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轨动车转向架及其构架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轨动车转向架及其构架。
【背景技术】
[0002]动车每一列车厢底部车体的两端均设有转向架,转向架对车辆的载重、减振、运行平稳、牵引力制动力的传递以及曲线路径的顺利通过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0003]转向架的构架是转向架的基本架体,转向架的车轮、齿轮箱、减振装置、动力系统等均安装于构架,构架需预置相应的安装座以供上述各部分安装固定。
[0004]单轨动车属于较为前沿的动车技术领域,与普通的双轨动车不同,单轨动车其仅依靠设于通路中部的单轨实现行走。具体是,单轨动车转向架设有由一轴贯穿的轮对,即设置一组行走轮,行走轮可沿单轨上表面行走,转向架两侧设有能够卡入单轨两侧的导向轮,以保证行走轮走向不偏移,确保行走安全。
[0005]然而,上述转向架并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承载能力和运行稳定性要求。
[0006]有鉴于此,如何提高转向架承载能力和运行稳定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单轨动车转向架及其构架,该构架能够提高转向架承载能力和运行稳定性。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轨动车转向架的构架,所述构架沿所述单轨动车的行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各安装一组行走轮。
[0009]如此设计,该构架能够装设两组行走轮,形成双轴转向架(各组行走轮为一轴),相较于【背景技术】所述的单轴转向架,可以显著提高承载能力和运行的稳定性,并提高安全性。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左侧壁设有第一齿轮箱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右侧壁设有第二齿轮箱安装座;
[0011]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左侧壁宽度大于其右侧壁宽度、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右侧壁宽度大于其左侧壁宽度。
[0012]通过上述安装孔的斜对称设计,在保持构架两侧大致平齐以满足行驶跨度需求且最大限度利用宽度内空间的前提下,使得设置齿轮箱安装座的侧壁具有较宽的宽度,从而满足安装齿轮箱结构所应用的强度,未设置齿轮箱安装座的侧壁具有较窄的宽度,可以节省材料,达到减重的目的。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分设于所述构架横向中线的两侧;所述构架还设有第一电机吊座和第二电机吊座,前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右侧壁,后者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左侧壁,且二者均靠近所述构架的横向中线设置。
[0014]可选地,所述构架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横向跨度、纵向跨度一致,且距离纵向中线、横向中线距离均相等;
[0015]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齿轮箱安装座、所述第一电机吊座均设于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齿轮箱安装座、所述第二电机吊座均设于所述第二架。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的连接部分设有间隔孔。
[0017]可选地,所述构架两端的两侧均对称设置导向轮支架,所述构架中部的两侧对称设置稳定轮支架,所述导向轮支架的高度高于所述稳定轮支架的高度。
[0018]导向轮高度较高,可以起到较好的导向功能;稳定轮位于其下方,当车体具有侧偏趋势时,稳定轮高度低,具有较好的防倾效果,从而发挥其稳定功能。可见,该方案从功能方面对导向轮和稳定轮的设置位置作了区分,以使二者各施其能,相互配合以更好地满足行走轮的稳定行走,并最终确保车辆的稳定运行。
[0019]可选地,所述稳定轮支架沿所述构架的横向中线设置。
[0020]可选地,所述导向轮支架对应于单轨动车轨道的上端部,所述稳定轮支架对应于所述轨道的下端部。
[0021]可选地,所述稳定轮支架横向宽度,自下向上渐增。
[002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单轨动车转向架,包括构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构架的行走轮,所述构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构架。由于上述构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构架的转向架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转向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5]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26]图1-3 中:
[0027]I构架、111第一安装孔、112第二安装孔、121第一齿轮箱安装座、122第二齿轮箱安装座、13导向轮支架、14稳定轮支架、151第一电机吊座、152第二电机吊座、16间隔孔;
[0028]X横向中线、Y纵向中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请参考图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转向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以图1、2为视角,左右方向为单轨动车的行车方向,文中除左、右侧壁外,其余“左”、“右”均以附图纸面为基准。
[0031]该实施例提供一种单轨动车转向架的构架1,构架I沿单轨动车的行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内各安装一组行走轮。各组行走轮可以是轮对,即两个行走轮通过一根轴串联,当然,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求,各组行走轮的数目可以作适应性变化。
[0032]如此设计,该构架I能够装设两组行走轮,形成双轴转向架(各组行走轮为一轴),相较于【背景技术】所述的单轴转向架,可以显著提高承载能力和运行的稳定性,并提高安全性。
[0033]具体地,请参考图2,第一安装孔111的左侧壁(文中左、右侧壁以纵向中线Y为基准,其纸面的下方为左侧,上方为右侧)设有第一齿轮箱安装座121,第二安装孔112的右侧壁设有第二齿轮箱安装座122。齿轮箱作为变速传动机构,各组行走轮均需要对应的齿轮箱结构,相应地,构架I上也设置与各组行走轮对应的齿轮箱安装座。本实施例中,两个齿轮箱安装座分设于构架I纵向中线Y(沿行车方向延伸,也是行走轮的安装轴线)的两侧,这主要基于齿轮箱结构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且具有一定的重量,分设两侧显然可以均衡最终形成的转向架的重量分布,使得两侧受力均衡,有利于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可知,第一齿轮箱安装座121和第二齿轮箱安装座122优选地距离于纵向中线Y距离相等。
[0034]第一安装孔111的左侧壁宽度大于其右侧壁宽度、第二安装孔112的右侧壁宽度大于其左侧壁宽度,可以满足齿轮箱安装的强度需求。左右侧壁的宽度增加,主要向安装孔内增加。如此设计构架I的两个安装孔实际上呈斜对称的结构,以图2为视角,第一安装孔111偏上,第二安装孔112偏下。如上设计在保证安装齿轮箱的壁体强度前提下,尽量降低整体构架I宽度,以满足行驶的宽度需求,并最大限度地利用限定跨度内的空间。
[0035]而且,通过上述斜对称设计,在保持构架I两侧大致平齐而满足跨度需求以及最大限度利用跨度内空间的前提下,使得设置齿轮箱安装座的侧壁具有较宽的宽度,从而满足安装齿轮箱结构所应用的强度,未设置齿轮箱安装座的侧壁具有较窄的宽度,可以节省材料,达到减重的目的。
[0036]该构架I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沿行车方向排布且为一体式结构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由于设置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