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后部车身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后部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具备可收纳的硬车顶的敞篷车的后舱盖在轮室罩的上方被支撑。后舱盖可在开放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位移。
[0003]在用于支撑汽车的舱盖的以往结构中,后舱盖在轮室罩的正上方被支撑。设计者有时还会采用使车室后部(后舱盖)越往后方而越细窄的车辆设计。若设计者希望提高具有这样的车辆设计的后部车身的刚性,则后翼子板与轮室罩的顶部在上下方向重叠。此情况下,后舱盖便难以在轮室罩的正上方被支撑。
[0004]某些敞篷车的后舱盖被设计成仅在敞篷车停止时才能够操作。然而,还存在着在敞篷车的低速行驶期间能够操作后舱盖的强烈要求。在此情况下,还会有一个大的负荷作用于后舱盖以及开闭后舱盖的连杆机构。
[0005]连杆机构也可利用支架而安装于轮室罩。此时,设计者也可以加厚被焊接到轮室罩的支架的壁厚,以提高耐负荷性能。若设计者将支架的壁厚尺寸设计为较大的值,那么,在一个大的负荷施加于支架及轮室罩时,轮室罩与支架之间的焊接部发生剥离的风险增尚O
[0006]设计者也可以考虑取代支架而将轮室罩的壁厚尺寸设计为较大的值。此情况下,车辆的重量会显著增加。设计者还可以考虑将支架沿斜向焊接于轮室罩以降低作用于焊接部的向发生剥离方向的负荷。然而,若设计者采用这样的支架与轮室罩之间的斜向的安装结构,则用于开闭后舱盖的连杆机构必需沿着斜向安装于支架。此时,后部车身结构不能够有效率地被制造。
[0007]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84018号公报(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后舱盖的连杆机构的结构。连杆机构在后轮室罩的顶部被支撑。若设计者将上述般的使后舱盖越往车辆后方而越细窄的车辆设计应用于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结构中,便会发生上述的问题。
[0008]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189259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敞篷车的侧部的车身结构。根据专利文献2,上部隔板件及下部隔板件将柱外件和柱内件分别结合于中柱的上部及下部。专利文献2还公开了为了设置用于开闭车顶的连杆机构的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被安装在柱内件的上部隔板件及下部隔板件之间的车室的内侧。所述安装支架形成为箱形状。所述安装支架与下部隔板件连结,因此,连杆机构的支撑部得以加强。
[0009]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以往结构的连杆机构由中柱支撑而不是由轮室罩支撑。
[0010]有关通常的后部车身结构,沿车宽方向延长的后上部梁被架设在后部车身上所设置的左右车身侧板之间。
[0011]通过使后上部梁往后方设置,无需延长车辆的全长而能够确保附属机件(auxiliary device)的设置空间,有助于扩大车室。而且,通过使后上部梁往后方设置,还有助于确保行李舱开口面积。因此,存在着使后上部梁往后方设置的强烈要求。
[0012]另一方面,还存在使后端靠近车辆的前部地设置的强烈要求。通过使后端靠近车辆的前部地设置,能够使车身实现轻型化,还能够提高车辆的转弯性能。
[0013]若设计者按上述的要求而将后上部梁往车辆后方设置,并且使后端靠近车辆的前部,则燃料加油口便相对地设置到前侧。由于供应燃料给燃料箱的加油管设置于加油口,因此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加油管妨碍了宽阔的行李舱空间的形成。
[0014]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86828号公报(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敞篷车。该敞篷车具备与后上部梁相当的后舱梁。加油口位于后舱梁的后方且设置在车身侧部。
[0015]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以往结构的加油口位于比后舱梁更后方的位置。将加油口与燃料箱连接的加油管妨碍了宽阔的行李舱空间的形成。因此,由于加油管的妨碍,设计者难以在充分地获得车身的轻型化或转向性能提高的效果的情况下使后端靠近车辆的前部。
[0016]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20561号公报(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作为附属机件使用的千斤顶的结构。千斤顶在形成轮室罩的内件的后侧上部被支撑。千斤顶的前部在比千斤顶的后部更高的位置被支撑(所谓的倾斜支撑结构)。
[0017]然而,专利文献4没有公开任何的后上部梁与千斤顶的关联结构。
[0018]收容附属机件的空间形成在后上部梁的前方。行李室形成在后上部梁的后方。因此,要求后上部梁前后的空间具有大的容积。
[0019]后上部梁的细身化有助于扩大收容附属机件的空间的容积及扩大行李室的容积。然而,后上部梁的细身化容易导致后上部梁的刚性降低。用于后上部梁的形成的板体自身的厚壁化可以提高细身化后的后上部梁的刚性。然而,此情况下,较高的应力会集中于后上部梁的周围的构件(以下称作周边构件)。因此,设计者需要准备用于加强周边构件的结构。加强结构的追加会导致车身的重量及成本的增加。若不追加加强结构,在周边构件中还会发生龟裂或使点焊焊接等接合而成的接合部剥离。
[0020]日本专利第4654758号公报(专利文献5)公开了一种后舱梁。该后舱梁包含前板、上部板及后板。前板、上部板及后板形成为闭合剖面结构。闭合剖面结构的后舱梁通过角撑件而被加强。
[0021]专利文献5并没有公开如何避免应力集中于周边构件的技术思想。
