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9382354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缓冲材和使用该缓冲材的包装体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弯折一张薄片体而形成的缓冲材和使用该缓冲材的包装体。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电子设备等的包装方法,通常的方法是在瓦楞纸板箱内配置缓冲材来吸收输送过程中来自外部的冲击和振动,在缓冲材上方放置产品(被包装物),由缓冲材的产品承载面承接产品的被缓冲面。作为这样的缓冲材,具有将一张瓦楞纸板折叠为预定形状而形成的缓冲材。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作为弯折一张瓦楞纸板而形成的缓冲材,公开了一种如下的瓦楞纸板制缓冲材,其在瓦楞纸板的一部分设置有配合被包装物品的外形而形成的剪裁部,并具有物品插入空间,所述物品插入空间折叠设置成使剪裁部与被包装物品的外形一致,用于插入被包装物品的外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公开了利用瓦楞纸板材的剩余部分,与面对瓦楞纸板层叠体的被包装物品插入面的面相邻地设置中空的缓冲部。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22566号
[0005]但是,专利文献I的缓冲材构成为被包装物的整个外周被瓦楞纸板覆盖。因此,瓦楞纸板的使用量多,尤其是随着承受被包装物的面数和面积增大,瓦楞纸板的使用量也增多。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缓冲材和使用该缓冲材的包装体,所述缓冲材通过弯折一张薄片体而形成,并且不增加薄片体的使用量就能够承受来自五个方向的外力。
[0007]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第一结构涉及使用一张薄片体材料组装而成的缓冲材。缓冲材具有:矩形的底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上板、卡合板、一对第一折翼、插入孔、一对第二折翼、一对第一卡合槽和一对第二卡合槽。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借助折叠线连接设置于底板的对置的两边。上板借助折叠线连接设置于第一侧板的与底板相反方向。中板借助折叠线连接设置于第二侧板的与底板相反方向。卡合板借助折叠线连接设置于上板的与第一侧板相反方向。第一折翼借助折叠线连接设置于中板的与连接设置有第二侧板的边垂直的两边。插入孔贯穿设置成从中板越过折叠线直至各第一折翼的一部分,供卡合板插入。第二折翼借助折叠线连接设置于卡合板的与连接设置有上板的边垂直的两边,在顶端形成有卡合部。通过将第一侧板以夹着上板的两侧端的方式延长,在第一侧板和上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卡合槽。通过延长插入孔的两端部而形成第二卡合槽。将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上板折成方筒状并将第二折翼和卡合板插入到插入孔中,将各第一折翼折向与第一侧板相反侧并将中板折向第一侧板侧,使第二卡合槽嵌合于第一卡合槽,将卡合板弯折成与上板大致垂直并将第二折翼弯折成与卡合板大致垂直,使卡合部卡合于第一折翼,从而将中板和上板保持成与底板大致平行。
[0008]按照本发明的第一结构,由于缓冲材由一张薄片体材料一体形成,所以能够削减缓冲材的构件数量,并且组装工作也变得容易。另外,也能够减小以组装前的状态进行保管时的保管空间。另外,由于能够利用一个缓冲材可靠地承受来自五个方向的外力,所以能够削减缓冲材的个数和形成缓冲材的薄片体材料的使用量,并能够有效地防止被包装物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摆动和晃动。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的缓冲材100的展开图。
[0010]图2是表示缓冲材100的组装顺序的立体图,并且是表示将底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上板5弯折为方筒状,将折叠重合有第二折翼lla、llb的卡合板6插入到中板4的插入孔15中的状态的图。
[0011]图3是表示缓冲材100的组装顺序的立体图,并且是表示从图2的状态将第一折翼7a、7b弯折到与第一侧板2相反侧的状态的图。
[0012]图4是表示缓冲材100的组装顺序的立体图,并且是表示从图3的状态将中板4弯折到第一侧板2侧,使第二卡合槽17a、17b嵌合于第一卡合槽8a、8b,并将卡合板6弯折成与上板5大致垂直,将第二折翼lla、llb弯折成与卡合板6大致垂直的状态的图。
