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无人机起落架。
背景技术:
1858年法国人纳达尔乘坐气球,从百米外的高空纵情一跃,历史上第一张航拍照片诞生了,一个半世纪后,纳达尔14次捧起大满贯奖杯,成为了横跨两个完全不同领域并获得卓越成绩的历史第一人。当然这是一个玩笑,此纳达尔非彼纳达尔,虽然没有网球名将如此高的知名度,百度上搜索也不会出现他的名字,但作为法国著名摄影师,他用极具想象力的手法以及勇气开启了航拍领域的一扇大门。小型无人机行业(多为多轴无人机)最近可谓热潮涌动,极飞、亿航等多家无人机初创企业在还未有成熟产品的情况下就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无人机这一小众行业之所以能够进入大众视野,还是得益于大疆创新的出现。在国内电子企业普遍还处在代工与组装的劳动力密集模式中时,大疆创新已经悄然成为全球小型无人机市场的绝对龙头,2014年营收近30亿元,市场份额近70%。大疆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不可谓不强,国内迅速兴起了一股无人机创业与投资的热潮。 无人机的发展速度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越来越多之前不曾设想过的领域已经开始出现无人机的应用。从应用领域上来看,已经由原来的以发烧友和爱好者为主的娱乐功能向航拍、搜救甚至物流等领域发展,市场空间大大拓展。多旋翼无人机真正的壁垒在于三个地方:飞行控制、云台技术(即挂载设备稳定技术)以及图像传输技术。
目前市场上没有良好的减震作用的起落架,在保护仪器方面存在着极大的不足。且多为组装而成的起落架,增加了不必要的重量(螺丝)使动力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无人机起落架,合理的采用了胡克定律(弹力定律F=kx)作为技术支持,基于保护飞行器挂载精密仪器而设立的一款飞行器起落架,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为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无人机起落架,设置有一组下支撑件,在一组下支撑件的上方设置有一组上支撑件,下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及上支撑件与上支撑件之间呈平行设置,所述下支撑件与上支撑件之间呈平行或相交设置,下支撑件与上支撑件之间通过伸缩杆部件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使得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设置更科学合理,便于后续结构部件的设置,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下支撑件与上支撑件之间呈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便于将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进行连接固定,同时提供一部分弹性作用,用于起降缓冲,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与一组上支撑件连接固定的直部和与一组下支撑件连接固定的弯曲部。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配合伸缩杆起到缓冲作用,使得缓冲效果达到更优,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缓冲件设置在伸缩杆部件与下支撑件和上支撑件相连接处。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合理的固定和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出现起落架的散架,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缓冲件至少为一组,且一组缓冲件呈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起到缓冲、固定作用的情况下,能够降低零部件的使用量,从而起到减轻机身的目的,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缓冲件为整体结构,且直部贯穿插接在上支撑件上,所述弯曲部插接在下支撑件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形成应该合理的缓冲距离,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缓冲件采用碳纤维片,且弯曲部与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构成半圆,半圆的直径为10~15cm。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起降时形成良好的缓冲效果,从而保障无人机上的精密零件不被损坏,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伸缩杆部件包括上套管、下套管和弹簧件,上套管与上支撑件连接固定,且上套管置于下套管内,上套管能在下套管内自由插拔;所述下套管与下支撑件连接固定,所述弹簧件套设在上套管和下套管所构成的组合件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上套管和下套管的长度皆为8~10cm。