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盒状定轴水平弧形回弹重载叉臂。
背景技术:
我国制造业已有10多年的高速发展期,已成为世界工业制造大国。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生产制造企业仍然是采用人工和专机的传统方式。落后的上下料生产方式,导致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综合竞争力弱。近年来,多数制造企业逐步向自动化生产转型。
自动化技术作为推动我国制造业继续快速发展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技术,近年来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众多企业深知自动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紧紧抓住工业化自动化深度发展融合的大趋势,不断研发、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为助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积极的带头作用,将自动化向深度与广度推进。
为此在重物运输上,实现自动化运输是十分重要的,现有的技术都是人工对运输叉臂进行操作,控制其的伸出、收缩,这种控制方法全基于人工的判断,一旦判断失误将会对整个操作带来很大的危险,造成货物损伤甚至是对路过的工人造成砸伤等重大安全事故。
为此设计一种采用机械控制的盒状定轴水平弧形自动回弹重载叉臂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盒状定轴水平弧形回弹重载叉臂,包括支架、旋转缸、盒状支撑板、叉臂、旋转轴、皮带,其特征在于:盒状支撑板的上方的中央固定旋转缸,旋转缸的两边固定有支架,盒状支撑板的两端设有叉臂一和叉臂二,盒状支撑板的下方设有有皮带一和皮带二,盒状支撑板的一端、叉臂一和皮带一采用旋转轴一贯穿固定,盒状支撑板的另一端、叉臂二和皮带二采用旋转轴二贯穿固定。
所述旋转轴一与叉臂一表面相接触的位置套设有衬套一,旋转轴一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一,弹簧一嵌设在叉臂一的内部。
所述旋转轴二与叉臂二表面相接触的位置套设有衬套二,旋转轴二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二,弹簧二嵌设在叉臂二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在旋转缸和弹簧作用下可以实现自由伸缩,同时实现小尺寸高承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轴与叉臂的连接示意图。
参见图1和图2,1为旋转缸,2为盒状支撑板,3为皮带一,4为旋转轴一,5为叉臂一,6为衬套一,7为弹簧一,8为叉臂二,9为皮带二,10为旋转轴二,11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盒状定轴水平弧形回弹重载叉臂,包括支架、旋转缸、盒状支撑板、叉臂、旋转轴、皮带,盒状支撑板2的上方的中央固定旋转缸1,旋转缸1的两边固定有支架11,盒状支撑板2的两端设有叉臂一5和叉臂二8,盒状支撑板2的下方设有皮带一3和皮带二9,盒状支撑板2的一端、叉臂一5和皮带一3采用旋转轴一4贯穿固定,盒状支撑板2的另一端、叉臂二8和皮带二9采用旋转轴二10贯穿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旋转轴一4与叉臂一5表面相接触的位置套设有衬套一6,旋转轴一4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一7,弹簧一7嵌设在叉臂一5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旋转轴二10与叉臂二8表面相接触的位置套设有衬套二,旋转轴二10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二,弹簧二嵌设在叉臂二8的内部。
在具体实施中,在被支撑物体向下运动前,旋转缸带动两根皮带将两个叉臂拉回盒体内,同时2根弹簧发生弹性变形,防止两个叉臂与被支撑物体发生碰撞干涉,同时节省可往复运动叉臂的结构空间;盒状支撑板和叉臂之间用两根旋转轴固联在一起,盒体对两根叉臂起定位和支撑作用,在叉臂承载重物时,因叉臂与盒体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有效避免旋转轴和钢板处的应力集中,大大提高整个机构的承载能力;衬套装在盒状支撑板、两个旋转轴和两个叉臂的中心孔之间,起润滑和耐磨作用;在被支撑物体到位和向上运动前,释放旋转缸对两根皮带的拉力,弹簧在变形能作用下,推动两个叉臂复位,对被载物体起支撑作用。
在自动化生产中的上料工位,换料箱过程前后,本实用新型在旋转缸的拉力作用下,通过皮带可以将叉臂自动收到盒体内,不仅使整个装置的结构空间变小,同时避免叉臂与上升的料箱发生干涉碰撞,料箱到位后,叉臂在弹簧推力作用下,自动复位,实现支撑功能,最重要的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会使装置的承载能力大幅提高,能够有效避开重承载机构的设计薄弱区域,实现小尺寸高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