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瓶体导向机构以及瓶体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制药行业的灌装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借助的主要机械设备是分装机和药瓶输送轨道,目前,现有的药瓶输送轨道是定型设备,每条生产线上只能适应单一规格(即一种瓶径)的药瓶,要想更换另一规格的包装药瓶,就需要更换整条药瓶输送轨道,工作量大,费时间长,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加大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的生产,而现有的药瓶输送轨道输送时也不平稳,时常会出现药瓶倾斜、倒伏,药瓶碰撞的现象产生,直接影响了正常的生产运行。
针对上述情况,有些厂家制造出药瓶输送盘,药瓶在通过输送盘进行输送,输送过程中,向药瓶内添加药物,药物添加完成后,具有药物的药瓶从药瓶输送盘处取下,进行下一个工序,例如封口等。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药瓶在输送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采用带式输送装置对瓶体进行输送时,瓶体输送过程中不稳定,易倾倒,不便于药物添加,且倾倒后药物易从瓶体出来,需要重新添加药物,增加了劳动强度;
采用盘式设备进行药瓶输送时,药瓶取放不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体导向机构,以改善传统的瓶体在添加药物后运输时不稳定,易倾倒,导致药物泄漏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体运输设系统,以改善传统的瓶体在添加药物后运输时不稳定,易倾倒,导致药物泄漏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瓶体导向机构,包括有盘式输送机构、带式输送机构以及引导机构,所述盘式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盘、弧形限位轨、承载板以及驱动所述输送盘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输送盘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弧形凹槽,所述弧形限位轨围绕所述输送盘的轴线延伸,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弧形限位轨之间形成限位区域,所述承载板位于所述输送盘下方,用于支撑位于所述限位区域中的瓶体,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落料口;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导向件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其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弧形凹槽的转动路径上且能够选择性的抵紧位于所述落料口处的瓶体;所述带式输送机构用于承接从所述落料口处落下的瓶体。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盘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两个槽壁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弧形凹槽,位于上槽壁的多个所述弧形凹槽和位于下槽壁的多个所述弧形凹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设置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凹面用于与瓶体抵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杆以及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和所述第二安装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杆与所述导向件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杆伸入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杆的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杆的端部固定。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盘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输送盘沿其转动轴线间隔排布,两个所述输送盘之间形成容置槽,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第一所述输送盘上的多个所述弧形凹槽和第二所述输送盘上的多个所述弧形凹槽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设置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凹面用于与瓶体抵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的内凹面设置有多个滚珠。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杆以及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和所述第二安装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杆与所述导向件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杆伸入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杆的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杆的端部固定。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落料口为圆弧形开口,所述落料口的长度方向围绕所述输送盘的轴线延伸。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瓶体输送系统,包括所述的瓶体导向机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瓶体导向机构,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瓶体导向机构能够方便快捷的对完成药物配备后的瓶体进行导向,能够实现瓶体的自动运输,提高了效率。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瓶体导向机构,包括盘式输送机构和带式输送机构,带式输送机构用于将盘式输送机构送出的药瓶进行导向并输送至下一个工位。在瓶体转移至带式输送机构时,依靠盘式输送机构和引导机构的配合作用实现。输送盘转动过程中,位于输送盘上的弧形凹槽中的瓶体沿着输送盘的转动方向运输,运输至输送盘的出口处,即瓶体运输至落料口处时,输送盘继续转动,瓶体朝向落料口运输,在瓶体逐渐进入到落料口中并从落料口处落下的过程中,导向件接触到瓶体,并在弹性件的弹力下使得导向件具有持续作用在瓶体上的抵紧力,在该过程中,瓶体逐渐进入到落料口且瓶体始终保持为竖向状态,瓶体在没有完全进入到落料口的这个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而当瓶体的瓶底完全进入到落料口中时,瓶体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掉落到带式输送机构上,由带式输送机构输送到下一个工位。整个结构简单,药瓶完成稳定、高效的输送,提高了整体的操作效率,且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瓶体输送系统包括上述的瓶体导向机构,具有瓶体导向机构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瓶体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瓶体输送系统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引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盘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盘式输送机构;11-输送盘;111-弧形凹槽;12-弧形限位轨;13-承载板;131-落料口;14-容置槽;15-环形凹槽;20-瓶体导向机构;21-机架;22-引导机构;221-导向件;222-弹性件;223-安装架;2231-第一安装杆;2232-第二安装杆;2233-第三安装杆;23-带式输送机构;231-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带式输送装置对瓶体进行输送时,瓶体输送过程中不稳定,易倾倒,不便于药物添加,且倾倒后药物易从瓶体出来,需要重新添加药物,增加了劳动强度;采用盘式设备进行药瓶输送时,药瓶取放不便,效率低。