[0013]图5是表示缓冲材100的组装顺序的立体图,并且是表示从图4的状态使卡合部20卡合于卡合爪9从而完成组装的状态的图。
[0014]图6是从第一侧板2侧观察图5的缓冲材100的立体图。
[0015]图7是表示卡合爪9卡合于第一折翼7b的侧端缘7ba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0016]图8是表示被包装物30的两端安装有缓冲材100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7]图9是表示将安装有缓冲材100的被包装物30收纳到外包装箱101中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缓冲材100的展开图。此外,在图1中,用实线表示切口,用虚线表示折叠线。将图1所示的一张薄片体材料冲压成预定形状并进行组装而形成缓冲材100。缓冲材100大致由借助折叠线连续的底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中板4、上板5和卡合板6构成。
[0019]底板I的对置的两边借助折叠线L1、L2连接设置有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底板I的另两边借助折叠线L3、L4连接设置有第三折翼19a、19b。
[0020]第一侧板2在与底板I相反方向借助折叠线L5连接设置有上板5。另外,第一侧板2以夹着上板5的两侧端的方式延长,第一侧板2和上板5的间隙构成第一卡合槽8a、8b ο各第一卡合槽8a、8b的开口端附近形成有从第一侧板2侧向内突出的卡合爪9,第一侧板2在四个部位贯穿设置有长孔形状的冲裁孔10。
[0021]第二侧板3在与底板I相反方向借助折叠线L6连接设置有中板4。中板4的与折叠线L6相邻的两边借助折叠线L7、L8连接设置有第一折翼7a、7b。第一折翼7a、7b的侧端缘形成有卡合片13。另外,贯穿设置有从中板4越过折叠线L7、L8直至第一折翼7a、7b的插入孔15,插入孔15的两端部形成有第二卡合槽17a、17b。
[0022]其中,中板4在比插入孔15更靠基端侧(图1的比插入孔15更靠上侧),折叠线L7、L8的间隔与第一卡合槽8a、8b的间隔大致相同。另外,在比插入孔15更靠顶端侧(图1的比插入孔15更靠下侧),折叠线L7、L8的间隔宽于第一卡合槽8a、8b的间隔。并且,在比插入孔15更靠顶端侧且在折叠线L7、L8之间形成有折叠线L9。
[0023]上板5在与第一侧板2相反方向借助折叠线LlO连接设置有卡合板6。卡合板6的与折叠线LlO相邻的两边借助折叠线L11、L12连接设置有第二折翼11a、lib。各第二折翼I la、I Ib的顶端形成有卡合部20。
[0024]其中,卡合板6的宽度方向尺寸wl、包含第二卡合槽17a、17b的插入孔15的长边方向的开口宽度w2以及卡合板6和第二折翼lla、llb的合计宽度方向尺寸w3的关系为wl
< w2 < w30
[0025]下面,使用图1?6对本发明的缓冲材100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如图2所示,从图1的状态沿着折叠线L1、L2、L5将底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上板5折成方筒状。接着,将连接设置于上板5的卡合板6的第二折翼IlaUlb沿着折叠线Lll、L12折叠重合于卡合板6。
[0026]并且如图3所示,将折叠重合有第二折翼IlaUlb的卡合板6插入到中板4的插入孔15中。并且,将连接设置于中板4两侧的第一折翼7a、7b沿着折叠线L7、L8折向与第一侧板2相反侧。
[0027]接着如图4所示,沿着折叠线L6弯折中板4,使中板4倒入第一侧板2侧,并使第一折翼7a、7b的第二卡合槽17a、17b嵌合于第一侧板2的第--^合槽8a、8b。并且,沿着折叠线LlO弯折卡合板6,使卡合板6向上立起为与上板5大致垂直,且弯折卡合板6两侧所连接设置的第二折翼lla、llb,使第二折翼IlaUlb立起为与卡合板6大致垂直。
[0028]接着如图5所示,使第二卡合槽17a、17b和第一卡合槽8a、8b完全嵌合。并且,通过将形成于第一折翼7a、7b侧端缘的卡合片13向内侧弯折,而卡合于第二折翼11a、Ilb顶端所形成的卡合部20,从而将中板4和上板5保持成与底板I大致平行。最后,通过沿着折叠线L3、L4弯折第三折翼19a、19b,并插入到中板4的下方,从而组装完成缓冲材100。
[0029]如上所述,在中板4的比插入孔15更靠顶端侧,折叠线L7、L8的间隔宽于第一卡合槽8a、8b的间隔。因此,如图6所示,从第一侧板2侧观察组装完成的缓冲材100时,中板4的比插入孔15更靠顶端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