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使得整个无人机起落架是设置合理,牢固耐用,并得到合理的缓冲效果,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伸缩杆部件为4个,且4个伸缩杆部件呈矩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合理的采用了胡克定律(弹力定律F=kx)作为技术支持,基于保护飞行器挂载精密仪器而设立的一款飞行器起落架,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为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材料的选用上面使用了高弹性的碳纤维作为缓冲件,使得机身更加的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保护飞行器上面的仪器,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材料方面选用高弹性的纤维材料制成缓冲件,减少了动力的浪费,提高了电池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杆部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支撑件,2-上支撑件,3-缓冲件,4-弹簧件,5-上套管,6-下套管,7-弯曲部,8-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无人机起落架,合理的采用了胡克定律(弹力定律F=kx)作为技术支持,基于保护飞行器挂载精密仪器而设立的一款飞行器起落架,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为目的,如图1、图2、图3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设置有一组下支撑件1,在一组下支撑件1的上方设置有一组上支撑件2,下支撑件1与下支撑件1之间及上支撑件2与上支撑件2之间呈平行设置,所述下支撑件1与上支撑件2之间呈平行或相交设置,下支撑件1与上支撑件2之间通过伸缩杆部件连接固定。
在设置时将一组下支撑件1作为无人机起落架的底架设置在下方,且优选的将一组下支撑件1内的两根下支撑件1呈平行设置;将一组上支撑件2设置在下支撑件1的上方,优选的将一组上支撑件2内的两根上支撑件2呈平行设置;在设置时,可根据需要将下支撑件1和上支撑件2呈相交或平行设置,当呈相交设置时,优选的任一一根上支撑件2与下支撑件1呈垂直相交状态设置;为减轻无人机起落架的重量,在保障强度的情况下,优选的选择中空碳纤维管作为上支撑件2和下支撑件1,为起到缓冲及固定作用,上支撑件2与下支撑件之间采用伸缩杆部件连接固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使得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设置更科学合理,便于后续结构部件的设置,如图1、图2、图3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下支撑件1与上支撑件2之间呈平行设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便于将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进行连接固定,同时提供一部分弹性作用,用于起降缓冲,如图1、图2、图3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还包括缓冲件3,所述缓冲件3包括与一组上支撑件2连接固定的直部8和与一组下支撑件1连接固定的弯曲部7,在设计使用时,将缓冲件3的直部8与一组上支撑件2相固定,两个弯曲部7进一步固定在下支撑件1上。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配合伸缩杆起到缓冲作用,使得缓冲效果达到更优,如图1、图2、图3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缓冲件3设置在伸缩杆部件与下支撑件1和上支撑件2相连接处,在设置时优选的将缓冲件设置在伸缩杆部件与下支撑件1和上支撑件2相连接处,即伸缩杆部件轴向延伸时可与缓冲件3相交。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合理的固定和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出现起落架的散架,如图1、图2、图3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缓冲件3至少为一组,且一组缓冲件3呈平行设置,在设置时,缓冲件3至少为两个,且优选平行设置在无人机起落架上。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起到缓冲、固定作用的情况下,能够降低零部件的使用量,从而起到减轻机身的目的,如图1、图2、图3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缓冲件3为整体结构,且直部8贯穿插接在上支撑件2上,所述弯曲部7插接在下支撑件1上,在设置时,优选的将缓冲件贯穿上支撑件2,和下支撑件1设置,上支撑件2之间形成直部8,上支撑件2与下支撑件1之间形成弯曲部7。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形成应该合理的缓冲距离,如图1、图2、图3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缓冲件3采用碳纤维片,且弯曲部7与上支撑件2和下支撑件1构成半圆,半圆的直径为10~15cm。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起降时形成良好的缓冲效果,从而保障无人机上的精密零件不被损坏,如图1、图2、图3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伸缩杆部件包括上套管5、下套管6和弹簧件4,上套管5与上支撑件2连接固定,且上套管5置于下套管6内,上套管5能在下套管6内自由插拔;所述下套管6与下支撑件2连接固定,所述弹簧件4套设在上套管5和下套管6所构成的组合件上;上套管5和下套管6优选全中空结构,下支撑架1与下套管6固定连接,上支撑架2与上套管5固定连接,上套管5外直径小于下套管6内直径(上套管5可以插入下套管6),然后上、下套管外部加弹簧件4。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图3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上套管5和下套管6的长度皆为8~10cm。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使得整个无人机起落架是设置合理,牢固耐用,并得到合理的缓冲效果,如图1、图2、图3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伸缩杆部件为4个,且4个伸缩杆部件呈矩形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