[0022]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后舱梁。该后舱梁架设在后部车身上所设置的左右一对角窗板的上部之间。形成左右一对轮室罩的内板包含后舱梁的两端部的下方处所设置的悬架安装部。左右一对角撑构件将内板的悬架安装部的近傍部分与后舱梁连结。各角撑构件从内板朝着后舱梁在车宽方向上向内侧倾倒。
[0023]专利文献3也没有公开如何避免应力集中于周边构件的技术思想。
【发明内容】
[002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的后部车身结构,不会过度增加车身的重量并且能够提高用于开闭后舱盖的连杆机构的支撑强度。
[0025]本发明所涉及的汽车的后部车身结构在轮室罩的上方将敞篷车的后舱盖可开闭地予以支撑,该后部车身结构包括:后翼子板,具有上缘,该上缘在所述轮室罩的上方且在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设置;舱梁,沿所述车宽方向延伸设置;支撑结构,支撑所述后舱盖;其中,所述上缘与所述舱梁连结,所述支撑结构包含连杆机构和支架部,所述连杆机构开闭所述后舱盖,所述支架部具有安装座,该安装座在所述车宽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轮室罩的顶部位于内侧并且支撑所述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通过所述支架部而被所述轮室罩支撑。
[0026]根据本发明,不会过度增加车身的重量并且能够提高用于开闭后舱盖的连杆机构的支撑强度。
[0027]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及其他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图示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具备后部车身结构的汽车的侧视图。
[0029]图2是图1所示的汽车的俯视图。
[0030]图3是图1所示的汽车的侧视图。
[0031]图4是图1所示的汽车的侧视图。
[0032]图5是车辆后部的俯视图。
[0033]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车辆后部的要部的立体图。
[0034]图7是车辆后部的第一支架的立体图。
[0035]图8是表示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连杆机构所形成的结构的立体图。
[0036]图9是沿图5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0037]图1O是沿图5所示的B-B线的剖视图。
[0038]图11是沿图5所示的C-C线的剖视图。
[0039]图12是表示后上部梁的加油口杯形部的周围结构的图。
[0040]图13是沿图5所示的D-D线的剖视图。
[0041 ]图14A是沿图5所示的E-E线的剖视图。
[0042]图14B是沿图5所示的G-G线的剖视图。
[0043 ]图15A是沿图5所示的H-H线的剖视图。
[0044]图15B是沿图5所示的J-J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参照附图详述汽车的后部车身结构的实施方式的一例。附图表示包含用于支撑汽车的舱盖的结构的后部车身结构。图1是具备后部车身结构的汽车的侧视图。图1所示的汽车的车顶位于关闭乘员室的关闭位置。以下的说明中,图1所示的车顶的状态被称为“车顶闭锁状态”或“闭锁状态”。图2是图1所示的汽车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汽车的侧视图。图3所示的汽车的车顶从闭锁状态向开放乘员室的开放位置移动。图4是图1所示的汽车的侧视图。图4所示的汽车的车顶到达了开放位置。图4所示的车顶的状态被称为“车顶开放状态”或“开放状态”。图1至图4所示的汽车是双座结构的敞篷车。
[0046]在以下的说明中,“前”以及“前方”这类术语表示直线前进的汽车的行驶方向上的前侧。“后”以及“后方”这类术语表示直线前进的汽车的行驶方向上的后侧。“左”、“右”、“外”、“内”以及“中央”此类术语表示车宽方向(即,与直线前进的汽车的行驶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上”以及“下”此类术语表示汽车的高度方向的位置关系。
[0047]如图1至图4所示,车身后部结构包括:车顶1、车顶收纳室2、后舱盖3、行李室4、行李室盖5、具有开闭后舱盖3的平行连杆结构的连杆机构6(参照图3)、开闭车顶I及后窗9的车顶连杆机构(未图示)。
[0048]车顶I以能够在覆盖乘员室7(亦即车室)的车顶闭锁状态(参照图1、2)与被收纳于车顶收纳室2从而开放乘员室7的车顶开放状态(参照图4)之间位移的方式被车身支撑。
[0049]车顶I是硬顶型的可动车顶。车顶I具有前车顶IA和中间车顶1B。
[0050]如图1所示,前车顶IA位于乘员室7的上方,覆盖乘员室7。中间车顶IB在车顶闭锁状态下与前车顶IA的后侧连续地布置。
[0051]在图1及图2所示的车顶闭锁状态下,作为后舱盖3的一部分而被利用的板状的后顶横梁8与中间车顶IB的后侧连续地布置。后窗9(参照图2)在后顶横梁8的下方连续地设置。
[0052]在图1及图2所示的车顶闭锁状态下,前车顶1A、中间车顶1B、后顶横梁8及后窗9通过密封件(未图示)而彼此紧密接触。另一方面,在图4所示的车顶开放状态下,前车顶1A、中间车顶1B、后顶横梁8及后窗9彼此分离。
[0053]前车顶1A、中间车顶IB及后窗9的左侧及右侧通过用于开闭车顶I及后窗9的车顶连杆机构(未图示)而彼此连结。而且,前车顶1A、中间车顶IB及后窗9通过车顶连杆机构而与车身连结。后顶横梁8不连结于车顶连杆机构。
[0054]车顶收纳室2(参照图1)设置在乘员室7与该乘员室7后方所设的行李室4之间。车顶收纳室2是收纳车顶1(前车顶IA和中间车顶1B)及后窗9的间隔空间。如图3及图4中的虚线所示,前车顶1A、中间车顶IB及后窗9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状态被收纳。
[0055]后舱盖3能够在覆盖车顶收纳室2的开口部2a(参照图1)的位置与开放开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