鉴于此,发明人设计了一种瓶体导向机构20以及瓶体输送系统,通过将输送盘11输送后的药瓶利用引导机构22引导至输送带231上,然后完成药瓶的输送,药瓶添加药物过程中不易倾倒,添加完成后能够及时有效的输送至下一个工位,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向”、“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瓶体输送系统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瓶体输送系统,包括有盘式输送机构10、药物添加机构(图中未示出)以及瓶体导向机构20。
请参阅图1和图2,盘式输送机构10包括有输送盘11、弧形限位轨12、承载板13、驱动输送盘11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输送盘11为圆盘状,输送盘11的圆周上设置有多个弧形凹槽111,多个弧形凹槽111的槽深方向沿输送盘11的径向方向向内,多个弧形凹槽111围绕输送盘11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实际安装时,输送盘11设置有两个,两个输送盘11套设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两个输送盘11平行间隔设置且形成环状的容置槽,输送盘11水平设置,两个输送盘11上的多个弧形凹槽111一一对应设置,为了便于描述,两个输送盘11分别为上输送盘和下输送盘,上输送盘上的多个弧形凹槽和下输送盘上的多个弧形凹槽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实际应用时,药瓶位于成对设置的两个弧形凹槽111内。弧形限位轨12安装在输送盘11外,弧形限位轨的长度方向围绕输送盘的转动轴线延伸,弧形凹槽111与弧形限位轨12之间形成了用于限位药瓶的限位区域,瓶体输送时,依靠输送盘转动来提供动力,且依靠弧形限位轨保证其不会在离心力作用下离开限位区域。盘式输送机构10包括多个限位区域,成对的限位区域内放置一个药瓶。承载板13安装在输送盘11下方,用于支撑位于弧形凹槽111内的瓶体。承载板上设置有落料口,落料口为弧形开口,落料口的长度方向围绕输送盘的轴线方向延伸。
药物添加机构为现有技术,药物添加机构用于将称量好的药物添加进入到药瓶中,本实施例中未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改进,为了避免叙述重复累赘,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药物添加机构,直接采用人工进行药物的添加即可。
实际工作过程中,输送盘11转动,位于弧形凹槽111内的药瓶在输送盘11的带动下,绕着输送盘11的轴线进行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向瓶体内添加药物即可。由于药瓶位于成对的弧形凹槽111内,药瓶在输送过程中不易倾倒,输送安全可靠。
请参阅图1和图2,瓶体导向机构20包括有机架21、引导机构22和带式输送机构23。其中,图2中的箭头是指带式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
机架21用于承载引导机构22、带式输送机构23以及承载板。在本实施例中,机架21采用金属杆作为支撑腿,在支撑腿上设置操作台,支撑腿支撑操作台,操作台为金属板。
请参阅图3,引导机构22包括有导向件221、弹性件222以及安装架223。
导向件221为弧形板,导向件221具有能够与瓶体抵紧的内凹面,在内凹面上安装有多个滚珠。
弹性件222设置为弹簧。
安装架223包括第一安装杆2231、第二安装杆2232和第三安装杆2233,第一安装杆2231、第二安装杆2232以及第三安装杆2233两两垂直设置,第一安装杆2231和第三安装杆2233位于第二安装杆2232的两端。导向件221的外凸面通过弹性件222与第一安装杆2231连接。
带式输送机构23包括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和输送带231,输送带231为钢带,驱动单元包括电动机和带轮组件,电动机驱动连接带轮组件,输送带231张紧在带轮组件上,依靠带轮与输送带231之间的摩擦力实现输送带231的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瓶体输送系统,将盘式输送机构10、药物添加机构安装在机架21上。盘式输送机构10的输送盘11水平设置,在水平面内通过电机驱动而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弧形限位轨12安装在机架21上,弧形限位轨12的一端为瓶体安放端,弧形限位轨12的另一端为出口,瓶体从安放端放入到弧形凹槽111内,瓶体在输送盘11的作用下,沿着弧形限位轨12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药物添加设备相瓶体中添加药物,然后,瓶体运输至出口处。在出口处安装有带式输送机构23和引导机构22,带式输送机构23的输送带231的输送面位于承载板13的下方,用于承接由输送盘11输送来的且从承载板13的落料口131中落下的瓶体,引导机构22的导向件221位于出口处,且能够在落料口131所在的平面内滑动,在滑动过程中改变瓶体与导向件221之间的落料口131的孔径大小。导向件221通过第三安装杆2233安装在机架21上,导向件221与第一安装杆2231之间具有弹性件222,第一安装杆2231伸入到容置槽14中,且导向件221位于容置槽14中,导向件221和安装架223不会影响输送盘11的转动,导向件221在弹性件222的作用下做伸缩运动,导向件221的内凹面朝向瓶体,在导向件221的伸缩运动过程中内凹面能够抵紧瓶体。
实际应用时,瓶体在输送盘11的转动作用下输送至落料口131处,此时,导向件221抵紧在瓶体上,随着输送盘11的继续转动,瓶体继续带动导向件221运动,弹性件222压缩,弹性件222具有回复形变的弹力使得导向件221能够抵在瓶体上,当瓶体的瓶体运动至落料口131处时,瓶底逐渐进入到落料口,此时,由于导向件221的扶正作用,瓶体不会倾斜,且瓶体的瓶底部分位于承载板13上,不会从落料口131处掉下,当瓶体继续运动至瓶底完全进入到落料口131中时,在重力作用下瓶体直接落入到了输送带231上,通过输送带231输送到下一个工位,导向件221在弹性件222的作用下回退至初始位置。然后,下一个瓶体转动至瓶口处,导向件221重复之前的动作,将瓶体从弧形凹槽111内引导至输送带231上,如此循环。
瓶体通过盘式输送机构10输送时,稳定性好,不易倾倒,添加药物后,输送安全可靠,同时,利用引导机构22将瓶体从弧形凹槽111中引导至输送带231上,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导向件221具有扶正瓶体的作用,保证瓶体的瓶底在未完全进入到落料口中时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便于瓶体竖直落入到输送带上,输送更加安全可靠。
请参阅图4,在其他实施例中,输送盘11可以设置一个,在输送盘11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15,在环形凹槽15的两个槽壁上分别设置多个弧形凹槽111,同样,两个槽壁上的多个弧形凹槽111一一对应设置,瓶体位于成对的两个弧形凹槽111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