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原料混合在一起的一种输送机械,特别涉及建材行业中的砖瓦生产企业在砖瓦原料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燃料,更确切更具体地讲就是在制做砖瓦坯胎即半成品的过程中为实现按比例将原料和燃料二合为一并转送至下道工序所配置的一种机械设备。
技术背景
将燃料加入到原料中制做砖瓦坯胎,其目的是为了在焙烧过程中少投或不投外燃料(一般为粉煤),由此实现既节约了燃料又省工省时。传统做法大多厂家选用人工借助铁锹一铲一铲地加入到运行中并负载有原料的皮带其原料之上,其不足之处是既劳动强度大又难于掺均匀,即不是过多就是过少,常常出现欠烧或过烧的弊病。因此有些厂家选用将燃料存放于一个料斗中,并在料斗下位出口安装一个皮带输送机,由此实现只要料斗中不空,就无须员工常守护,尽管减轻了劳动强度,但精确定量难以做到,并且由于增加了一台动力和减速机而提高了运行成本,其原因是原料中难免含有杂质及水分不一致和机械故障其生产效率时高时低,时快时慢,时启时停,不可能与输送原料完全相应,即无法做到出多少砖瓦坯胎按一定的比例掺入多少燃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原料与燃料混合比例精确,原料与燃料的多少可任意调整,无须另配动力、无须专人守护而运行成本低的一种合料机,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将双个至少两头或两头和中间带有环形挡板的辊筒以水平一左一右横向排列,彼此留有间隙用于原料和燃料通过,其下位是一输送带,其上位是一个进料斗,用一块隔板将料斗一分为二其容积一大一小,大的为原料通道,小的为燃料通道,移动隔板可将两通道一个增大一个减小。其做功原理为:在动力的驱动下,双个辊筒一个为左旋一个为右旋,彼此以周线从下向外并向上再向內(两辊之间为内)并向下旋转,从而将原料和燃料从上往下拉,由于辊筒横向断面为圆形,两辊筒中心间隙为最小,使原料在超越过程中由松散变紧密而获得碾压,由于水分含量少,落于输送带上又会自行散开,不断下落到输送带上的原料和燃料被送往下道工序——进入搅拌机接受拌和。
为防止运转中的辊筒和环形挡板粘料,而在左右两辊筒的下边安装刮刀,刮刀的上边和前后两边分别与辊筒和环形挡板保持最小的间隙,运转中自动刮下粘贴在辊筒和环形挡板表面上的原料和燃料,其实当燃料加入到原料中后已既是燃料也是原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选用的技术方案其要点是:双个带有环形挡板的辊筒以水平一左一右横向排列,彼此留有间隙,其上位是一个进料斗,用一块隔板将料斗内腔一分为二使其容积为一大一小,大的为原料通道,小的为燃料通道;左右两辊筒的下边和环形挡板分别与刮刀相贴近;隔板为可纵向移位的活动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是结构简单:无需另配置动力、减速机和输送带等有关配件;二是原料(被经过粉碎的页岩或煤干石或粘土等)和燃料的比例可调至最佳,即依据彼此供料量移动隔板即可,由于下料与静停二者为同步,由此消除了原料与燃料彼此一有一无和一过多一过少的现象出现;三是因刮刀和环形挡板的存在而杜绝了因水分含量较多所造成堵塞即不下料的现象发生、其原由是可及时刮下粘贴在辊筒和环形挡板上的原料和燃料;还具备无须专人看管等优越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其结构与做功原理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横断面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料斗1安装在左右两个辊筒3的上位由机座(图中未示出)固定,其料斗1的下边与辊筒3保持极小的隔隙以不防碍辊筒运转为准,料斗内横向安放有可纵向移位的隔板2,双个辊筒3分左右安装在中心转轴4上由两端顶头各一个内含轴承的轴承座7所支承和定位,两中心转轴4其中一头相对安装有相互啮合的齿轮5,其中一根转轴上安装有传动轮6用于借助传动带接受动力(图中未示出)的传动而运转,左右辊筒的下边分别安装有刮料刀8由机座(图中未示出)固定,单个辊筒的两头和中间分别为一环形挡板9,其中中间的一个环形挡板为可纵向移位的活动式,运转中三个环形挡板9随辊筒做同步运转,两辊筒下位是安装在机架(图中未示出)的环形输送带10用于将从两辊筒之间落下的原料和燃料输送至下道工序——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