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棒材精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棒材自动打捆绞结头压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便于运输、装卸,棒材产品一般要求打包交货。棒材打捆方式有:人工离线打捆方式和自动打捆方式。自动打捆机有单线打捆和双线打捆。自动打捆机的工艺流程是:送线、辊道运输、挡板齐头、夹紧成型、收紧、线头绞结、切断打捆线头、辊道运输。自动打捆机具有打捆紧、捆型圆、自动化程度高等有点,而人工离线打捆方式由于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的人力成本高、作业环境差等因数已经逐步被自动打捆机取代。自动打捆机的缺点是打捆后绞结头处于直立状态,尖锐的绞结头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容易碰伤其它物件,既不美观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棒材自动打捆绞结头压下装置,它能够实现棒材打捆后绞结头自动压下(直立状态变为倒伏状态),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棒材自动打捆绞结头压下装置,其安装在棒材自动打捆机输出辊道的辊道架上,与辊道架焊接成一整体,包括固定支座、支架、转轴摆臂、压辊、铰接块、调节螺杆、调节杆和调节螺母;其中转轴摆臂包括上摆臂和下摆臂,压辊安装在上摆臂上,两端设有滑动轴承,可自由转动,以减少绞结头对压辊面冲击损伤,压辊随上摆臂摆动,以满足压辊与绞结头适当接触,铰接块安装在下摆臂上,两端有滑动轴承,调节螺杆与下摆臂通过铰接块连接在一起,可自由转动,调节螺杆中间有调节杆,下面与调节螺母相连,转动调节杆,调节螺杆就会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转臂上下摆动,实现压辊的位置调节。
所述固定支座、支架焊接或装配在自动打捆机的输出辊道架上。
所述转轴摆臂由摆臂及转轴构成,摆臂是一个L型槽式框架并分为上摆臂和下摆臂,转轴在中间,摆臂通过转轴实现上下摆动。
所述调节螺母焊接在固定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安装在棒材自动打捆机输出辊道的辊道架上,与辊道架焊接成一整体。当棒材经自动打捆机打捆后,捆线绞结头处于直立状态(一般为斜向上45°方向)。当经打捆成型的棒材通过自动打捆机输出辊道运送到绞结头压下装置位置时,操作人员事先根据来料捆径大小调节压辊的高度,绞结头在棒材的速度惯性作用下就会被压辊压下(直立状态变为倒伏状态),实现绞结头的压下操作,解决了棒材自动打捆后绞结头仍然直立的问题;实现自动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1-辊道架、21-固定支座、22-支架、23-调节螺母、24-调节螺杆、25-调节杆、26-铰接块、27-摆臂、28-转轴、29-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棒材自动打捆绞结头压下装置,其安装在棒材自动打捆机输出辊道的辊道架11上,与辊道架11焊接成一整体,包括固定支座21、支架22、转轴28摆臂27、压辊29、铰接块26、调节螺杆24、调节杆25和调节螺母23;其中转轴28摆臂27包括上摆臂27和下摆臂27,压辊29安装在上摆臂27上,两端设有滑动轴承,可自由转动,以减少绞结头对压辊29面冲击损伤,压辊29随上摆臂27摆动,以满足压辊29与绞结头适当接触,铰接块26安装在下摆臂27上,两端有滑动轴承,调节螺杆24与下摆臂27通过铰接块26连接在一起,可自由转动,调节螺杆24中间有调节杆25,下面与调节螺母23相连,转动调节杆25,调节螺杆24就会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转臂上下摆动,实现压辊29的位置调节。
所述固定支座21、支架22焊接或装配在自动打捆机的输出辊道架11上。
所述转轴28摆臂27由摆臂27及转轴28构成,摆臂27是一个L型槽式框架并分为上摆臂27和下摆臂27,转轴28在中间,摆臂27通过转轴28实现上下摆动。
所述调节螺母23焊接在固定支架22上。
它安装在棒材自动打捆机输出辊道的辊道架11上,与辊道架11焊接成一整体。当棒材经自动打捆机打捆后,捆线绞结头处于直立状态(一般为斜向上45°方向)。当经打捆成型的棒材通过自动打捆机输出辊道运送到绞结头压下装置位置时,操作人员事先根据来料捆径大小调节压辊29的高度,绞结头在棒材的速度惯性作用下就会被压辊29压下(直立状态变为倒伏状态),实现绞结头的压下操作,解决了棒材自动打捆后绞结头仍然直立的问题;实现自动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