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运输设备,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医疗领域冷藏运输的医用保温箱。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飞机等运输方式的发展,物品的远距离运输技术逐渐成熟,同样医用制品的远距离运输也随之发展和普及,尤其是对于有一定运输条件限制的医用制品的运输成为可能,其中,较为快捷的当属航空运输。然而由于航空运输的特殊性,航空运输对于被运输货物的包装和放置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通常需要进行打包以保证被运输货物的整体性和密闭性。
医用制品的运输通常需要较为严格环境条件限制,例如低温、液态等条件,普通的机场包装很难满足要求,常用的医用制品的运输包装难以满足机场直接打包的要求,影响医用制品的运输,因此,能满足医用制品的运输,又能满足机场等运输条件要求的医用制品运输装置急需被发展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保温箱,尤其适合机场等对运输条件有较为严格包装要求的运输方式的医用保温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保温箱,包括箱体和与箱体配合的箱盖,所述医用保温箱包括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上表面和下表面,箱体和箱盖在医用保温箱的后侧面通过合页铰接,箱体和箱盖在医用保温箱的前侧面通过2个卡扣连接,箱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中部分别设有把手,医用保温箱上表面与左右两个侧面的连接处的中部分别设有用于防止绷带左右滑动的第一凹槽,凹槽最深处的深度为箱盖厚度的1/10-1/5;所述卡扣的安装位置设有卡扣凹槽,卡扣凹槽上端与医用保温箱的上表面平滑相连,卡扣凹槽的下端与医用保温箱的前侧面平滑相连,所述卡扣安装于卡扣凹槽内,卡扣的外侧与前表面齐平;所述卡扣凹槽上端与医用保温箱上表面的连接处设有防止绷带左右滑动的第二凹槽的设置为绷带提供了位置,凹槽的深度在保证保温箱箱体稳定性的前提下,设置深度高于绷带的厚度。在卡扣处设计凹槽,能有效减少绷带突出箱体的面积,减少绷带被拨动的几率。
所述医用保温箱上表面与后侧面的连接处在第二凹槽的对应位置设有防止绷带左右滑动的第三凹槽;所述医用保温箱下表面与前侧面连接处,对应第二凹槽的位置处设有防止绷带左右滑动的第四凹槽,所述医用保温箱下表面与后侧面连接处,对应第三凹槽的位置处设有防止绷带左右滑动的第五凹槽;同样在箱体的下部对应箱体上部凹槽的位置同样设置凹槽,是绷带在箱体表面保持一定的方向,有助于多条绷带均匀起到对箱体的保护作用。
所述医用保温箱的后侧面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两侧设有垂直于医用保温箱后侧面的拉杆护翼,拉杆护翼的高度与拉杆相配合,所述第三凹槽与第五凹槽的连接线平行于拉杆护翼;绷带凹槽的安装位置合理的避开了突出箱体表面的功能性部件,减少绷带的长度,并增强打包的稳定性。
所述把手包括与医用保温箱左侧面和右侧面连接的固定架和拉环,固定架的一端设有转动轴,固定架通过转动轴与拉环相连接;所述拉手的转动轴中部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六凹槽;横向凹槽的设置为绷带的横向打包提供了位置,进一步提高打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箱的直接打包成为可能,箱体的被绷带束缚的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中:
1、第一凹槽 2、卡扣凹槽 3、第二凹槽
4、第三凹槽 5、第四凹槽 6、第五凹槽
7、第六凹槽 8、拉杆护翼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保温箱,包括箱体和与箱体配合的箱盖,箱体和箱盖在医用保温箱的后侧面通过合页铰接,箱体和箱盖在医用保温箱的前侧面通过2个卡扣连接,箱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中部分别设有把手,医用保温箱上表面与左右两个侧面的连接处的中部分别设有用于防止绷带左右滑动的第一凹槽1,凹槽最深处的深度为箱盖厚度的1/8。
所述卡扣的安装位置设有卡扣凹槽2,卡扣凹槽2上端与医用保温箱的上表面相连,卡扣凹槽2的下端与医用保温箱的前侧面平滑相连,所述卡扣安装于卡扣凹槽2内,卡扣的外侧与前表面齐平。
所述卡扣凹槽2上端与医用保温箱上表面的连接处设有防止绷带左右滑动的第二凹槽3。
所述医用保温箱上表面与后侧面的连接处在第二凹槽3的对应位置设有防止绷带左右滑动的第三凹槽4。
所述医用保温箱下表面与前侧面连接处,对应第二凹槽3的位置处设有防止绷带左右滑动的第四凹槽5,所述医用保温箱下表面与后侧面连接处,对应第三凹槽4的位置处设有防止绷带左右滑动的第五凹槽6。
所述医用保温箱的后侧面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两侧设有垂直于医用保温箱后侧面的拉杆护翼8,拉杆护翼8的高度与拉杆相配合,所述第三凹槽4与第五凹槽6的连接线平行于拉杆护翼8。
所述把手包括与医用保温箱左侧面和右侧面连接的固定架和拉环,固定架的一端设有转动轴,固定架通过转动轴与拉环相连接。
所述拉手的转动轴中部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六凹槽7。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