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用悬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35190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用悬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将通过轮内电动机单元驱动的车轮经由悬架构造部件及减振器悬架于车身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用悬架装置的发明。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已知有如下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用悬架装置,S卩,该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用悬架装置使配置于车轮的轮毂内侧的轮内电动机单元的电动机外壳以上部接近车身的方式倾斜,且在由该电动机外壳的上面和车身侧侧面构成的正交部连结减振器的下端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5694号公报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但是,在现有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用悬架装置中,将减振器与轮内电动机单元的电动机外壳连结,因此,在车辆行驶时,对轮胎施加的载荷的反力经由车身和与电动机外壳连结的减振器直接输入到电动机外壳。由此,存在必须以承受反力的方式牢固地形成电动机外壳的问题。
[0008]另外,在现有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用悬架装置中,在由电动机外壳的上面和车身侧侧面构成的正交部连结有减振器的下端部,因此,减振器的下端部配置于车辆上方。因此,产生如下问题,即,如果维持减振器的整体长度,则减振器的上端突出至车辆上方,且如果为了抑制向车辆上方的突出而缩短减振器的整体长度,则会产生行程不足。
[0009]此外,考虑到通过将减振器的下端部与电动机外壳的车身侧侧面连结,而将该减振器下端部配置于电动机外壳的上面的下方位置。但是,在该情况下,在电动机外壳的车身侧侧面和车身之间配置减振器,而在该电动机外壳和车身的空间上会产生制约。因此,确保轮内电动机单元的车轴方向的长度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用悬架装置,其不将减振器的上端设定于高的位置,就能确保轮内电动机单元的车轴方向长度。
[0011]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用悬架装置将由轮内电动机单元驱动的车轮经由具备上悬架臂和连杆部件的悬架构造部件及减振器悬架于车身。
[0012]所述上悬架臂相对于车身可摆动地支承,并且在车轴的车辆上方位置支承所述车轮。
[0013]所述连杆部件将所述车轮可摆动地与所述上悬架臂连结,并且具有与所述减振器的下端部连结的减振器连结部。
[0014]而且,所述减振器连结部配置于所述轮内电动机单元的上端部的车辆下方位置。进而,所述减振器配置于所述车身与所述轮内电动机单元之间,并且以随着朝向所述下端部而接近所述车身的方式倾斜。
[0015]本发明申请中,作为连杆部件和减振器的下端部的连结位置的减振器连结部配置于轮内电动机单元的上端部的车辆下方位置。由此,能将支承减振器的位置设定于比较低的位置。因此,即使不提高减振器的上端位置,也能增大减振器的整体长度,能确保必要的行程。
[0016]另外,减振器以随着朝向下端部而接近车身的方式倾斜,并且配置于车身和轮内电动机单元之间。即,减振器相对于轮内电动机单元在车辆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下端部远离车轮并接近车身。由此,能朝向车身增大轮内电动机单元的车轴方向的尺寸。
[0017]其结果,不将减振器的上端设定于高的位置,就能确保轮内电动机单元的车轴方向长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从车辆前方观察应用了实施例1的悬架装置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时的正面图;
[0019]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从减振器下端部到车轮的距离和比较例的从减振器下端部到车轮的距离的说明图;
[0020]图3是从车辆前方观察应用了实施例2的悬架装置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时的正面图;
[0021]图4是从车辆前方观察应用了实施例3的悬架装置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时的正面图;
[0022]图5是从车辆前方观察应用了实施例4的悬架装置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时的正面图;
[0023]图6是表示图5中的A — A剖面图的图;
[0024]图7是表示比较例的悬架装置中的主要部分截面的图;
[0025]图8是从车辆前方观察应用了实施例5的悬架装置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时的正面图;
[0026]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应用了实施例6的悬架装置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中的车身、轮内电动机单元和减振器的下端部的位置的平面图;
[0027]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应用了实施例7的悬架装置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中的车身、轮内电动机单元和减振器的下端部的位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1?实施例7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用悬架装置的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首先,说明构成。
[0031]将实施例1中的搭载于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的悬架装置(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用悬架装置)的构成分成“整体构成”、“悬架构造部件的构成”、“减振器的构成”进行说明。
[0032][整体构成]
[0033]图1是从车辆前方观察应用了实施例1的悬架装置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车轮时的正面图。此外,图1表示车轮未转向的直行状态。以下,基于图1说明实施例1的悬架装置的整体构成。
[0034]配置于车身S的前侧、右侧方的车轮I是具备轮胎la、将该轮胎Ia安装于外周部的轮毂Ib的前轮转向轮。在此,轮毂Ib具有支承轮胎Ia的圆环状的轮圈Ic和设于轮圈Ic的中心的圆盘状的轮盘Id。该车轮I经由安装于轮盘Id的轮毂螺栓(未图示)与轮内电动机单元7的输出轴7b连结,可以绕车轴Q旋转。
[0035]上述轮内电动机单元7具有单元外壳(电动机外壳)7a、内置于该单元外壳7a的电动机71 (旋转电机)及减速器72 (变速器)。
[0036]上述单元外壳7a是上端面8a (上端部)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车身侧端面Sb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筐体。在此,“上端面8a”是,面向单元外壳7a的车辆上方的上面,即单元外壳7a中位于车辆最上方的部分。另外,“车身侧端面8b”是,面向单元外壳7a的车身S的侧面,即单元外壳7a中最接近车身S的部分。
[0037]上述电动机71的电动机输出轴71a以相对于作为减速器输出轴的轮内电动机单元7的输出轴7b,电动机输出轴71a —方位于输出轴7b的车辆上方的方式,至少在车辆上方向平行地偏置。此外,轮内电动机单元7的输出轴7b相对于车轮I的车轴Q配置于同轴上。因此,电动机71的电动机输出轴71a相对于车轮I的车轴Q平行地偏置。
[0038]另外,在轮内电动机单元7的输出轴7b,经由轮毂轴承2安装转向节3。另外,上述转向节3具有:向车辆上方延伸的上侧托架3a、向车辆下方延伸的下侧托架3b、从上部延伸至车辆前方的转向托架(未图示)。
[0039]上述上侧托架3a在前端部形成有转向销旋转部6a,该转向销旋转部6a利用悬架构造部件10沿转向方向可转动地支承。上述下侧托架3b在前端部形成有下臂支承部6b,该下臂支承部6b利用悬架构造部件10沿转向方向可转动地支承。另外,在未图示的转向托架上安装有可通过未图示的方向盘操作的从齿条和小齿轮延伸的横拉杆的前端部。由此,当驾驶员旋转方向盘时,转向节3绕位于连结转向销旋转部6a和下臂支承部6b的线上的转向销轴P旋转,而使车轮I转向。
[0040]而且,上述车轮I经由进行车轮I的定位的悬架构造部件10和根据车轮I的上下动作进行伸缩的减振器15,可沿车辆上下方向行程地悬架于车身S。此外,图1中,“9”是支承车身S的侧梁,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0041][悬架构造部件的构成]
[0042]如图1所示,上述悬架构造部件10具备上悬架臂11、下悬架臂12和侧连杆13 (连杆部件)。
[0043]上述上悬架臂11配置于车轴Q的车辆上方位置,车身侧端部Ila相对于车身S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可摆动地支承。
[0044]而且,在车轮侧端部Ilb上连结有侧连杆13,该侧连杆13朝向车轮I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沿车辆上下方向可摆动。
[0045]上述下悬架臂12配置于车轴Q的车辆下方位置,车身侧端部12a相对于车身S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可摆动地支承。
[00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